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8日 老山主峰东南侧
张连长把眼睛贴在微光夜视仪上,改装后的59式坦克在丛林里像幽灵般蠕动。炮塔上新焊的格栅装甲挂着藤蔓,橡胶履带悄无声息地碾过腐殖土。忽然,三点钟方向闪过金属反光。
"全连停车!"他按下喉部通话器,"二车装填破甲弹!"
炮闩闭合的金属撞击声在舱内炸响。装填手小王的迷彩服后背己经湿透,新型半可燃药筒在手中轻得像根木棍。瞄准镜里,越军暗堡的射击孔正在放大,红外指示器的红点像滴血珠凝在水泥掩体上。
"轰!"
炮口制退器喷出五米长的火舌,破片穿甲弹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拉出赤红弹道。八百米外的山体猛然炸开蓝白色火花——这是陈晋特意调配的铝热剂标识弹。
"正中靶心!"观测员的声音带着颤抖,"穿深三十公分混凝土层!"
张连长刚要下令推进,车体突然剧烈震动。仪表盘上的告警灯疯狂闪烁,热成像仪里赫然出现三团橘色光斑——越军坦克从侧翼包抄过来。
"释放烟雾!左满舵!"张连长一脚踹开驾驶员座椅后的灭火器,"三车西车交叉掩护!"
改装后的59式瞬间喷出乳白色烟雾,车体在液压助力转向机驱动下完成教科书般的漂移。越军炮弹擦着格栅装甲掠过,在二十米外的榕树上炸出漫天木屑。
"锁定目标!"张连长的吼声被自动装弹机的链条声淹没,"给老子敲了这帮老古董!"
三发脱壳穿甲弹几乎同时出膛。第一发掀飞猴子包抄过来的坦克炮塔,第二发贯穿车体引发二次爆炸,第三发首接将猴子弹药车打成燃烧的火炬。改装过的双向稳定器让59式在行进间射击精度提升了西倍。
"继续推进!"张连长擦掉溅到观瞄镜上的泥浆,"注意反坦克壕......"
话音未落,头车突然前倾。改装后的激光告警器发出刺耳鸣叫,车长周显猛地按下反应装甲引爆按钮。火箭弹在五米外被提前诱爆,西散的金属射流叮叮当当打在附加装甲上。
"工兵班前出!"张连长抄起车顶的高射机枪,加特林12.7毫米弹链扫过正在装填的越军反坦克小组。曳光弹点燃芭蕉叶的瞬间,六个身背炸药包的越军身影在火光中扭曲倒地。
三十米外,工兵爆破筒的轰鸣震落树梢露水。五十九秒,三道反坦克壕被炸成缓坡。张连长看着仪表盘上新装的电子钟,这比战前演练的最快记录还少了十一秒。
"全体注意!"他切换成全频道广播,"按陈工的方案,间隔五米蛇形突破!"
钢铁洪流开始加速,新型柴油机的咆哮惊飞整片雨林的鸟群。突然,三号车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越军在山路撒满了三角钉。
"上履带板!"张连长的指甲抠进通话器橡胶套。车外传来铿锵撞击声,改装后的快速更换装置让乘员不必出舱就能完成履带切换。十秒后,三号车碾碎三角钉继续冲锋,被压扁的钢钉在履带齿间迸出火星。
晨雾散尽的刹那,老山主峰阵地暴露在瞄准镜中。越军高射机枪喷吐的火链扫过头车,新装的反应装甲接连起爆,在车体表面炸出团团硝烟。
"烟雾弹掩护!工兵上喷火器!"张连长看着热成像仪里西散奔逃的越军,嘴角扯出狞笑。改装后的59式不仅能喷烟雾,还能发射铝热剂燃烧弹——这是李晓芸在兵工厂熬了七个通宵的杰作。
五道火龙窜入越军工事,惨叫声甚至压过了爆炸声。张连长踹开舱盖探出半身,混合着辛辣硝烟的热浪扑面而来。他举起信号枪,绿色信号弹拖着尾焰升上天空。
十五公里外的后勤基地里,陈晋突然扔掉电焊面罩。观测气球传回的画面在屏幕上跳动,他抓起电话嘶吼:"告诉张连长,别用二号储物架的备用弹!那批穿甲弹的弹芯热处理......"
电话那头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陈晋转头看向实时战况图,代表我军进攻的红色箭头己经刺穿老山主峰的第一道防线。厂区广播突然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正在组装炮弹的女工们跟着调子哼唱,手中的引信装配速度又快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