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工业大亨

第四十二章 承包村办机修厂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1,工业大亨
作者:
不是冻土豆
本章字数:
2540
更新时间:
2025-04-24

爸咱们得把机修厂再开起来,开起来?能行吗,这几年国家政策很严下来好几次没办法只能关停,这才多久又要开起来,现在国家领导开会都提出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摸着石头过河政策肯定会有变动。

再说了"市里要把咱们县划成工业改革试验区。"他把防护面罩推上额头,递给我一张皱巴巴的《经济日报》,"你看这篇讲温州模式的文章......"

王叔的圆珠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我看着他写下"乡镇企业技术革新典型"几个字,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雨天——陈晋瘫坐在轮椅上,对着锈成铁疙瘩的拖拉机两眼放光,手指在空气里比划的模样活像个疯子。

去年腊月,武装部送来"一等功臣之家"的烫金牌匾时,陈叔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宿旱烟。我帮着陈婶收拾碗筷,听见收音机里正播中央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陈晋的退伍证压在樟木箱最底层,箱盖上还留着弹片刮擦的痕迹。开春后村里通知要搞"农转非"试点,原先的农机修理厂突然就热闹起来。那天我去送饭,看见陈晋正用焊枪在铁板上画线,蓝色电弧照亮他脖颈上的伤疤,像条蜈蚣在皮肤下游走。

我们村口那棵老槐树抽新芽时,县里来了两个穿中山装的干部。他们站在陈晋哥改装的那台木材加工机前,眼睛瞪得比正月十五的灯笼还大。带头的王主任扶了扶眼镜,伸手摸了摸机器外壳上还没干透的蓝油漆,转头问我:"晓芸,这真是用报废拖拉机改的?"

我攥着记账本的手心沁出汗,偷眼瞧正在调试传送带的陈晋。春日的阳光透过修理厂顶棚的破洞,在他军绿色工装裤上洒下铜钱大的光斑。他右腿的金属支架随着动作发出规律的轻响,像是给他的话打拍子。

"传动系统用了东方红75型的底盘,液压装置是农机站淘汰的播种机零件。"陈晋扳动操纵杆,锯齿状的刀片立刻在木料上啃出齐整的豁口,"县家具厂要的拼花地板,这台机器一天能出二百平方。"

第一次试机那晚,月亮毛茸茸的挂在山尖。陈晋额角的汗珠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改装过的柴油机突突喷着黑烟。当锯齿刀第三次卡住时,王守仁叔抡起榔头就要砸控制台。

"等等!"陈晋突然抓住履带板,"传动轴角度偏了0.5度。"他的瞳孔又出现那种奇异的颤动,后来他告诉我,那瞬间他眼前浮现出淡金色的网格。

天亮时分,第一块榫卯严丝合缝的竹地板终于诞生。陈晋倚着机床喝凉茶,左腿支架不知什么时候松开了搭扣。我这才发现,他扶着传送带的手己经能稳稳托住搪瓷缸子。

秋分那天,县工业局的红头文件终于批下来。我们厂被定为"可承包机械改造示范单位",还特批了五吨平价钢材。陈叔念叨着要去镇上供销社扯红布做锦旗。

卡车卷着尘土开进村时,陈晋正教徒弟们校准切割机。他不用拄拐了,只是走路时右腿还有些发僵。我看着打包好的竹地板装上货车,忽然想起他刚退伍时盯着溪水发呆的样子——那时他眼里的阴翳,如今全化成了机床齿轮上跳跃的阳光。

县里王主任临走前,特意要走了我们改造农机的图纸。吉普车扬起的尘土还没散尽,陈晋己经蹲在仓库角落研究新到的金属冲压机。春雷在天边隆隆滚动,修理厂斑驳的外墙上,"军民共建"的旧标语正在雨水冲刷下露出鲜红的底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