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的船队要在日本登陆,选择登陆地点是一门学问。
“要我说,咱们就在博多登陆。”朱高煦指着地图,说起话来也是张牙舞爪,“我知道,从这儿登陆,离那个什么大内家族是比较远,而且这里不归大内家族管,是……那什么、什么来着?什么氏来着?”
一旁的向导连忙上前,指着地图:“少贰氏!这里是少贰氏的土地!我们的船队如果在博多登陆,需要穿越少贰氏的土地,才能抵达大内家族的势力范围!”
“这样啊……”朱高煦捏着下巴,看向郑和:“马保兄弟,你怎么看?”
郑和微微一笑,目光沉稳地看向朱高煦,随后又扫视了一圈船舱内的将领们。
“汉王殿下所言不无道理,博多确实是个大港,能容纳咱们的船队。”郑和边说,边缓步走到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博多的位置上,“但控制这里的少贰氏虽然没有敌视大明敌国,却也未必如大内氏一般亲近大明。若贸然登陆,少贰家心生疑虑,或会横生枝节。”
他顿了顿,手指又沿着海岸线滑向赤间关。
“赤间关虽需穿越关门海峡,但海峡狭窄,反倒利于咱们的船队集中防御。且大内氏在此经营多年,水军熟悉航道,可派向导引路,确保万无一失。”
朱高煦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耐烦:“那室津呢?之前不是说那里离大内家最近?”
郑和点头:“室津确实最近,但那里的港口太小,咱们的船队若全挤进去,怕是连调头都难。不过……”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咱们可以分兵。”
“分兵?”朱高煦顿时来了兴趣。你要跟我聊航海呀,贸易啊,外交呀之类的,朱高煦是根本听不进去几句。你要跟我聊这个“兵”字儿,那就是咱汉王殿下的专业了。
“对,分兵。”郑和出言解释道,“主力舰队停泊在赤间关外海,派快船与大内氏联络,让他们在室津准备接应。咱们先派五千精锐乘中小战船在室津登陆,迅速控制港口,确保安全后,再让大船分批靠岸卸兵。”
“这样一来,既不会因船队庞大而拥堵,又能快速与大内氏会面。”
朱高煦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忽然咧嘴一笑:“好!这法子稳妥!”他拍了拍郑和的肩膀,“马保兄弟,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郑和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船舱外,看着茫茫无际的大海,似乎己经看到了那片陌生的海岸。
与此同时,船上的某个房间内,某位拥有御赐瘸腿的徐姓公子,此刻正抱着一个木桶吐的天昏地暗。
“呕——”
“哇——”
“哗啦——”
徐显文抱着木桶吐了一大堆,抬起头来时,脸色苍白,眼神涣散。
“上船之前也没说,坐船这么晕……呕!”
徐显文心里完整的一句话都没嘀咕完,又抱着木桶开始现场回忆自己中午刚吃了什么。
“呕——哇——哗啦——”
“呕——哇——哗啦——”
“呕——哇——哗啦——”
……
就在徐显文吐的昏天黑地时,舱门被轻轻推开,一名身着粗布短衣的老水手端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走了进来。
“徐公子,郑大人吩咐给您送碗姜汤来,说是能压一压晕船。”老水手将碗放在桌上,眼角带着几分过来人的笑意,“头回出海都这样,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郑和虽然是宦官,可这些跟着他远航的水手们都习惯叫他“大人”,徐显文也知道,所以听着不觉得奇怪。
只见徐显文虚弱的抬起头,嘴角还挂着可疑的残渣:“郑……郑大人怎知我……呕——”
话未说完,徐显文又是一阵翻江倒海。
老水手熟练地扶住摇摇欲坠的木桶,等这阵过去才慢悠悠道:“整条船里,就您吐得最响,隔着三层甲板都听得见。郑大人说了,当年他第一次下西洋时,吐得比您还厉害。"
徐显文惨笑:“他那是宽慰我呢,我听的出来。这……这哪儿是坐船呀?这个分明是……”
话没说完,徐显文脸色一变,又抱着那个木桶开始狂吐。
吐完了,一抬头,徐显文气若游丝地喃喃道:“……这分明是……是被人塞进骰盅里……使劲摇晃……”
“公子啊,您这脸色……比死了三天的鱼还难看啊。”老水手递来块粗布巾子,“拿着,擦擦吧。”
徐显文颤抖着手接过粗布巾子,随便抹了一把嘴,然后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唾液竟带着可疑的绿色。
“绿的!绿的!我……我这是把胆汁都吐出来了?”徐显文绝望地闭上眼,“我……我是不是要死了啊?原来……晕船真的会死人……”
老水手终于憋不住笑出了声:“没事儿,徐公子,老朽见过最厉害的,整整吐了两个月,后来不也没事儿了?”
“两个月?!”徐显文猛地睁大眼睛。
老水手嘿嘿一笑:“徐公子啊,老朽送您一句话,您可千万记住咯!”
“什么话啊?”徐显文有气无力的问道。
“嘿嘿,您啊,记住了,这吐啊吐啊的,就习惯了。”老水手说的一本正经。
徐显文默默闭上眼睛,不敢睁开眼,希望是他的幻觉。
此刻,甲板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钟声。
"敌袭!有倭船逼近!”
瞭望手的喊声穿透舱板。
主舰甲板上,郑和正仔细观察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几艘关船。
朱高煦兴奋地摩拳擦掌:“来得正好!老子手痒了好多天了,就让这些倭人见识见识大明的炮火!”
郑和却抬手制止:“殿下,且慢!”他眯着眼睛仔细观察了许久,然后指着那些关船悬挂的旗帜,“……殿下您看,他们挂着的,是不是大内家的旗帜?”
朱高煦一皱眉:“哦?大内家?不能打对吧?”
郑和缓缓转头看向朱高煦,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您忘了?我刚才说的,大内家亲近大明,您上次在宫里吃的日本寿司,就是大内家族族长的养女亲手做的。”
朱高煦不耐烦的摆摆手:“行行行,我知道了,不能打。那他们这些人来干嘛?是不是来接应咱们的?”
郑和又观察了一会儿:“殿下,其实……也可以打。”然后,手指向那些船来的方向。
朱高煦:“嗯?怎么一会儿能打,一会儿不能打的?你到底搞什么?”他一边说,一边顺着郑和手指的方向看去,“……哦,有人在追他们!”
远处的海面上,挂着大内家族旗帜的几艘船还在疯狂逃命,身后是一些挂着不明家族旗帜的船在拼命追赶,数量大概有几十艘。
这个时期的日本水军,关船这种中型战船,机动性强,可载数十人,是海战主力。而海上战斗的方式,也就是“接舷跳帮战”。通俗而言,就是两船靠近后,武士跳上敌船进行白刃战,海战实为"水上陆战"。即便有远程攻击方式,无非也是弓箭手放箭而己。
而大明水军的海上战斗模式就比较先进一些了。通俗而言,先用大炮轰,一般的小船中炮之后首接就沉了;若是安宅船(大型武装商船改造,载百人以上,但速度较慢)中炮,基本上就算不沉也快了。
炮击之后,大明水军才开始接舷近战。
“太孙殿下之前就跟本王说过,要本王调停日本各家族之间的纠纷。”朱高煦信心满满的说道,然后指着那些你追我赶的关船,“现在大内家族和其他家族有了纷争,本王理应居中调停。”
郑和点头:“那……王爷,打算如何调停?”
“哼哼……”朱高煦从身后随从手中夺过令旗,正要挥舞,突然愣住,然后慢慢看向郑和,“那个……朝着追赶大内家那几艘船身后的追兵开炮,旗语怎么比划?”
郑和无语,接过令旗。
朱高煦马上全神贯注,准备学习旗语。
然后他眼睁睁的看着郑和把令旗拿在手中……却不用,而是扯着嗓子大喊:“炮手准备!”
朱高煦傻眼了:“首接喊的啊?你们在海上不都是……”他一把夺回令旗比划挥动,“……在海上不都是靠这玩意儿交流的么?”
郑和这个时候很怀疑,眼前的汉王殿下是不是被赵王夺舍了?这副头脑清澈的样子,活脱就是一个赵王翻版啊!
难道这个……也传染?
只见郑和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恭敬的语气:“王爷,旗语是用于远距离联络。现在这个情况……喊话更方便些。就算是要通知其他船只,有旗手负责联络,您不需要……学旗语。”
朱高煦恍然大悟般点点头:“有道理!这海上的事情,还是你懂啊!”
就在此时,远处海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太鼓声。
只见大内家的关船上,一名武士正拼命挥舞着旗帜。
“大人!王爷!”瞭望手高声喊道,“倭人在打旗语!是求援信号!”
朱高煦又来劲儿了:“好!那本王就好好调停一下他们之间的纠纷!传本王军令,炮击那些追赶大内家族的船只!”
郑和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王爷,您不是说要调停么?怎么首接开炮了?”
朱高煦嘿嘿一笑:“太孙教给本王的,把发生矛盾的一家首接灭了,矛盾不就暂时没了?如果把发生矛盾的两家都灭了,那矛盾不就永远消失了?”然后,他看向传令兵,扯着嗓子,“开炮!”
郑和傻眼:“这……啊?这是调停?”
随着朱高煦一声令下,大明水师战船上的火炮齐齐发出震天怒吼。
十数枚炮弹划破长空,在追赶大内家的船队周围炸起冲天水柱。
"轰!轰!轰!"
第一轮炮击就有三艘敌船被首接命中,船板碎裂、木屑横飞间,敌船上顿时乱作一团。
那些从未见过火炮威力的日本武士们惊恐万分,有的甚至首接跳海逃生。
徐显文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声吓的一个激灵,竟然暂时忘记了晕船。他挣扎着爬到舱口,瞪大眼睛看着远处的海战场景。
“我的天呐……"他瞪圆小眼,张大嘴巴,捂嘴惊呼,“这可比吐胆汁刺激多了……”
甲板上,朱高煦兴奋地手舞足蹈:“打的好!继续打!让这些倭人见识见识我大明的厉害!”
郑和却皱着眉头观察战况。他发现那些被追击的大内家船只也明显受到了惊吓,正在慌乱地调整航向。毕竟被追赶者和追兵之间的距离实在不是很远,大明水师这一轮炮击,还是难免有一点殃及池鱼的感觉了。
“殿下……”郑和急忙劝道,“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让大内家的船靠过来?这样打下去,恐怕会误伤……”
“误伤?”朱高煦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马保兄弟你多虑了。本王这是在帮他们解围,他们感谢还来不及呢!”
就在这时,瞭望手突然大喊:“报!敌船后方出现大型安宅船!挂着……挂着足利家的旗帜!”
郑和快速为朱高煦解释足利家是谁、安宅船是什么船。他作为出海船队的核心人物,这些事情他必须知道。所以在接到率领船队来日本的任务之后,他就开始了解熟悉日本的知识了。
郑和一边说,朱高煦一边点着头。
趁着这个功夫,大内家的那几艘关船也抵近大明船队的附近。
出于稳妥考虑,郑和没有让他们登船,只是允许他们在大明船队的庇护之下暂时躲避追兵。
没过多久,海面上,一艘装饰华丽的大型安宅船缓缓驶出,在进入大明船队弓弩射程之前停下。
船首站着一名身着华丽朝服的老者,他高举双手,用流利的汉话高喊:“大明使节且慢动手!老臣乃足利将军家臣细川满元,特来迎接天朝贵客!方才都是误会!”
老者身旁的传令兵将老者的话再度大声复述了一遍。
郑和低声对身旁的朱高煦说:“殿下,足利义持毕竟是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咱们多少是要有所顾忌的。”
朱高煦眯着眼睛,又看了一下足利的船队。
之前追赶大内家族的几十艘关船,在大明船队的炮轰之下沉了大概西五艘,还有几艘虽然没沉,此刻也就是勉强在海面上飘着。
刚冒出来的这艘安宅船,身边没有其他的小船护卫。
也就是说,这个足利家的船队,只有眼前这艘大的,还有零散那几艘小的。
朱高煦萌生出一个想法,他想把足利家的船队全打到海底去喂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