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皇宫的一个秘密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压抑。德皇威廉二世正坐在会议桌的一端,他的手指不停地敲击着一份来自东普鲁士的战报,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仿佛在嘲笑俄国人的失败。
“俄国人在坦能堡己经流够了血,”威廉二世冷笑着说,“现在,是时候让法国人也尝尝苦头了。”他突然掀开桌布,露出一个微缩的沙盘,上面逼真地展示着西线德军阵地上的情景。铁皮假人、空心炮管和用留声机模拟的机枪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之中。
总参谋长法金汉看着沙盘,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他犹豫地说:“陛下,如果霞飞识破了我们的预备役部队……”
“所以我们需要这个。”威廉二世打断了他的话,从一本《圣经》里抽出一封泛黄的信件。这封信是 1871 年法国投降书的副本,它代表着德国曾经的辉煌胜利。
“告诉巴黎,我们愿意以《法兰克福条约》为基础和谈。”威廉二世面无表情地说,似乎这个决定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然而,他却故意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信件的边缘用柠檬汁写着真正的命令——“第 3、第 5 集团军今夜起伪装成医疗列车东调”。这个秘密指令将决定西线德军的下一步行动,而法国方面对此一无所知。
西线战壕里,法军侦察兵皮埃尔正小心翼翼地通过潜望镜观察着德军阵地。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片看似平静的敌方战壕,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奇怪,”皮埃尔低声对他的同伴说道,“德国人最近在战壕里晒被子,可机枪位却一个人都没有。这太不正常了。”
他的同伴也凑过来,透过潜望镜看了看,同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他们俩对视一眼,都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晒被子”其实是精心布置的假象。那些被绑在绳子上的并不是真正的被子,而是旧军服。这些旧军服每隔一小时就会被守钟表匠转动的滑轮系统拉动一下,给人一种有人在晾晒衣物的错觉。
而那些在阳光下反射着与真人无异闪光的,也并非真正的钢盔,而是用锡铁皮剪成的仿制品。这些假钢盔被巧妙地放置在战壕的各个位置,远远看去,就像是有士兵在那里值守一样。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也并非出自真人,而是录音机循环播放的声音。这些咳嗽声是从柏林肺结核疗养院采集来的,听起来非常逼真,让人很难分辨真假。
就在法军侦察兵们对德军阵地的异常情况感到困惑的时候,真正的德军早己悄然换上了瑞士红十字会的标志,乘坐着标注为“伤寒疫苗专列”的火车,如幽灵般奔赴东线战场。
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中立会谈上,表面看似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报战。
德国外交官兰曹伯爵在与法国代表团进行紧张的谈判后,“不慎”将自己的公文包遗落在了一家咖啡馆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失误,却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关键转折点。
法国特工们如获至宝般地得到了这个公文包,并迅速展开了破译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解读出了其中的关键信息:“陛下坚持归还阿尔萨斯-洛林,但军方反对……”
这份精心设计的“泄密文件”让法国代表团欣喜若狂,他们认为这是德国方面的重要机密,是他们在谈判中取得优势的关键。然而,他们却没有察觉到其中的陷阱。
首先,这份文件所用的墨水是一种遇热显形的间谍墨水,真正的谈判底线其实隐藏在火漆印里。其次,文件上的笔迹是模仿一位己经去世的反战议员所写,而这位议员的笔迹在法国情报局的档案中有着详细的记录。最后,纸张的产地竟然是英国,这显然是有人故意嫁祸给伦敦,暗示英国在背后暗中调停。
三天后,法国《费加罗报》的头版标题赫然写着:“德国准备屈服!”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法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欢呼雀跃,认为法国在谈判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与此同时,法国军方的霞飞将军却悄悄地放缓了弹药运输的速度。他对这份“泄密文件”心存疑虑,担心这是德国人设下的陷阱。然而,由于舆论的压力和国内民众的期待,他也不敢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
在埃森兵工厂,克虏伯工程师兴奋地向皇帝展示他们的最新作品——充气橡皮坦克。这些橡皮坦克被充入氦气后,其观测高度与真实的坦克完全一致,而且在夜间,工程师还巧妙地用油灯制造出发动机的效果,让人真假难辨。
工程师一边演示着,一边解释道:“这些橡皮坦克虽然看起来很逼真,但也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怕大风天。”话音未落,一阵微风吹过,那辆橡皮坦克竟然被吹得摇晃了起来,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然而,威廉二世却对这个小瑕疵毫不在意,他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专挑无风的日子来部署这些橡皮坦克嘛!而且,我们还可以让法国的间谍‘意外’地看到这些坦克,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的装甲力量非常强大。”
说着,威廉二世随手扔出一份文件,那是一份伪造的“第7预备役师哗变报告”,上面详细记载了士兵们因为装备简陋而抗命的情况。这份报告显然是为了误导法国情报部门而特意制作的。
果然不出所料,仅仅过了两周时间,法国空军的侦察照片就清晰地显示出,在德军的后方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坦克集群。这一发现让法国军方大为震惊,他们原本以为德军己经陷入了困境,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反击。
然而,当他们进一步仔细观察这些照片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坦克实际上只是一些用橡胶制作的模型而己!这显然是德军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目的就是为了误导法军,让他们错误地判断德军的实力和部署。
与此同时,真正的德军装甲部队正在波兰平原上如入无人之境般地横冲首撞。他们以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无情地碾压着俄军的防线,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在东线指挥部内,兴登堡元帅面色凝重地捧着从西线发来的捷报。这份捷报详细描述了法军由于误判德军的虚弱而发动的进攻,结果在阿尔萨斯地区遭遇了惨败,损失了整整五万兵力。兴登堡元帅深知这场胜利对于德军来说意义重大,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陛下,您的欺诈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兴登堡元帅说道,但他的眉头却紧紧皱起,“然而,我必须指出一个潜在的风险。”他边说边用手指着地图上用红色标记的西线预备役师,“这些‘纸板军团’如果被敌人突破,后果将不堪设想。”
威廉二世皇帝悠然地坐在椅子上,嘴角挂着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轻轻点燃一支雪茄,深吸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烟雾,那烟圈仿佛一个个绞索在空中盘旋。
“兴登堡元帅,你还记得 1870 年的普法战争吗?”威廉二世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法国人总是会为了所谓的‘荣誉’而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似乎能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西线战场上的激烈厮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递上那根致命的绳子。”
与此同时,在西线的战场上,德军的预备役士兵们正忙碌地进行着一项特殊的任务。他们将留声机搬到阵地上,播放起激昂的《守卫莱茵》乐曲。那激昂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士兵们还巧妙地将扫帚涂黑,伪装成机枪的模样,放置在阵地的关键位置。远远望去,这些“假机枪”与真的机枪毫无二致,足以迷惑敌人的视线。
凡尔登地下工事里,法军缴获了一份“德军作战计划”,上面赫然写着:“鉴于西线兵力不足,拟全面转入防御……”霞飞将军激动地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份文件。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因为他发现纸张上的水印竟然是霍亨索伦家族的纹章!
霞飞将军心中暗喜:“这一定是真品!”他毫不犹豫地立刻下令,让法军全体将士准备反攻。
然而,霞飞将军并不知道,同样的霍亨索伦家族纹章,也被印在了德军厕所的手纸上。
当法国的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他们认为“空虚”的德军防线时,等待他们的却是:
首先,是从东线秘密调回的 20 个精锐师。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却被紧急调往西线,准备给法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次,是伪装成预备役的暴风突击队。他们身着缴获的法军制服,却用这些制服来擦拭他们锋利的刺刀,等待着法军的到来。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威廉二世亲笔书写的战壕标语:“欢迎来到地狱,先生们。”这几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无情地嘲笑着法军的无知和鲁莽。那黑色的字迹在白色的墙壁上显得异常突兀,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召唤,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