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 年 4 月,叙利亚沙漠的黄昏被枪火无情地撕裂。原本宁静的沙漠,此刻被一片火海所笼罩,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勘探队营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熊熊燃烧的帐篷在风中摇曳,贝都因骑兵的刀锋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他们如鬼魅般穿梭于营地之间,所到之处皆是一片血腥与死亡。然而,真正致命的威胁并非来自这些骑兵,而是那些架设在沙丘制高点上的机枪。
这些机枪以每分钟 450 发的惊人射速,如暴风骤雨般倾泻着子弹,将勘探队的驮马队瞬间打成了一堆肉泥。马嘶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这片被战火肆虐的沙漠之上。
当最后一个英国士兵倒下,部落长老阿勒-拉希德缓缓地弯下腰,拾起了一枚滚烫的弹壳。这枚弹壳在他手中微微颤抖着,仿佛还残留着刚才那场惨烈战斗的余温。
仔细观察这枚弹壳,黄铜底座上刻着奥斯曼新月徽记,这是奥斯曼帝国的标志。然而,对于像阿勒-拉希德这样的内行来说,他能从这枚弹壳中看出更多的信息。
他注意到底火凹槽的斜角,这是克虏伯 1907 年的专利设计,这种设计使得底火的发火更加稳定可靠。而弹壳颈部残留的枪油,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煤焦油气味,这是基尔海军军械库特供的防锈配方,这种防锈配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阿勒-拉希德凝视着手中的弹壳,心中暗自思忖着这背后隐藏的秘密和阴谋。这枚小小的弹壳,似乎揭示了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背后的复杂背景和势力交织。
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威尔逊的尸体旁,散落着被血浸透的羊毛毯。部落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毯子的经纬线里,织入了德国染料工业的最新成果:苯胺紫。三天后,当英国搜查队在死马胃里发现未消化的羊毛纤维时,军情五处的化学分析师愣住了——这种染料的酸碱度,与汉堡拜耳公司实验室的记录完全吻合。
在唐宁街 10 号的紧急会议上,气氛异常紧张,海军大臣丘吉尔 怒不可遏地将弹壳狠狠地砸向那张厚重的橡木桌,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他们竟然用我们的印度兵去打布尔人的机枪!而现在,这些枪口却调转过来,对准了我们自己!” Churchill 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无法抑制的愤怒和震惊。
军情处处长曼斯菲尔德面色凝重地展开一份清单,上面详细列出了一些关键的物品和信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克虏伯 1907 型底火”,这是一种奥斯曼兵工厂理论上无法生产的闭锁装置。这种先进的技术显然不是来自当地,而是有其他来源。
接着是“苯胺紫染料”,这种染料具有独特的抗日照褪色工艺,而目前只有德国掌握着这项技术。这意味着这些染料很可能是从德国流入的。
最后,清单上还有一份“驼队路线图”,令人惊讶的是,它与三年前德国考古队在帕尔米拉的勘探轨迹完全重合。
外交大臣格雷紧紧盯着地图上那条染血的羊毛贸易路线,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突然间,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更可怕的真相,脸色变得苍白。
“这些部落袭击并非偶然的劫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后勤破坏行动。”格雷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德国人正在利用机枪和染料,将整个叙利亚沙漠变成我们补给线的坟场。”
在大马士革那昏暗的地下军火市场里,德国军火商舒伦堡正与部落长老进行着一场神秘的交易。舒伦堡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几枚银币,准备支付给长老。这些银币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细微的细节引起了英国间谍的警觉。
那是银币边缘的锯齿,它们看似普通,却在英国间谍锐利的目光下透露出一丝不寻常。这些锯齿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一种密码刻度。当三枚银币叠放并旋转时,它们的凹槽会巧妙地组合成一组特定的数字——这正是马克沁机枪在沙丘地形下的仰角修正参数!
这一惊人的发现让英国间谍心跳加速,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情报突破口。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更令人震惊的是交易的凭证——舒伦堡要求长老用拇指蘸着橄榄油在一张纸上按印。这个看似随意的要求,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很快揭示了真相:那油渍里竟然混入了二硝基甲苯!这种物质是德国炮弹稳定剂的副产品,它的存在无疑证明了这些军火的来源。这一铁证如山的发现,让英国间谍对舒伦堡的真实目的产生了更深的怀疑。
当英国突击队突袭舒伦堡的仓库时,他们原本期待着能找到大量的毛瑟步枪。然而,当仓库的大门被破开,里面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吃一惊——成箱的骆驼蹄铁整齐地排列着,而非他们所期望的武器。
这些蹄铁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进一步的冶金报告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蹄铁含有异常高的钨含量,而这种钨的合金成分与德国克虏伯工厂生产的炮弹被甲完全一致!
这个发现让英国人大为震惊,他们终于明白了德国人的狡猾计划。原来,德国人正在利用驼队的足迹,将战略金属钨秘密地输送到奥斯曼前线,以支持他们的战争努力。
第西节:君士坦丁堡的棋局
在苏丹的秘密会议上,气氛紧张而压抑。德国军事顾问冯·德·戈尔茨面色凝重地将一块染血的羊毛摊在作战地图上。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英国人一首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部落冲突,但他们错了。”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块羊毛上,戈尔茨缓缓掀开羊毛的纤维,露出了绣在背面的苏丹花押和德文数字。他指着这些数字说道:“每一块羊毛下面,都隐藏着游击队的弹药消耗报告。”
财政大臣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他突然意识到,德国援助的账目竟然被巧妙地隐藏在传统地毯的图案之中。戈尔茨解释道:“每平方厘米的结数对应着军火的数量,而染料的颜色则代表着交货日期。”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在场的人都震惊不己。他们开始明白,奥斯曼帝国一首在暗中筹备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英国间谍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当英国间谍最终破译出这些密码时,奥斯曼帝国己经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囤积了足够武装 20 个师的装备。
1910年的圣诞夜,英国海关的工作人员如往常一样对过往船只进行例行检查。然而,这一晚却注定与众不同。一艘来自汉堡的货轮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经过一番仔细搜查,海关人员在船舱里发现了一批看似普通的波斯地毯。
这些地毯乍看之下并无异样,但经验丰富的海关人员却察觉到其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秘密。于是,他们将这些地毯送往了军情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军情处的专家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碘蒸汽显影。当碘蒸汽与地毯接触时,奇迹发生了。原本普通的地毯背面竟然浮现出了一幅完整的达达尼尔要塞布防图!
这一惊人的发现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经过深入调查,他们发现这幅布防图是用一种特殊的墨水绘制而成,而这种墨水中掺入了德国西门子实验室的隐形墨水配方。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开罗,英国的实验室里也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研究。化学家们正在用分光仪分析一批弹壳残留物,试图从中找到德国军火的蛛丝马迹。
当光谱显示出锶元素的特殊峰值时,整个房间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这种来自萨克森矿山的稀有金属,是德国穿甲弹的标志性配方。这一发现无疑证实了德国在军火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独特配方。
丘吉尔在得知这些消息后,立刻在备忘录上写下了他的结论:“这不是简单的军火贸易,而是一场用钢铁与化学发动的战争。”这个结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战争的本质,也让人们意识到科技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