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油毡纸窗棂时,陈晋正用磨刀石打磨钼钢片。军刀刃口在青石上拉出幽蓝弧光,每推七下就要蘸些掺着铁粉的柴油——这是他在后世学到的土法渗碳工艺。
"钼含量0.18%,钴0.05%。"系统光幕闪烁着分析数据,"建议进行淬火处理。"
车间角落的硝盐槽突然腾起黄烟,陈晋用铁钳夹着通红的曲轴浸入其中。七十年代的《金属热处理》教材在脑海中自动翻页,盐浴配方随着系统提示不断修正:硝酸钾比例增加5%,亚硝酸钠减少3%...
"小陈师傅!"张建军撞开木门,"省里专家的车到村口了!"
陈晋瞥了眼墙上的生产进度表。距离样车总装还剩34小时,但此刻车间里连个标准量块都没有。他抓起工作台上的搪瓷缸猛灌几口凉茶,茶渣里泡着的千分尺校准块叮当作响。
"把检修地沟改成临时检测台,用三合土抹平。"陈晋甩掉汗湿的工装,"通知仓库,把所有苏联标准件摆到显眼位置。"
村口老槐树下,三辆上海牌轿车卷着尘土停下。孙德才抢着拉开车门,省机械研究院的周工却径首走向路边的宣传栏。泛黄的大字报上,陈晋手绘的摩托车结构图还带着夜露。
"这个离心离合器设计..."周工扶了扶黑框眼镜,"你们参考了英国诺顿摩托车的专利?"
"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陈晋提着机油壶走来,"在传统柱塞式离合器基础上,增加了波形弹簧补偿轴向间隙。"
孙德才冷笑:"乡镇企业谈什么研发?怕是拆了进口设备测绘..."
话音未落,周工突然蹲下身。沾满泥点的裤管扫过地面,手指在拖拉机变速箱的修补痕迹上:"这个轴承座修复手法,用的是苏联空军地勤标准?"
"用缝纫机针做滚针轴承,猪油当润滑脂。"陈晋掀开防尘罩,"战时应急维修手册第217页有记载——1958年长春一汽翻译过这本资料。"
专家组顿时骚动起来。穿中山装的记录员推了推眼镜:"周工,这要写进报告里吗?"
"先看铸造车间。"周工起身时,目光扫过陈晋缠着纱布的右手,"年轻人,带我们看看铁水。"
熔炉前,陈晋特意换上父亲的老羊皮袄。当第三炉铁水浇入砂型时,他舀起半勺铁水泼在湿沙地上。飞溅的铁珠在沙地上滚出五米,被周工用树枝按住。
"球墨铸铁?"老人声音发颤,"你们怎么做到的?"
"冲天炉里加了白云石。"陈晋面不改色地撒谎,"可能是矿山原料里带的微量元素。"实际上系统昨晚刚解锁的球化处理技术,此刻正在熔炉深处释放镁光。
孙德才突然抓起记账簿:"上个月你们买了三吨生铁,账上怎么显示五吨?"
"剩下两吨在这里。"陈晋掀开草帘,露出码放整齐的摩托车轮毂,"用废铁置换的破碎机锤头,热轧成轮辋钢圈——需要看县物资局的批文吗?"
汗珠顺着孙德才的后颈滑进中山装领口。他当然知道那些批文是真的,公社书记昨晚醉酒时说过,刘副县长给陈家村特批了"生产试验材料"。
黄昏时分,陈晋正在调试化油器,李晓芸猫着腰钻进展棚。少女发梢的桂花香混着汽油味,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我爸让我带的。"她递上油纸包,里面是半本撕掉封皮的《苏联机械制造标准》,"他说你会用得上红笔划线的部分。"
陈晋翻开书页,系统立即扫描出关键信息:【ГOCT 标准 228-79】冷轧钢板技术参数。他目光停在某段批注上:"令尊的字很漂亮。"
"是县中学俄语老师写的。"李晓芸耳尖发红,"你别误会,我就是..."
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淹没了后半句话。陈晋跨上样车,改装过的195柴油机发出低沉咆哮。当他挂上二档冲出厂门时,后轮在黄土路上犁出深深的沟壑。
村道上顿时鸡飞狗跳。王会计的算盘珠子撒了一地,张建军追着喊"测试场地在打谷场",陈建国拄着铁锹站在晒场边缘,嘴角的笑纹里还沾着血渍。
夜色渐深时,陈晋在账房改图纸。系统光幕投射在糊墙报纸上,将"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变成三维建模图。当他标注到轮毂轴承时,窗外忽然传来金属碰撞声。
五个黑影正在翻越厂墙。陈晋吹灭煤油灯,从工具箱摸出自行车的滚珠。当第一个黑影摸到车床时,他弹出滚珠击中挂在梁上的铁皮桶。
"抓贼啊!"守夜的老赵敲响铜锣。
混乱中,陈晋注意到有人影在翻找图纸。他故意撞倒工具架,让那人摸走压在镇纸下的车架图纸——当然,关键尺寸都被系统自动修改过。
凌晨三点,陈晋伏在母亲缝纫机旁修改座垫。李秀兰把珍藏的灯芯绒裁成防滑纹路,忽然轻声说:"你爹咳血那事,别怨他瞒着。"
顶针在油灯下泛着暖光,陈晋的铅笔停在图纸上。前世他首到父亲葬礼才知道,当年那三百块手术费,是用母亲陪嫁的玉镯换的。
"等样车通过验收..."他嗓子发堵,"我带爹去省城照X光。"
晨雾未散时,打谷场己聚满村民。周工带着测量仪器站在临时搭起的试车台前,孙德才正往记录本上写着什么。陈晋推动启动杆的瞬间,系统光幕突然弹出红色警告:
【检测到化油器人为破坏,是否启动应急模式?】
陈晋瞥见油管上细微的钳痕,嘴角勾起冷笑。他故意猛轰油门,让富油混合气在排气管爆出火星。当浓烟笼罩试车台时,藏在人群中的身影突然窜出。
"危险!快停下!"孙德才的侄子扑向摩托车。
陈晋顺势侧摔,护着样车在地面滑出三米。他举起断裂的油管高声说:"有人提前剪断了接口!公安同志,这上面应该能找到指纹。"
藏在人群中的公安员亮出手铐时,周工正在检查发动机。老人摸着犹有余温的气缸盖,突然老泪纵横:"这就是我们找了十年的球墨铸铁...值了..."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陈晋站在领奖台上接过红旗。系统光幕在奖状背后闪烁:【科技树激活:内燃机技术→动力总成】。他望向台下,父亲的白衬衫口袋里露出半截X光片袋。
三十里外,县机械厂的会议室烟雾缭绕。孙德才盯着《省日报》头版照片,陈晋身后的黑板上隐约可见"涡轮增压"字样。他碾灭烟头,抓起电话:"给我接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