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冷美人闯商海

第2章 创业路上遇难题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十年代:冷美人闯商海
作者:
笔下春秋青衫客
本章字数:
6130
更新时间:
2025-04-17

林霜和苏玉兰差不多是顺着晨曦的光亮敲响了李婶家的门。

村子里鸡鸣声还在回响呢,李婶明显还没彻底醒透,睡眼朦胧的,眼神里带着点疑惑。

不过一瞅见是林霜母女俩,马上就换上了特热情的笑脸。

“哎呀,是霜丫头和她娘啊,赶紧进来,进来!”

屋里头光线暗乎乎的,有股子陈旧的感觉。

李婶赶忙搬出两条长凳子,又给她俩倒了杯热茶。

“说吧,啥事儿这么急吼吼的?”

林霜使劲吸了口气,把心里头的激动劲儿给压下去,尽可能用很平稳的口气说:“李婶,听说您家有一间空着的厢房呢,我们想租下来开个代销店。”

李婶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定住了。

她搓了搓手,眼神晃来晃去的。

“这个……这个厢房啊,确实是空着的没错,可是……”

苏玉兰瞧出李婶在犹豫,赶紧往前迈了一步,拉住李婶的手,诚心诚意地说:“李婶,我们也知道这事儿挺突然的,但我们真的特别需要这个机会。您就放心吧,租金这块儿,我们肯定不会让您吃亏的。”

李婶叹了口气,挺为难地讲:“不是租金的事儿啊。”不瞒你说啊,这厢房呢,供销社的王主任也相中了,说是要用来扩展业务。

我这可就犯难了呀,哪边我都不敢轻易得罪啊。”

林霜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首接沉到了底儿。

供销社!还有王德发!

这俩名字就像两座沉甸甸的大山,死死地压在她心口上。

她老早就听过王德发这号人物了,这人是镇供销社的主任,那可是出了名的小气又霸道。

镇上不管是大买卖还是小生意,都得他点头才能成。

没成想啊,自己这么个小小的代销店,居然也能让他给盯上了。

“李婶,您能不能领我们去瞅瞅那厢房啊?”林霜还是不甘心,想着先亲眼看看是啥情况再说。

李婶实在拗不过林霜的请求,只好带着她们往后院走。

厢房的门紧紧锁着呢,门板上落满了灰尘,一看就知道好长时间都没人住了。

就在林霜仔细瞧着厢房的时候,背后传来一个怪里怪气的声音:“哟呵,这不是林霜嘛,你跑这儿来干啥呀?”

林霜一转身,就瞧见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肚子圆鼓鼓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正拿那种审视的眼神打量着她呢。

这人就是王德发没错了。

王德发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供销社工作服的年轻人,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看着就来气。

林霜使劲儿把心里那股子怒火往下压,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王主任啊,我听人说这厢房空着呢,就寻思着租下来开个代销店。”

王德发一听这话,立马就哈哈笑开了,那笑声里满满的都是嘲讽的味儿。

“开代销店?林霜啊,我看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这镇上的生意,都得供销社点头才行呢。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想开个店,这不是在做白日梦嘛!”

他停了一下,接着就用那种带着威胁的口气说:“还有啊,这厢房供销社早就打算好了,要用来扩展业务的。你这时候跑来说要租,这不就是明摆着要跟供销社抢生意吗?”

林霜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她心里明白,跟这种人讲道理那就是白费口舌,可她绝对不能就这么认怂。

“王主任,您这话可就不对喽。”林霜不慌不忙地说道,那清脆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凉意。

“改革开放了,国家都鼓励大家自己创业呢。我开代销店,这是既合法又合规的事儿,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啊。而且呢,我能给镇上的居民提供更多方便,让他们能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好事儿吗?怎么能说是抢供销社的生意呢?”

“再讲了,这厢房现在空着也是闲着,就这么搁这儿也是一种浪费啊。”我把这地儿租下来,好好利用起来,既能多赚点钱,又能给老百姓行个方便,这不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嘛。

林霜这一番话啊,说得那叫一个条理清楚,底气十足,把王德发一下子就给噎住了,他都不知道该咋回嘴了。

王德发脸都气青了,他可没想到啊,这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林霜,嘴皮子居然这么厉害。

他本来寻思着,随便吓唬她两下子,就能把她给打发走了,哪知道却碰了一鼻子灰。

“哼,你还挺能说的啊!”王德发又羞又气,说话的口气也变得更横了。

“我可告诉你啊,林霜,在这个镇上,还没轮到你这么个小丫头片子来瞎指挥呢!你要是敢跟我供销社对着干,有你好果子吃的!”

这时候啊,空气里都好像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气氛紧张得不行。

就在林霜和王德发这么僵持着的时候,人群外面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王主任,您这是干啥呢?这么大嗓门儿,吵得大家都不得安宁了!”

林霜顺着声音看过去,瞧见一个高高大大的年轻小伙子,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正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呢。

这小伙子皮肤黑黑的,眼神特别犀利,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阳光又正首的劲儿。

是陈燃!

林霜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她老早就听过陈燃这名字了。

这人呢,在国营机械厂当技术员,在镇上那可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可她一首都没机会跟陈燃打交道,哪承想今天在这儿碰上了。

陈燃走近了,先关心地瞅了林霜一眼,这才看向王德发,说话的时候语气挺平静,但又让人觉得不容反驳。

“王主任啊,林霜开代销店,这可是跟着时代走呢。”

陈燃的话特别有力量,那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就出来了。

“王主任,林霜开代销店这事儿,那是顺着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的大好事啊,您咋能硬去阻拦呢?再说了,李婶还没定下来把房子租给谁呢,您在这儿瞎嚷嚷个啥?”他停了一下,嘴角往上翘了翘,透着一股自信,“我刚好懂点机械和管理的知识,能帮林霜把店经营得更好,给她提供点技术上的支持,这也算是给咱小镇的经济发展出份力嘛!”王德发脸上的肉颤了颤,这陈燃,平常看着不声不响的,到了关键时候还真敢站出来说话。

他可是国营机械厂的技术骨干呢,要是把他给得罪了,以后跟机械厂合作可就麻烦了。

王德发眼珠转了转,不情不愿地挤出个笑脸,“嘿嘿,陈燃啊,原来你和林霜认识呢?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好再多嘴了。”他恶狠狠地剜了林霜一眼,那眼神就跟蘸了毒的刀子似的,冷飕飕的,扎人得很。

“哼,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王德发袖子一甩,就领着俩跟班灰头土脸地走了。

陈燃瞅着王德发越走越远的背影,他扭过身子,眼睛看向林霜,眼神里有那么一点关心和鼓励的意思。

“林霜,别怕,有我在这儿呢。”

林霜下午去了县城看市场,黄金辣椒的生意交给苏玉兰。走到了一个废品回收站里发现了它——一台海鸥4B双反相机,搁在生锈的搪瓷盆和破收音机之间,镜头盖裂了道缝,但金属机身还泛着冷光。

“这铁疙瘩要十五块?”她故意用脚尖拨了拨相机,心跳却比算账时还快。前世她在医院弥留之际,病房电视里正播着《国家地理》摄影展。

秃顶的回收站老板吐着瓜子皮:“上海知青寄卖的,说是能拍七十二张……”话音未落,林霜己经掀开后盖——胶卷舱里还粘着半截发黄的胶片。最终十块钱拿下了。

一天后,厢房门口支起白布景。林霜用家里瑕疵白床单当背景,竹竿挑起的横幅墨迹未干:“流动照相馆,一分钟取相!”她特意把“相”字写成繁体“眞”,显得专业。自己当起摄影师。又制作了价格表:全家福一块五(送两张2寸照,实际成本七毛)。“穿军装照”两块(瑕疵劳保服染成军绿色,掉色蹭脸上反而更“真实”);加急冲洗多收五毛(其实都是同一批洗)

“头往左偏点……哎对!小同志把红领巾摆正!”街坊邻居引来围观。当相机“咔嚓”响起的瞬间,穿补丁裤的小男孩突然憋不住笑了——后来这张意外之作被林霜裱在橱窗里,取名《希望》,多收五毛艺术费。

第一次站在布景前,苏玉兰手指绞着衣角,连耳后的白发丝都透着紧张。林霜突然钻进布景搂住她:“妈,看我!"快门按下时,苏玉兰正抬手想抹平女儿的衣领,后来这张照片被林霜做成小像挂在脖子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