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第53章 喀麦隆的钢铁蓝图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886之德皇威廉一世
作者:
天风城的小夏
本章字数:
5374
更新时间:
2025-05-22

柏林无忧宫的橡木书桌上,德皇威廉二世用红铅笔圈定了非洲地图上的喀麦隆。墨水渗透纸背,在下面的备忘录上印出鲜红的轮廓。

“喀麦隆必须成为帝国在非洲的工业心脏。” 他在殖民部报告上批注,字迹锋利如军令:

1. 三年内建成杜阿拉-雅温得铁路,钢轨全部采用鲁尔区特种钢(含铬1.2%以抗腐蚀)

2. 在武里河上游建立水力发电站,其首要任务便是为铝土矿的冶炼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持。这座发电站将成为西非地区能源供应的关键节点,为铝土矿的大规模开采和加工提供坚实的保障。

3. 剑麻种植园的面积将得到极大的扩张,预计会达到英国肯尼亚种植园面积的两倍之多。与此同时,纤维加工厂也将进行升级改造,配备德国专利的蒸汽脱胶机,以提高剑麻纤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文件末尾的签名犹如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更是划破了纸张,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皇帝对于拖延症官员的零容忍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惯常的警告,更是对整个项目高效推进的一种鞭策。

1905年的雨季,西非最大的钢架码头在杜阿拉宣告竣工。德国工程师们巧妙地运用了基尔港的预制件技术,使得整个工程的工期大幅缩短了60%。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示了德国工程技术的卓越水平,更为码头的快速建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就在码头竣工之际,英国领事却对“起重机噪音扰民”一事提出了抱怨。面对这一情况,总督冯·普特卡默毫不示弱,他果断地展示了皇帝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简洁而有力:“凡阻碍建设者,可按《殖民地治安法》驱逐。”这一强硬的表态,无疑给那些试图阻碍项目进展的人敲响了警钟。

从此以后,货轮无需再像以往那样卸货,而是可以首接通过延伸至泊位的铁轨,将货物快速、便捷地运往目的地。从汉堡运来的矿山机械,也能够在短短三天内通过铁路抵达北部的铝土矿区,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为铝土矿的开采和加工提供了有力支持。

1906年,旱季的武里河畔,阳光炙烤着大地,一片枯黄。然而,在这片荒芜之中,一座电解铝厂却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喷出了第一缕洁白的烟雾。

这座电解铝厂是非洲大陆上首座大型炼铝设施,其设计图纸首接复制自德国莱茵兰的工厂。然而,与原版相比,这座铝厂有一个关键的改良之处——

“按照陛下的要求,我们对冷却系统进行了特殊设计,以适应热带气候。”总工程师站在巨大的散热片前,自豪地介绍道。这些散热片宛如屋脊一般高耸,每小时能够多处理3吨矿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英国的间谍们也在暗中窥视着这座铝厂。他们拍摄的照片显示,铝锭上全部印着“K-1906”的编号。然而,这个编号的真正含义,却让英国军情处的专家们苦思冥想了整整三年。

最终,他们成功破译了这个编号:K代表着德国著名的军火制造商克虏伯,而数字1906则是合金配方的代码。这意味着,这批铝材的硬度足以用来铸造飞机发动机,其质量之高令人惊叹。

时间来到1907年,喀麦隆的剑麻出口量首次超越了肯尼亚。这个惊人的成绩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雅温得郊区的一个蒸汽脱胶车间里,德国经理得意地踹了踹那台咆哮着的机器,说道:“英国佬还在用人力捶打纤维,而我们这台机器一天的处理量,抵得上他们一百个苦力!”。”

机器铭牌被刻意磨损,但内行能认出“马格德堡机械厂1899”的字样。这正是皇帝亲自下令“民用化”的军舰缆绳处理技术。

1908年,柏林植物研究所的密封车厢运抵克里比种植园时,卫兵们对里面的货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不知道这个神秘的车厢里究竟装着什么,只能在一旁默默看守。

然而,三年后的某一天,南部丘陵上突然铺满了橡胶树苗,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来,那些密封车厢里装的竟然是从巴西走私来的帕拉橡胶树变种。这种变种的产量比亚洲品种高出整整 40%,无疑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资源。

“陛下说过,”农业顾问对着那些心存疑虑的人冷笑一声,“谁控制了橡胶,谁就控制了工业时代。”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次走私行动的自信和得意。

与此同时,当英国人还在马来亚疯狂地砍伐野生橡胶林时,喀麦隆的种植园己经实现了标准化密植。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每公顷的橡胶树产量比其他地方多出 200 磅胶乳。

时间来到了 1909年的圣诞夜,武里水电站的闸门缓缓升起。在总督府的宴会上,原本应该响起的颂歌被发电机组的嗡鸣声所取代。

“按照陛下的规划,”总工程师在敬酒时说道,“明年电力将覆盖所有德国企业。至于英国人的工厂嘛……”他故意留下了后半句话,让人们对英国人的命运产生了种种猜测。

而从断电清单上可以看出,英国经营的棕榈油厂每周都会被“检修”三次,这显然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给英国企业制造麻烦。而德国榨油机的转速快了27%。

1910 年 1 月的一天,阳光洒在德国帝国议会的金色穹顶上,显得格外耀眼。德皇威廉二世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示着喀麦隆的经济数据。

他的声音在议会大厅中回荡:“先生们,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我们在喀麦隆取得的辉煌成就。”

屏幕上的数据令人瞩目:喀麦隆的铁路里程竟然超过了英属西非的总和!这意味着德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接着,威廉二世指向另一个数据:“看看我们的铝产量,它满足了本土军工需求的 35%!这不仅为我们的军事工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证明了我们在喀麦隆的资源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

最后,他强调了剑麻价格的优势:“喀麦隆的剑麻价格比国际市场低 18%,这使得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议员们纷纷交头接耳,惊叹于喀麦隆带来的巨大红利。威廉二世继续说道:“还有橡胶,喀麦隆的橡胶产量己让我们在工业时代占据先机。并且,我们的电力控制策略,让德国企业在当地优势尽显。”

此时,一名议员起身问道:“陛下,那接下来喀麦隆还有哪些发展规划?”威廉二世目光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在喀麦隆建立化工产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和农产品资源,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扩大教育投入,培养当地人才,让他们为德国企业服务。我们要让喀麦隆成为德国永不干涸的资源宝库和稳定的商品倾销市场。”议员们听后,纷纷鼓掌,对未来充满期待。而在遥远的喀麦隆,那些工厂正开足马力,为德国的繁荣继续贡献着力量。 ”

在议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威廉二世满意地敲了敲手中的权杖,说道:“先生们,这才叫殖民!我们不仅要征服土地,更要让殖民地为我们的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的话语引起了在场议员们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称赞。威廉二世的演讲不仅展示了德国在喀麦隆的经济成就,更彰显了他对殖民统治的信心和决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