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印度加尔各答热带病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医生们正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患者对奎宁完全无反应!”首席医师查特吉面色凝重地翻看着病历,额头上的冷汗不断渗出,浸湿了他的白大褂。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绝望,“肝脾肿大的速度竟然是普通疟疾的三倍,血检结果更是令人震惊,疟原虫密度超标了 400%!”
这一情况让人不寒而栗,仿佛一场可怕的瘟疫正在肆虐。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感染者并非普通人群,他们清一色都是恒河灌溉工程的英国监工和印度技术员。这意味着疫情可能会迅速扩散,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
当殖民政府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他们立刻采取行动,紧急调用奎宁库存。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拜耳公司驻印代表“恰好”来访,并且带来了一份新药阿的平的价目表。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新药的价格竟然比非洲市场高出了 220%!
与此同时,恒河三角洲的德国商行也突然铺天盖地地打起了广告。他们宣称:“拜耳专利防蚊帐,浸渍特效驱虫剂,预防疟疾有效率高达 99%!”这则广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人们心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英国卫生官员买来检测,发现帐纱上浸的竟是阿的平稀释液——长期接触会导致皮肤吸收微量药物,恰好形成抗疟保护。而印度人根本买不起这种奢侈品。
“这不是商业,”孟买总督咬牙切齿,“这是针对白人的生物防护盾!”
恒河水利委员会的工程报告读起来像讣告:
- 47名英国工程师病倒,其中12人死亡
- 关键水闸施工延误83天
- 50万英镑的蒸汽挖掘机因无人操作生锈报废
伦敦《泰晤士报》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质问:“为何德国在非洲的铁路建设能够如此神速,而我们的印度工程却被疟疾无情地葬送?”这一质问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英国社会的天空,引发了人们对德国在非洲殖民扩张的深深担忧。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一家医院里,军医坎贝尔正专注地用显微镜观察着恒河按蚊的标本。突然,他手中的镊子像被一股神秘力量控制一般,剧烈地颤抖起来。坎贝尔定睛一看,只见蚊翅上的鳞片排列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让他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
坎贝尔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他来不及细想,便像离弦的箭一样冲进了医院的档案室。他心急如焚地翻找着三年前西非疫情的资料,终于在一堆厚厚的文件中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放大后的蚊翅图。
当坎贝尔将照片与眼前的标本进行对比时,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毫无疑问,这两者完全一致,都是那种诡异的规律性排列。
“A-7 型。”坎贝尔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终于明白过来,德国人竟然将非洲的武器蚊投放到了印度,这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生物战争。坎贝尔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顾不上疲惫,立刻将这一发现告知上级。但上级却对此半信半疑,认为他是在危言耸听。坎贝尔心急如焚,他明白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疫情将会进一步蔓延,印度的局势会更加糟糕。
就在坎贝尔西处奔走,试图说服众人的时候,德国的行动却越发猖獗。更多的“特殊蚊子”被投放到印度各个角落,新的感染病例呈几何倍数增长。恒河灌溉工程彻底陷入瘫痪,印度的经济也遭受重创。
而英国政府在犹豫和质疑中,错过了最佳的应对时机。坎贝尔看着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心中满是无力感。他知道,这场生物战争己经悄然打响,而英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正逐渐陷入被动。他暗暗发誓,即便无人相信,他也要尽自己所能,找出对抗“A - 7型”蚊子的办法,拯救印度于水火之中。
1913年印度财政简报显示:
恒河工程的预算严重超支,竟然高达 180 万英镑!与此同时,殖民地的税收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短收幅度达到了惊人的 27%。这一连串的坏消息,无疑给英国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伦敦的财政部里,官员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税收下降意味着财政收入锐减,而恒河工程超支还得不断投入资金,这让本就紧张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首相府也乱成一团,政客们争吵不休,有人主张加大对印度的压榨来弥补亏空,可这只会让印度民众的反抗情绪更激烈;有人提议向其他殖民地伸手,可那些地方也是自身难保。
就在英国国内乱成一锅粥时,德国那边却传来消息,他们在非洲的工程进展顺利,经济蒸蒸日上。原来,德国早己暗中布局,用生物手段破坏英国在印度的工程,以此削弱英国经济。英国政府如梦初醒,却为时己晚。一场经济雪崩正不可阻挡地袭来,英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而印度的未来也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之中。
更糟糕的是,英国资本的撤离规模创下了自 1848 年以来的新高。投资者们对英国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纷纷选择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
然而,在柏林交易所,拜耳制药的股价却逆势上涨,涨幅高达 133%。公司发布的公告轻描淡写地将这一成绩归因于“亚非市场对阿的平的强劲需求”。
在加尔各答港的夕阳余晖中,德国商船“恒河”号正停靠在码头,忙碌地卸货。夕阳的余晖洒在船身上,给这艘商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甲板上,工人们正忙碌地搬运着货物。一箱箱印有醒目的红十字的木箱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木箱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一旁,仿佛它们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
这些木箱里装的正是英国政府被迫采购的阿的品,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由于疟疾在印度恒河流域肆虐,英国政府不得不紧急采购大量的阿的品来应对疫情。
然而,在甲板下的暗舱里,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暗舱里,几十个镂空铁罐被整齐地码放在一起。这些铁罐的罐壁上,残留着一些蚊卵黏液,这些黏液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诡异。
经过专业的检测,这些黏液与恒河疫区的超级按蚊的 DNA 完全匹配。这意味着,这些铁罐很可能是用来传播疟疾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