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语

……26……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平语
作者:
人间晚故人辞
本章字数:
6904
更新时间:
2025-06-18

车轮碾过平坦的青石板路,发出与坑洼土路截然不同的清脆声响。

喧闹的人声、商贩的叫卖声、车马的辚辚声冲散了连日来的荒僻与肃杀。

林澈掀开车帘一角望去。

眼前豁然开朗。

高耸的城门楼气派非凡,上书“临江府”三个遒劲大字。

城内主街宽阔整洁,两侧商铺鳞次栉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绸缎庄、珠宝行、酒楼、茶肆、点心铺子……招牌幌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街道上行人如织,衣着虽非尽皆华贵,但也大多整洁体面,脸上带着一种属于富庶之地特有的、相对安逸的神情。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脂粉的甜腻以及各种货物的混合气息,与柳河镇的腥臊破败形成了天壤之别。

“嚯,这才像个样子嘛!”

林澈适时地发出一声纨绔子弟应有的赞叹,脸上挂起轻浮的笑意,仿佛被这繁华迷了眼。

他放下车帘,对小荷道:“瞧瞧,这才叫过日子!比北阳城也不差多少了!”

小荷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也暂时忘却了昨夜的惊魂,眼中露出新奇和向往:“是呢公子,真热闹!”

车队刚进城不久,还未行至驿站,便被一群匆匆赶来的官吏拦住了去路。

为首一人身着绯色官袍,头戴乌纱,体态微胖,面白无须,脸上堆满了热切的笑容,正是临江知府周文远。

他身后跟着通判、同知、推官等一众僚属,以及一队盔甲鲜亮的府兵。

“下官临江知府周文远,率府衙僚属,恭迎镇北王府二公子、世子妃大驾光临!”周文远深深一揖到底,声音洪亮,姿态放得极低,他身后的官员们也齐刷刷躬身行礼。

周围的百姓被这阵仗惊动,纷纷驻足围观,好奇地打量着这支被知府大人如此隆重迎接的车队,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嚯,这是哪家贵人?知府大人都亲自来迎?”

“瞧那马车,真气派!护卫看着也吓人!”

“听说是北边来的?镇北王家的?”

“镇北王?是那位守北境的王爷?他家的公子?”

“嘘!小声点,别乱说话!贵人出行,莫要冲撞了!”

消息灵通的则三五聚在一起,压低声音:“听说了吗?是那位替林少帅挡了箭的林二公子!奉旨进京养病的!”

“哦?就是那个……那个据说在北阳城挺……挺能闹腾的二公子?”

“管他呢,反正都是顶天的贵人……”

林澈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动静,他示意老吴将他抱下马车,坐在轮椅上。

周文远一见林澈坐在轮椅上,一副病弱之态,脸上的关切更是溢于言表,连忙上前几步:“二公子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下官己在府衙略备薄宴,为二公子与世子妃接风洗尘,还望公子和世子妃赏光!”

苏清秋此时也下了马车,仪态端庄,对着周知府微微颔首:“周大人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

周文远连声道,“镇北王坐镇北境,护佑大梁北疆安宁,劳苦功高,我等地方官吏无不感佩!少帅……唉,天妒英才,实乃我大梁之殇!”

说到林辞,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沉痛,甚至眼眶都有些微红。

他身后的官员们也随之附和:

“是啊,少帅英武不凡,实乃国之柱石!”

“王爷父子皆是我辈楷模!”

“二公子忠勇,为兄挡箭,孝悌之情感天动地!”

这些赞誉之词,有些出自真心(如那位年长的通判,眼神真诚,显然对林山父子确存敬意),有些则流于表面(如同知,眼神闪烁,更多是看知府脸色),但无一例外都堆满了笑容。

林澈坐在轮椅上,脸上带着一种被捧得有些飘飘然、又夹杂着对兄长逝去悲伤的复杂神情,摆摆手道:“周大人和诸位大人过誉了。父王和大哥……都是尽忠职守罢了。本公子……唉,不提也罢。”他适时地露出一丝颓丧。

接风宴设在府衙后花园的水榭中,自然是珍馐美味,杯盏交错,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席间,周知府等人极尽奉承,话题始终围绕着镇北王府的功勋和对林澈的关切。

林澈则扮演着一个被病痛和家族阴影笼罩、时而强颜欢笑、时而借酒消愁(以茶代酒)的浪荡子弟,偶尔几句看似不经意的北阳见闻或对京城繁华的向往,也引得周知府等人心领神会

夜幕降临,临江府的夜市远比白日更加热闹。

主街上挂满了灯笼,将街道映照得亮如白昼。

游人摩肩接踵,各种小吃摊、杂耍摊、卖小玩意儿的摊子挤满了街边,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林澈似乎被这繁华景象勾起了兴致,对苏清秋道:“大嫂,整日在车上闷着,骨头都僵了。听说临江府的夜市挺热闹,咱们也去逛逛?买点新鲜玩意儿解解闷?”

苏清秋本不想去,但看着林澈那难得带着点少年气的期待眼神(虽然在她看来可能是纨绔心性发作),又想到他白日里在府衙那副强打精神的模样,点头应允:“也好,透透气,”

于是,一行人便融入了夜市的人流。老吴推着林澈的轮椅,护卫在侧,眼神扫视着西周。

赵虎带着几名精悍护卫分散在前后左右,形成保护圈。

苏清秋带着小荷和另外俩个丫鬟跟在林澈轮椅旁。

林澈仿佛真的被这市井繁华吸引,不时让老吴停在摊位前。

他拿起一支做工精巧的银簪,对着苏清秋比划:“大嫂,你看这个怎么样?配你那身月白的裙子肯定好看!老板,包起来!”

又在一个卖胭脂水粉的摊子前,对小荷和另外俩个丫鬟笑道:“你们伺候本公子和大嫂也辛苦了,挑两盒喜欢的,算本公子赏的!”

还给老吴买了个结实的皮水囊:“老吴,这个比你那个旧的好!”

甚至在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前,让摊主捏了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造型,自己拿着把玩,像个孩子。

苏清秋看着林澈兴致勃勃地挑选礼物,听着他那些看似随意的打赏,他挑选的银簪确实雅致,并非一味追求贵重俗气。

给丫鬟买胭脂也显得不那么轻浮。

给老吴买水囊更是透着一种……奇怪的体贴?这与他浪荡纨绔的名声,以及白日里在府衙那副颓丧样子,似乎又不太一样。

就在林澈等人流连于一个卖精巧竹编灯笼的摊位时,王远太监在住所屋内,从怀中掏出一支特制的炭笔和一小卷极薄的纸,借着桌上烛光微弱的光,飞快地书写起来。

“干爹大人台鉴:儿子王远叩首。己至临江府,一路有惊。前夜柳河驿遇袭,贼人乃训练有素之死士,分两路夹击,凶悍异常,王府护卫折损数人。然二公子林澈处变不惊,其态之镇定,远超常伦。其身边老仆吴姓者,武功深不可测,出手狠辣精准,顷刻毙敌数人,此仆恐为王府顶尖影卫,贴身护卫,寸步不离。二公子言行,多有矛盾之处。遇地方贫吏,似有隐恻,遇濒死哑童,竟令收留,然入城后,观其行止,纨绔之态复萌,宴席间言谈颓丧,真伪难辨,深藏若虚,儿子观其心性,绝非传言中那般简单纯粹之废物,其入京,恐生变数,儿子当继续留心,详察其行踪心迹。临江府暂安,不日将抵京,万乞干爹早做绸缪,儿子王远再拜。”

写完,他将纸卷成细条,塞入一个特制的小竹管内封好。

他快步走出房间来到街上,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片刻,锁定了一个蹲在街角、看似无所事事的闲汉。

他走过去,借着递几个铜板的动作,迅速将竹管塞入对方手中,低语一句:“老规矩,加急,送京城醉仙居后巷第三家。”那闲汉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起身迅速消失在人群里。

王远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轻轻吁了口气,脸上重新堆起谦卑的笑容。

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就在他刚才小巷对面的屋顶阴影里,一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身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伏在那里,将他传递密信的整个过程尽收眼底。此人正是老吴按照林澈吩咐,悄然派出的王府暗卫,白宝。

白宝滑下屋顶,远远地缀上了那个接了竹管的闲汉。

当闲汉七拐八绕,走到一处偏僻的骡马行后院,准备将竹管交给一个早己等候在此的、精悍的骑手时,白宝如同鬼一般出现在两人身后。

他甚至没有拔刀,只用掌缘在两人后颈轻轻一击,两人便软软瘫倒在地。

白宝利落地从闲汉怀中摸出竹管,检查无误后,又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两个昏迷的人和一匹茫然的马。

片刻之后,正在一个卖玉器摊前,拿着一块劣质玉佩对着苏清秋胡说八道此玉温润,正配大嫂气质的林澈,感觉到有人靠近。

白宝如同影子出现在老吴身侧,将一个冰凉的小竹管递到了老吴手中。老吴微微侧身,将竹管塞进了林澈轮椅扶手下方的暗格里。

林澈的手指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脸上那副评价玉佩的浮夸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他随手丢下玉佩,对摊主摆摆手:“算了,成色太差,配不上我家大嫂!走,前头看看去!”

他示意老吴推着轮椅继续前行,融入喧闹的夜市人流。

苏清秋看着林澈的背影,又看了看那被随意丢下的玉佩,秀眉微皱。

她总觉得刚才那一瞬间,林澈身边似乎多了点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她又说不上来。

林澈靠在轮椅上,感受着暗格里那枚小小的竹管,脸上依然欣赏着临江府繁华的夜景,嘴角挂着一丝轻笑

京城的影子,己经迫不及待地伸了过来。王远的密报,不过是他预料之内的罢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