第1章 穿越
"大王您怎么了,快醒醒!"
凄厉的哭喊声刺入耳膜,林石猛然惊醒。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军刀,却只抓到了一把滑腻的丝绸。睁开眼,三个赤身的少女围在身边,正在拼命地晃动他的身躯,她们浑身发抖,眼中满是绝望。
"什么情况!"林石吃了一惊,翻身想要起来。谁知平时二百个仰卧起坐不喘气的他,这一下竟没能坐起来,腰腹之间几乎感受不到一点儿力量。
“大王,您醒了!”三个少女大喜,她们为大王侍寝时后者突然晕倒,要是醒不过来她们就得陪葬。
没空理会身边的女子,"我去!难道中毒了?"这是林石的第一个想法。
他身在半空,手掌下意识地去撑床,谁知入手处甚是柔软,转头一看竟按在了一旁少女的大腿上。
林石连忙缩手道:"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话音甫落,那少女脸色大变,连忙下床跪地,叩头如捣蒜,口中连说:"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林石看着眼前跪着的少女也是吃了一惊,说道:"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那少女并不起身,只是连声求饶。
这时林石忽然感觉到一阵头晕,昏迷之前和昏迷中的梦境都回到脑中。
他本来在进行邯郸军区特种大队最后一轮的跳伞训练,却被一阵怪风吹到了赵王城的一口枯井里。在井里失去意识之后他做了一个很长、很奇怪的梦。现在醒来才明白,那不是梦,而是自己现在这副身躯之前的记忆,而这副自身躯的名字叫:赵迁!
“我他妈穿越了?!那口井是时光隧道?”林石无比震惊。
地上少女咚咚的磕头声让他来不及细想,再磕下去人都要磕死了。
林石在脑中搜索一下,瞬间明白了,赵迁脾乖戾,对身边的女人发泄完之后便非打即骂。
打骂还是好的,一旦对谁温声细语,那便是要杀人了。因此那少女见大王忽然说话客气,以为自己死到临头,是以跪地拼命求饶。
眼见少女额头己经磕出血痕犹自不敢停下,林石又劝了她几次,那少女却越发惊恐。连床上的二女也是战战兢,浑身发抖,大气也不敢出。之前赵迁的变态心性一上来,常常对身边的奴仆、妃嫔随意砍杀,宫人每天都是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
林石见她们三人如此反应,满心无奈,只得强作威严地喝道:"寡人说了,饶你不死,都给寡人穿了衣服滚出去!"
三女听到他这一声怒喝,均是脸露喜色,如遇大赦。连忙叩头谢恩,各自慌慌张张地穿衣。林石看着三女穿衣一时有些不舍得离开目光,他暗掐了自己一下,你这样和那赵迁有什么分别?
这三女除了刚下跪的那个己经十七岁,剩下的两个一个十五岁,另一个才十三岁。
林石心中狂呼:这他妈可是犯法的!不过十七岁那个好像身材还挺好。
暗骂一声自己猥琐,看着三人穿好衣彬后行礼退出,自己也穿衣起床,穿着衣服他忽然发现:赵迁这家伙只知道发逞淫威,竟然连三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这禽兽。"林石暗骂一声,起身走向墙边的铜镜。
他低头看着自己苍白浮肿的双手,这具被酒色掏空的身体与他特种兵的精壮体格天差地别。铜镜里映出一张陌生的脸:眼袋浮肿,面色青白,却戴着象征王权的冠冕。
自己竟然穿越时空到了赵王迁身上,盯着铜镜看了半天,林石还是感觉难以置信。如果仅看时周围的环境,林石还会认为是哪个人甚至是敌对势力的恶作剧。但是自己脑中这么漫长而清晰的记忆又是怎么回事?他还从未听闻在人脑中植入记忆的类似于思想钢印的生物学技术。
"看来我真是穿越了。"林顿喃喃自语,他毕竟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心情在穿越的惊诧中平复之后立马感到新奇与刺激,既然老天安排自己穿越过来了,那就不要自白白浪费了这趟时空旅行,好好感受一下这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
既然我来了,嬴政,不好意思,始皇的位置只能我来坐了。
心绪既定,林石在脑中搜寻赵迁记忆里的当下局势,却失望地发现,这家伙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除了知道赵国将亡,快活一日是一日外,基本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小老弟,我他妈真是服了你了!”林石对镜子里的人说道。
既然赵迁这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就去问问别人吧。
开门走出寝官,门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拱手道:"大王。"
林石知道这是自己的贴身护卫李汨,也就是武安君李牧之子。李汨勇武过人,也颇有军事才干,虽不及乃父,但也是年轻一代将领中的翘楚了。
赵迁之母即现在的赵太后担心李牧领兵在外生出二心,故令李汨留在王城做了护卫,同时也是人质。
赵迁之前并不喜欢这个李汨,李汨为人正首,说话往往首言不讳,多次指摘赵迁过错。赵迁早想把他换掉甚至杀了。但太后执意不允,说现在李牧手握重兵为赵国门户,必须让他儿子待在王城,并好好活着,他才能真正为赵国尽心竭力。
不得不说,这位历史上祸国乱政的太后,能从娼妓一步步走到这个地位,多多少少还是有脑子的。
要想做大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这李汨就是林石的第一个目标。
见李汨行礼,林石点头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寡人想出去走走。"
李汨道:“回大王,巳时三刻了(差不多上午十点),臣去牵马。"
林石道:"不必了,寡人想走走路。"
李汨心下甚异:大王今日怎么转了性,起床后不去饮酒玩乐,还要亲自走路出宫。心中这么想,但嘴上没问,低头道:"是。"跟在林石身后。
林石由李汨陪同来到王城门外街道上,他想看看现在的赵国是什么样子。
邯郸是战国时期大城,此前虽几度遭秦军围攻,但均被李牧击退。但明眼人都知道,赵国被灭是迟早的事,是以稍有家资的人都己出城逃往他处,留下的多是平民奴隶和乞丐。
这座战国名城早己不复往昔繁华。主干道两旁的商铺十室九空,偶尔开着的几家也门可罗雀。乞丐蜷缩在墙角,像一堆堆破布。空气中弥漫着腐烂和绝望的气息。
越走林石的眉头拧得越紧,这开局也太地狱了。
停下脚步,林石问道:"邯郸城内还有多少人口?"
李旧道:"大约还有十五万”
”青壮可战之士呢?”
”约有三万,若算上老弱,差不多有五万多。"说完内心一阵惊讶,今日是太阳大西边出来了?,这还是头一次见大王关心国事。
林石看着三五成群的乞丐,问道:"十五万人口中这些行乞者也在内? "
“呃,不在,算上乞丐和奴隶当有二十万。”
这个年代上层人的认知中,乞丐和奴隶根本不算人,这是李汨的时代局限性,林石也不以为意,又问:“城中粮草呢?”
"可支三月。"
林石点点头,心中明白,这三月之粮也没有奴隶和乞丐的份儿。林石又问些城防及军队的问题,李汨事无巨细,一一具答。
“能给寡人说说现在秦赵之间的局势吗?”
李汨越来越是惊讶,回道:“当然,咱们刚经历了番吾和肥之战的惨胜,去年又遭了大灾,国力大损。现在秦国第三次伐赵的大军己经在路上,朝中又有郭开一党乱政,形势可说非常严峻。”
惊讶虽惊讶,李汨还是和往常一样首言不讳,首斥相国郭开乱政。
听了李汨的话,林石对现在的形势有了大致的了解:按照历史进程赵国应该就是在这一年灭亡的,不过,那是在郭开阴谋构陷,赵迁错杀李牧的前提下。
但现在,历史上昏庸的赵迁己经不在,形势虽然紧迫,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我林石将代替赵迁逆天改命,创造一个强盛的乱世之赵。
林石对李汨很是满意,赞道:"李将军之才实不下汝父武安君。"
李汨忙道:"大王谬赞,臣怎敢与家父相比。"
林石道:"将军不必过谦,今与寡人对话
切不可告于他人,回朝寡人仍会与将军冷面相对,将军可明白?"
李汨奇道:“大王一国之君,又何必做这,这鬼鬼祟祟之举?”
林石心道:鬼鬼祟祟?真会用词,这李汨还真是首言不讳。其实这也难怪李汨,还不是因为之前赵迁的行为太过昏庸,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人的性格会在突然间来个大反转。
林石看他满脸疑惑,轻声解释道:“寡人欲重整朝纲,振兴赵国,奈何朝中大臣多是郭开党羽,大权又为太后把持,因此行事不得不加倍小心,在铲除郭开,大权在握之前,还少不得要委屈将军,望武安君与将军父子助寡人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