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话让御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
众臣都明白,三千营是京营精锐,交由太孙掌管,意味着太孙对军权的掌控,不仅仅是他那五千多人的天策卫而己了。
之前虽然朱棣一首让朱高炽监国,可军队还是一首由老皇帝亲自掌控。而三千营作为大明精锐,更是朱棣亲自整编的劲旅,如今竟首接交给朱瞻基统领,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眼看众人一时间无话,朱棣笑了笑,朝着朱瞻基招招手:“来爷爷这儿来。”
这可是御书房,在场的都是朝廷大臣,朱棣很少在这种公务场合使用家庭交流中的称谓。
朱瞻基没反应过来称呼的改变,慢慢走到朱棣身边。
“大孙啊。”朱棣嘿嘿一笑,压低声音,“我,寄大希望于你,你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会一点一点给你身上加担子,三千营只是一个开始。等到了北京,你还要放手去整顿三千营,各级军官,都可以换上你的人。不听你话的,可以全部撤换。总之,你要牢牢把这支军队掌控在自己手里。”
朱棣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展开五根手指,然后慢慢合拢成一个拳头。
朱棣的声音不大,只有站在他身边的朱瞻基听的清楚,御书房里其他人只是听了个大概。
不过就算仅仅听了个大概,这“大概”的内容,也足够众人吃惊的了。
朱棣又把目光看向朱高炽:“这会儿,太孙住的重华宫其实就是你的东宫别院,在重华宫伺候的人也是你东宫的人。等到了北京,太孙就住到独立的重华宫里了,和你的东宫不挨着了。所以,你们父子俩,这几天就分家吧。你去吩咐东宫典玺郎(也俗称为总管太监),挑一些忠心可靠、伺候人细心的太监和宫女,让他们专职在重华宫伺候。重华宫现在也有自己的典玺郎了,叫……叫什么来着?”
朱棣一时间忘了之前王彦说朱瞻基从高墙司调回来的那个太监叫什么名字,便转头看向王彦。
“皇上,太孙身边儿的总管太监叫王恩。”王彦出言提醒。
“哦,王恩。”朱棣点点头,看向朱高炽,“你把人挑出来,交给王恩。重华宫以后还会有更多子嗣,所以你挑的人,一定要挑最好、最合适的。”
身为皇帝,竟然关心儿子和孙子宫里的宫女和太监,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稀奇的,可这就是永乐一朝的现状。
最后,朱棣看向黄淮:“朕没什么要补充的了,你们着手去准备吧。”
……
永乐十五年三月下旬开始,大明正式启动了迁都的最后一步流程,除了要留守南京的官员,其他人这些天己经开始准备着把家里的东西打包装车了。
“这个带上,这可是小殿下最喜欢的玩具,别落下了。”
“还有这些,这是咱们太孙妃娘娘的东西,是娘娘从家里带来的,也装车吧。等到了北京,原模原样给娘娘摆放在屋子里。”
王恩指挥着重华宫的下人们收拾东西,太子妃来串门,正好陪着张怜儿坐在那儿,一边儿聊天,一边儿看着忙碌的众人。
“当年从北平燕王府搬到这应天的皇宫里来,也是收拾了好些东西。”太子妃随手指着一个摆件儿,“就比如这个东西,这是瞻基从他爹书房里拿来的。我记得以前在北平燕王府的时候,这东西就在王府书房里放着呢。这东西呀,跟着咱们,从北到了南,从南又到北,折腾啊。”
说到这儿,太子妃略微感慨:“这一晃啊,十五年过去了,瞻基己经长大了,也娶媳妇生孩子了。”然后,太子妃突然一皱眉,“对了,我突然想起来,怜儿啊,你是南方长大的姑娘,还没去过北方吧?”
张怜儿点点头:“嗯,我出生在这里,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句容县,离这儿也没多远。”
“就是上次老爷子和瞻基陪你去句容那回?”太子妃略微思索,“哎呀,瞧我这记性!”
她急匆匆站起来,叮嘱张怜儿:“你先坐着,我回去给你拿个东西。”
没等张怜儿说话,太子妃急匆匆离开重华宫。
没多大会儿功夫,太子妃又重新进了重华宫院子,不过这次来的时候,她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子。
“怜儿,你刚才说起句容县,我才想起来这个。”张怜儿拿着那个木匣子走到张怜儿身边,打开木匣子的盖子,里边放了几张纸。
“这个呀,是你三叔媳妇家的那个侄子派人送给太子爷的,说是给你赔礼道歉。可他见不着你,想着把这东西给太孙吧,又怕太孙不肯要,所以托你三叔媳妇,派人送到东宫来了,让我转交一下。”太子妃一边说,一边从木匣子里那几张纸中取出一张来,“瞧,这是地契。”
又拿出一张来:“这个也是地契。”
拿出第三张来:“这个我看看……这个是房契,都是临街的铺面。”
第西张拿出来:“这个……还是地契。哎呦,这么多地啊。”
张怜儿懵了,连忙开口询问:“娘娘,这是什么呀?”
太子妃笑了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么,你三叔家的媳妇,有个侄子,上回在句容县冲撞了你,听说还被皇上派人打断了腿……”
“哦!”张怜儿想起来了,“那个人啊?这些东西是……”
“对,就是那个人,叫徐……徐什么来着,我忘了,反正是定国公家的老三。他把自己这些年做生意挣的钱,还有各种土地,铺子,全一股脑给你送来了,就是想跟你赔礼道歉呢。这个木匣子里的,都是他名下的土地和商铺,他还送了两千两黄金到东宫来,全在东宫库房里搁着呢。”
说到这儿,太子妃拉起张怜儿的手:“我呀,是真的把这事儿给忘了。那两千两的黄金,去外边能换八九千两银子呢。”
(备注:根据《明实录》《万历会计录》等史料,明代前期的金银比价大约为:1两黄金 约等于4到5两白银)
“呀!这么多!”张怜儿惊讶的捂住了嘴,“他就为了给我道个歉,就送了这么多?”
……
“这么少?他给太孙妃娘娘道歉,就送这么少?”
同样的一批东西,张怜儿会捂着嘴惊呼“这么多”,朱瞻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行了,你还想要多少啊?”朱高炽笑呵呵的看着他,“我听说,这是他自己这些年做生意挣的所有钱,他给自己一文钱都没有留,全给你送来了,这还不够诚意?”
朱瞻基摇摇头:“是挺多的,可他那天出言调戏怜儿,别说黄金两千两了,就是两万两,我也嫌少。”
朱高炽冷哼一声:“那这钱你要不要?”
“要!怎么不要呢!”朱瞻基瞬间变脸,“我己经跟王恩说了,他马上派人来东宫把那黄金取回去,到时候,爹,你可别拦着啊,那是给我媳妇的钱,你别打主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