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冷美人闯商海
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生八十年代:冷美人闯商海

重生八十年代:冷美人闯商海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言情
38.68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笔下春秋青衫客 更新至:第63章 终章 更新时间:2025-05-03 15:49:51
更新时间:2025-05-03 15:49:51
38.68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63章节)

简介

高冷重生女林霜在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白手起家,凭借现代知识与热血暖男陈燃携手创业,从代销店到连锁超市,用商业智慧打破小镇垄断集团,揭露权钱交易,最终收获事业与爱情。

第1章 重生,创业梦开始了

林霜“噌”的一下就从那嘎吱嘎吱响的木板床上蹦起来了,胸脯剧烈地一起一伏,感觉肺都要被挤炸了似的。

她大口大口地喘气,脑门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汗津津地黏在脸上。

抬眼一瞧,是那满是补丁的土墙,墙上糊着发黄的报纸,还有那个又旧又掉漆的梳妆台呢。

这是…这是…这不就是她记忆里八十年代初的老家吗?

癌症晚期的她,应该躺在廉租屋床上。

怎么会这样呢?

林霜使劲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咝——”可真疼啊!

这不是在做梦!

她真的重生了啊!

回到了1984年,这个到处都充满希望,可又满是艰辛的年代。

眼睛看向床边正在补衣服的女人,那满脸深深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还有那副永远操劳的模样……这就是她妈妈,苏玉兰。

上辈子,妈妈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就没了,爸爸开始整天喝酒,最后家都散了。

林霜一想到这儿,心里就像被一只看不到的手狠狠揪住了,疼得一阵一阵的。

“妈……”她哑着嗓子喊了一声,鼻音特别重。

苏玉兰把手里的针线放下,抬起脑袋,眼睛里满是关心:“霜儿啊,咋啦?是不是做噩梦了呀?瞅你这一头的汗。”

林霜摇了摇头,使劲儿挤出个笑脸说:“没啥事,妈,我就是……突然特别想你。”

苏玉兰走到床跟前,用她那粗糙的手轻轻摸着林霜的头发:“傻闺女,妈就在这儿呢。”

林霜一下子抱住了妈妈,把头埋在妈妈的肩膀那儿,一个劲儿闻着那股熟悉又暖和的味儿。

就在这个时候,她心里拿定了主意,她得改变现在的状况!

她想让妈妈不再被病痛折磨,她想让家里不再这么穷,她想……过上不一样的日子!

“妈,咱家还有多少钱?”她突然抬头。

苏玉兰愣了下,从五斗橱最底层摸出个手绢包,三张皱巴巴的蓝灰色大团结,五枚锃亮的五分钱铝币,还有枚银镯子——那是姥姥留下的嫁妆,上辈子当了给母亲抓药。

“供销社鸡蛋要票了,本想过两天……”

“不买鸡蛋。”林霜抓起银镯,冰凉的雕花硌得掌心生疼,“我要开店,开代销店。”

苏玉兰手里的顶针“当啷”掉在地上。

林霜下一句话:“等赚了钱,先给您买双回力鞋,橡胶底的,走远路不硌脚。”

母亲的手比记忆里更糙,摸她脸时像砂纸擦过:“供销社赵主任上月刚逮了卖炒瓜子的王瘸子,说他挖社会主义墙角……”

“现在不是1978年了。”林霜攥紧母亲开裂的指尖,“南边都有人开录像厅了,报纸上管这叫‘个体经济萌芽’。”

“妈,你听我讲啊,现在改革开放了,政策越来越好了,咱们不能老是守着那点儿地过日子了。”开个代销店,卖点日用品、小零食啥的,准能赚钱。

“而且……”她停了一下,口气变得更坚决了,“我发誓,肯定能让咱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苏玉兰瞅着女儿那满是自信的眼睛,心里有点松动了。

她明白自家女儿打小就很乖巧懂事,比同龄人更有主见。

再说了,这些年她也一首寻思着能找点事儿干,好补贴补贴家用。

可话又说回来,开店哪有那么容易啊!

“霜儿啊,开店可不是小事儿,咱没本钱,也没经验,供销社那边……”苏玉兰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林霜清楚母亲在担心啥。

在这个时候,供销社差不多把所有的商品流通渠道都给占了,想在供销社眼皮子底下开店,那可太难了。

不过林霜可不怕,她有从未来带来的知识,有改变现在这种状况的决心,还有……一颗永远都不放弃的心!

“妈,钱的事儿我来想办法,经验嘛,可以一点点积攒起来,至于供销社……”林霜嘴角轻轻一翘,露出一抹自信的笑,“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法子的。”

瞧着女儿那坚定的眼神,苏玉兰的心彻底就软下来了。

她叹口气说:“行吧,霜儿,你想试试那就试试吧。”“妈支持你呢!”

第二天一早,林霜攥着银镯往镇信用社跑。

信用社柜台后的姑娘涂着鲜红的指甲油——这在1984年的小镇堪比原子弹。林霜看着她用印着牡丹花的搪瓷缸喝了口水,姑娘说着:“镯子最多抵二十块。”

“这是民国老银匠打的缠枝纹……”

“要不要?后面人排队呢!”

林霜一咬牙只有卖了出去。

下午,林霜攥着母亲抵押银镯换来的西十块钱,手心出一层薄汗。邻座的大爷叼着旱烟,眯眼打量她:“丫头,一个人去广州?胆子忒大!”林霜低头攥紧布包,包里装着苏玉兰连夜烙的五个玉米饼,还有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上面用红笔圈着“深圳电子厂招代理”的广告。

三天后,她站在广州十三行市场的巷口,被眼前景象震得挪不动脚。

玻璃柜里堆满五颜六色的电子表,小贩们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吆喝:“香港最新款!三块钱一只,十只起批!”林霜蹲在摊位前,指尖着表盘上的荧光贴纸,忽然抓起一沓表:“我要30只,但每只一块五。”小贩瞪圆了眼:“你当买菜呢?砍价这么狠!”

“这批表用的是纽扣电池,镇上根本没地方换。”她压低声音,眼神却锐利,“卖不出去的滞销货,你囤着也是亏。”

小贩噎住,半晌骂了句“精怪丫头”,甩给她一包用报纸裹着的电子表。

回程的火车上,林霜把电子表藏在裤腰暗袋里,怀里紧抱着一罐从广州买的芝麻酱。苏玉兰见到女儿灰头土脸却眼神发亮的模样,又气又心疼:“你不要命了?这要让人当投机倒把抓了……”

“妈,你看这个。”林霜舀一勺芝麻酱拌进辣酱里,红油裹着焦香瞬间窜进鼻腔。她又撒了把炒熟的花生碎,“咱们叫它‘黄金辣酱’,一罐卖五毛,比供销社的豆瓣酱贵一倍,但绝对有人抢着买!”

次日清晨,林霜背着箩筐,拿着小木凳,来到国营机械厂,绑着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免费试吃,不好吃不要钱!”

穿工装的女人们围上来,蘸着馒头尝了一口,眼睛倏地亮了:“香!这辣味够劲儿还不烧胃!”头天准备的二十罐辣酱,晌午前就见了底。女人们拿着空罐子追问:“妹子,明天还来不?我给娘家嫂子捎两罐!”

傍晚,林霜数着毛票对母亲笑:“赚了十块!等电子表出手,咱就能租房子了。”

苏玉兰却盯着女儿,转身从樟木箱底翻出块碎花布,连夜缝了个带暗格的布兜:“装钱用,贴身挂着,防小偷。”

第二天,林霜没有去机械厂,而是把摊位支在镇中学门口的梧桐树下。她让邻居家弟弟铁柱穿着借来的学生装,脖子上挂着电子表,手里举着块硬纸板,上面用红油漆刷着:"高考新规:机械表禁止入场!静音电子表,考场不违规!"

"各位叔叔阿姨,今年省里新下文件了。"林霜故意压低声音,从人造革挎包里掏出张皱巴巴的"通知"(其实是旧报纸裁的边角料),"机械表走动有声音,电子表才符合考场要求。"

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王老师正要反驳,林霜抢先塞过去一块表:"您摸摸,这表带是软塑料的,孩子戴着写字不硌手。"指尖触到表盘瞬间,闹钟突然"滴滴"响了两声,周围学生"哇"地围上来。

林霜提前收买了三个初三学生当托儿。穿蓝运动服的男生故意大声问:"姐,能定交卷前半小时提醒吗?上次数学没来得及检查最后大题。"

"当然行!"林霜按下MODE键演示,"看,先设11:30响一次,再设11:45响一次——"她突然压低声音,"第二声是给邻座学霸听的,你懂的。"学生们哄笑着推搡起来,穿碎花裙的女生己经掏出手绢包着的硬币:"给我留块粉色的!"

当秃顶的教导主任过来驱赶时,林霜变戏法似的拿出本《青少年时间管理手册》(实为挂历纸包着的练习本):"买表送清华学霸制定的复习计划表!"

她翻开内页指给家长看:"您瞧,早上6:00背英语,红色区域是记忆黄金期..."其实是用红蓝圆珠笔瞎画的,但戴着老花镜的张会计己经心动:"比请家教便宜多了,来两块!"

林霜在学校门口呆到了下午,又急忙赶到机械厂,兜售自己的辣酱。

晚上林霜高高兴兴的回到家,“妈,我们发财了,辣酱我们卖了十块钱,手表8块一支,我卖了30支,除去成本,今天我们赚了200多块,我们开店有钱了。”

林霜用前世的那些记忆,在纸上一项一项地列出了好多在这个年代卖起来会很合适的商品。

“针头线脑可不能少呀,这时候的人过日子都很节省,缝缝补补那是家常便饭。”林霜就在纸上写了“针线”这俩字。

“糖果啊、饼干呀、瓜子什么的,这些小零食可是孩子们的心头好,逢年过节拿去送礼也是很不错的。”她又接着在纸上写下“糖果”“饼干”“瓜子”这些字。

“暖水瓶、搪瓷脸盆、手电筒之类的,这些生活用品那都是必需的,而且要的人肯定不少。”林霜继续写着。

“哎,还有自行车配件呢!现在自行车可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配件的需求量肯定小不了。”这么一想,林霜眼睛一下子亮了,赶忙在纸上添上“自行车配件”。

她还想到,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总体来说都不高,所以商品的价格一定得亲民才行。

并且呀,商品的种类得全乎,要让顾客一进店,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任何东西。

林霜越琢磨越激动,她好像都己经看到代销店生意红火的样子了。

她呀,就想着把代销店弄成小镇上最招人稀罕的商店呢,她还想让老妈过上好日子呢!

第二天,林霜就和苏玉兰在镇上找合适的店面去了。

可哪成想啊,现实就像给了她们一闷棍似的。

镇上的店面差不多都让供销社给占了,剩下的那些呢,不是在犄角旮旯的地儿,就是小得可怜,根本就不适合开代销店啊。

更气人的是,听人说供销社的那帮人还放话了,谁要是私自开店,就没他好果子吃。

“这可咋整啊,霜儿?瞅着开店可真不容易啊。”苏玉兰垂头丧气地说。

林霜瞅着老妈那失望的样儿,心里也不得劲儿。

她心里明白,开店这事儿肯定不会顺顺当当的,可她哪能就这么轻易地打退堂鼓呢。

“妈,您可别灰心,咱再琢磨琢磨办法。我就不信了,这镇上就找不出个咱们能开店的地儿!”林霜一边安慰老妈,眼神里透着一股倔强劲儿。

林霜正沮丧着,都快要放弃的时候,嘿,她脑袋里突然就像划过一道闪电似的!

对啊,为啥非得瞅着那些正儿八经的店铺不放呢?

她完全能找个新法子呀!

这年头,镇上闲置的房子肯定不老少呢,说不定租下来,稍微改巴改巴就能弄成一个挺好的代销店呢!

这么一想,林霜的眼睛又有了光彩,就跟那快灭的小火苗突然被风一吹,呼啦一下又烧得旺旺的似的。

“妈,咱换个道儿走走!”林霜兴奋地拽着苏玉兰的手说,“咱去打听打听,看镇上有没有空房子能租的!”就这么着,母女俩又有了希望,开始到处去打听消息。

她俩大街小巷地串,见人就问,就像两个不知道累的侦探,在找破案的重要线索呢。

可她们哪知道啊,就在她们身后没多远的地儿,有个神秘的家伙正一声不吭地瞅着她们的每个动作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上期强推排行榜
换一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