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工业大亨

第七十三章 鲁省渤海湾建厂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1,工业大亨
作者:
不是冻土豆
本章字数:
2706
更新时间:
2025-05-02

渤海湾咸湿的海风掠过脚手架林立的工地,陈晋弯腰抓起一把泛着铁锈味的泥土。身后三十米长的基坑里,打桩机正在将钢筋混凝土立柱夯入地层,震得他手中的施工图纸簌簌作响。

"陈总,这是按您要求修改的厂房布局。"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递上蓝图,红色虚线标注的生产线呈放射状分布,"原料从东侧码头首送注塑车间,成品库房紧邻国道......"

话音未落,两辆挂着沪牌的大众桑塔纳卷着烟尘驶来。财务总监钻出车门,手里文件夹拍得啪啪响:"上海第一百货的采购主任刚发来传真,松下218升冰箱卖到5888,西门子双缸洗衣机标价3650——这比咱们预估成本高两倍不止!"

陈晋接过报表扫了一眼,突然笑出声。他指着远处正在吊装的钢结构横梁:"看见那台龙门吊了吗?等我们的生产线转起来,同样规格的冰箱最多卖1999。"

七天前,沈阳铁西百货的家电卖场。陈晋摸着三星冰箱门框上的封条,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压缩机工作时的抖动让陈列柜上的水杯泛起涟漪。

"进口货就这质量?"他转头问穿皮夹克的售货员。

"同志您不懂,这叫先进技术!"售货员敲了敲贴满英文标识的机身,"日本三洋的流水线,马来西亚组装的压缩机,光关税就要交46%......"

玻璃幕墙外的街道上,两个工人正抬着牡丹牌电视机蹒跚而过。陈晋的目光追着他们拐进巷口斑驳的职工楼,三楼的阳台上,铁丝挂着的棉被在寒风中摇晃。

当晚的机械厂会议室烟雾缭绕。投影仪将外国家电的爆炸图打在幕布上,技术主管用教鞭戳着电机部位的红色圆圈:"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轴承是浙江乡镇企业代工的,控制板用的德州仪器芯片——咱们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都比这复杂二十倍。"

"但人家卖得贵啊。"生产科长咂着嘴翻看价目表,"要不咱们也找日本公司贴牌?"

"啪!"陈晋把英汉词典厚的专利文件拍在桌上,封面上"青岛海尔"西个烫金大字晃得人睁不开眼:"从明天开始,机修车间改三条试验线。老张带人拆十台进口家电,我要在电路板上看到中国造的字样!"

红星渤海电器厂房的照明灯在深夜十一点依然雪亮。二十台经过魔改的数控机床排列成阵,原本切削金属的刀头此刻正夹着注塑喷嘴。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小赵推了推眼镜,看着自己设计的模具缓缓闭合。

"压力加到120兆帕!"他冲着对讲机喊。透明PC原料在模具腔体内流淌,逐渐显出海浪纹的冰箱门轮廓。流水线末端的质检员突然举起喇叭:"门封条密封度达标,铰链安装位误差0.1毫米——比三星的标准还精确!"

隔壁车间突然爆发出欢呼。陈晋循声赶去时,正看见五六个技术员围着台洗衣机内筒跳舞。总工老钱抹着脸上的机油解释:"用机床导轨改的离心铸造机,一次成型不锈钢内胆,比冲压焊接的日本工艺省了六道工序!"

最惊人的突破发生在电子车间。原本需要进口的温控电路板,被数控系统出身的李工用机床编码器改造。当第一块印着"渤海微电子"的绿色PCB板通电时,数码管跳出的温度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成本多少?"陈晋着还带着松香味的电路板。

"日本原装芯片要80美元,我们自己设计的集成模块只要17块人民币。"李工指着示波器上稳定的波形,"就是封装工艺......"

"去上海无线电十八厂挖人!"陈晋抓起电话拨号,"告诉人事部,工程师安家费提到五万,带项目来的再加三居室住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