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工业大亨

第六十章 2000吨锻压机试制成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1,工业大亨
作者:
不是冻土豆
本章字数:
2778
更新时间:
2025-04-26

陈晋站在熔炼车间的控制台前,电子钟的红色数字跳到了03:47。氩气管道在黑暗中泛着冷光,测温枪的液晶屏显示着1653℃的读数。这是他们连续进行的第七炉钛合金熔炼试验。

"硫含量降到0.008%了!"老吴捧着刚出炉的渣样,布满血丝的眼睛在显微镜前来回移动。这位五十六岁的冶炼工程师用铅笔在记录本上划出陡峭的下降曲线:"硅钙合金提前三分钟投放效果最好,脱硫效率提升了西成。"

车间顶棚的换气扇突然发出异响,小李踩着铁梯爬上去查看。陈晋的太阳穴突突首跳,系统提供的钛合金配方对杂质含量的要求近乎苛刻——硫磷含量必须控制在0.01%以下,这比国标GB/T3620规定的航空级钛合金还要严格三倍。

"厂长,送风管结瘤了。"小李的声音从十米高的钢架上传来,安全帽的照明灯在管道表面投下晃动的光斑。陈晋抓起对讲机正要说话,老吴己经扛着气动凿岩机冲了上去。三十年炉前工的经验让他听声辨位,三下精准的敲击就让卡死的风管恢复通畅。

晨光初现时,第八炉钢水终于达到系统标准。陈晋看着银白色的金属液注入复合模具,蜂窝状的石墨内衬瞬间将温度均匀扩散。当120吨天车吊起成型的C型机架时,车间里响起零星的掌声——八吨重的庞然大物在晨曦中泛着蓝灰色光泽,表面连道气孔都没有。

"上振动台!"陈晋抹了把脸上的油灰。六个液压夹具将机架牢牢固定,德国进口的振动时效装置开始发出低鸣。毕业于哈工大的技术员小赵紧盯控制屏:"频率28Hz,振幅0.6mm,符合应力消除曲线。"

设备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老张一个箭步切断电源。"传动轴过热!"他掀开防护罩,浓重的焦糊味扑面而来。陈晋的视网膜上闪过系统提示,200技术积分兑换的《大型铸件残余应力消除技术》正在自动更新数据。

"用循环水冷系统给传动轴降温。"陈晋抓过粉笔在水泥地上演算,"把振动频率分段调整,前十分钟保持25Hz,后期逐步提升到30Hz。"他的算式里藏着系统提供的非线性振动公式,既能消除应力又不会损伤设备。

当电子钟指向正午时,X射线应力检测仪显示出令人振奋的结果——机架关键部位的残余应力值仅有12MPa,比传统退火工艺降低了85%。老吴摸着冰凉的铸件表面,忽然蹲在地上捂住了脸。三十年前他亲手浇铸的机架因为应力集中开裂,导致整条生产线停工三个月。

"厂长,伺服阀测试台搭好了。"小周在车间另一头挥手。这个清华自动化系的高材生带着三个技术员,用废旧机床改造出液压测试系统。陈晋看着压力表指针稳稳停在20MPa,比例阀的响应时间显示为0.05秒——这己经达到九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暴雨突至的傍晚,陈晋在仓库里组装第一个斜盘式柱塞泵。系统提供的三维图纸在他眼前缓缓旋转,每个零件都标注着微米级的公差要求。老张带着钳工班连夜赶制的行星齿轮组,在放大镜下呈现出完美的渐开线齿形。

"用液氮冷装。"陈晋哈着白气指挥道。零下196℃的低温让轴承外圈收缩了0.15mm,轻轻一推就滑入壳体。当零件恢复到常温时,配合公差刚好达到图纸要求。

试车那天来了上百号工人。陈晋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2000吨锻压液压机发出低沉的轰鸣。暗红色的金属板材在模具中延展成型,冲压周期比老设备缩短了三分之二。不知谁先喊了声"成了",掌声像爆豆子似的响彻车间。陈晋摸着尚有余温的工件,系统光幕突然炸开烟花:"首台超规格锻压液压机试制成功,奖励技术积分500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