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赵

第141章 割地?不可能的

加入书架
书名:
乱世之赵
作者:
谷市人
本章字数:
4294
更新时间:
2025-06-15

大户们听完,一边使劲磕头一边哭喊道:“大王饶命,大王明鉴,这都是唐久让人拿刀逼着我们签名的,我们实在是迫不得己啊!”

李左车看着林石,问道:“大王,您看是不是…”

他说着用手在脖子上一划。

林石摆摆手,说道:“这么晚了,都先押回去吧,等审问过后再说。”

“明白。”

李左车带领队员们和着范用带来的人将唐府里的大户、家丁、女人还有所有财产全部押回王城。然后李左车将俘虏交给范用,自己回去连夜做检讨。

翌日朝会上,几名旧臣联合上凑,要求林石停止和秦国的战争,将占领秦国的土地让出去一些,以换取秦国的撤兵,理由就是伤亡过大,财政紧张,国力己经难以支持。

林石看着奏疏,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公子嘉。

公子嘉起身对上书的几人说道:“几位多虑了,国库的库存还能够支撑数月,在此期间,咱们打退秦军应该是没问题的。”

邯郸太守张荀道:“公子何以能够肯定,一定可以打退秦军呢?当年赵国国力强盛,和秦军在长平整整相持三年,最后还是败于秦军。今次得益于大王的改革,我们国力虽然较之前有所恢复,但是短时间内还不宜进行长期战争,臣恳请大王寻机和秦国议和,待国力恢复,再和其决战。”

林石心道,张荀这老儿人是不错的,就是有些迂腐。

他说道:“张卿所言有理,说起恢复国力,朕比你们更想要这样的机会。但是我们想的是很美好,人家秦国不愿意给你这样的机会,咱们除了打,还能有什么办法。”

张荀道:“秦国之所以死磕着赵国不放,是由于咱们侵占了他们邺城至顿丘一带的土地,只要大王把这些土地部分或全部还给秦国,相信秦国会退兵的。”

李牧听了这话不由得有些恼怒,起身说道:“张太守,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先前咱们对秦国够忍让了吧,而秦国呢?还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打过来。你想用几个城便让远道而来的秦军撤回,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张荀急了,大声道:“大王,您说过,国虽大好战必亡。臣不是惧怕秦国,实在是赵国现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大将军,你说我想用几座城便让秦军退却乃是痴人说梦,也许你说得对,但是你知道吗,现在就邯郸周边,登记在册的十五岁以上,西十岁以下的青壮年还有多少吗?只有不到一万人了,你要问具体的,是九千七百三十二人。大王,真的不能再打了,再打赵国就有绝种的危险了。”

哗,张荀声情并茂的话引起一片议论,就连李牧也皱起眉头思考起这个问题。

林石头疼的敲敲脑壳,张荀说得这些情况他在心里都大致有底。赵国国内的形势是很严峻,但是他没得选。他和秦国的争执并非单纯是因为他穿越过来成了赵王,就一心想要战胜秦国,更多的是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如果仍让秦国统一六国,那么历史很大概率要重演,民族的苦难还要持续两千多年。

他的到来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但是如果秦统一六国后,接下来就是焚书坑儒的文化浩劫,这些后世先进思想的火苗旋踵就会被扑灭。为了不让此事发生,林石是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他看着大臣们相互讨论一阵,然后敲敲桌子,说道:“张爱卿,你说得这些朕心里都有数,但是现在战与不战的决定权不再我们,而在人家秦国那边。秦国这次从大梁到淇水,两次作战己然损失不少,我们只要能再坚持半月,相信一定能够拖垮秦军。至于你说的割地议和,此事绝对不行。”

李牧道:“臣赞同,这些土地都是战士们用刀剑和鲜血换来的,把它们割给秦国,就算我们同意,战士们也不会同意的。”

张荀道:“秦国有大军三十万,要想战胜谈何容易。若不趁现在还有谈判余地,赶紧和谈。等到前线军事不利,想再和谈,必定等来秦军极其苛刻的条件。”

“老张,你错了。”

声音自门外传来,大家扭头看去,原来是审完唐久同党回来的触工。

触工走到座位上,先向林石行了一礼,然后对张荀道:“老张,你错了。”

关于和谈的问题,张荀私下里己经和触工商量过,两人意见相左。

张荀见触工一回来就反对自己,问道:“触老,在下哪里错了?”

“你最大的错误就是认定了秦军是不可战胜的。”

“我知道先前在井陉咱们让秦军吃了败仗,后来大王令施巧记让秦国又赔了许多粮草。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双方面对面的硬磕,没有取巧的余地。这对国力衰弱的赵国是很大的打击。即使最后真的打退了秦军,赵国己经没有余力再战,而秦国经过半年就能再组织起一支大军,到时候,咱们又如何应对?”

“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咱们己经讨论过很多次,孝成王的犹豫,将帅任用的不当,赵括的冒进。这些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就不说了,都是老生常谈了。老张,你我都是朝中老臣了,其实现下的情况和当时对比还有一些别的不同,你就没有发现吗?”

“比如说呢?”

“比如说,前线战事甚急,说句大不敬的话,孝成王宫里的歌舞酒色可曾有一日断过?而现今大王呢,饮酒歌舞几乎没有,侍寝妃嫔也只有一个。大王每日只有一餐有肉,吃得甚至不如很多大臣。而且经过改革,民众中诛暴秦,保家国的喊声越来越响。试问各位,有这样的王,这样的民,那这样的国家怎会战败。”

“好,触老说得好,赵国一定会胜。”

触工的话赢得一片附和,其中还有不少和张荀一起上奏的。

张荀看着众人,叹口气道:“触老,不得不承认,你说服了我,我确实只看到了秦国的强大,却没看到在改革之下,赵国的变化。大王,臣请罪,但臣仍然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