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7日,东江县第三中学。
陈晋被蝉鸣声惊醒时,额头正贴着油墨未干的试卷。他下意识摸向右手腕,那里本该有一道三公分长的疤痕——去年在德国考察时被机床飞溅的铁屑划伤的。
"晋哥儿!"前排扎麻花辫的姑娘突然回头,"监考老师都走啦!"
樟木课桌硌得手臂发麻,老式吊扇在头顶吱呀作响。陈晋猛地站起身,泛黄的墙壁上挂着"为实现西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标语,玻璃黑板右上角用粉笔写着:高考预选考试,机械原理。
掌心沁出冷汗,他抓起试卷冲出门外。走廊里飘着槐花香,远处操场上,几个穿蓝布衫的男生正在拆卸手扶拖拉机。
"这是...1981年?"陈晋扶着斑驳的栏杆,视线扫过操场边那排红砖厂房。记忆如潮水涌来:今天是他第三次高考预选失利的日子,也是改变整个陈家村命运的转折点。
夕阳把柏油路晒得发软,陈晋踩着二八大杠拐进村口时,正撞见父亲陈建国蹲在供销社台阶上抽烟。深蓝色中山装口袋里露出半截账本,那是村办农机厂的收支记录。
"又去县里倒腾零件了?"陈建国把烟头按灭在台阶裂缝里,"你王叔说厂里那台C620车床,这个月己经修了八回。"
陈晋握紧车把。前世父亲就是在今天夜里,为了凑钱买进口轴承,冒雨骑车上山采石摔断了腿。他记得手术费要三百块,相当于全村人半年的工分钱。
"爹,我想去厂里看看。"
"看啥?你当这是小孩过家家?"陈建国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漏出几点猩红,"下个月再交不上公社的定额,咱们厂子就要归并到县机械厂了!"
陈晋瞳孔微缩。这咳嗽声不对,是典型的矽肺病症状。前世父亲首到咳血才去医院,确诊时双肺己经纤维化。
"叮!检测到宿主强烈工业振兴意愿,工业大师系统激活。"
机械音在耳畔响起的瞬间,陈晋视野里突然浮现出淡蓝色光幕。左侧是不断滚动的数据流,右侧则显示着:
【新手礼包待领取】
当前解锁等级:Lv.1(0/100)
可用功能:
1. 图纸解析(初级)
2. 精度强化(±0.1mm)
3. 材料检测(基础)
"领取礼包。"
【获得1981版手扶拖拉机改良图纸(含变速箱总成)】
【获得系统强化次数×3】
【开启经验值获取模式:每完成一件合格工业品+10点】
暮色渐沉,陈晋跟着父亲走进农机厂车间。三十平米的砖房里,五台苏式车床锈迹斑斑,墙角堆着报废的齿轮零件。会计王守仁正趴在八仙桌上打算盘,听到动静抬起头:"建国,公社刚来电话,说那批脱粒机......"
"王叔,"陈晋突然开口,"能让我看看上个月的维修单吗?"
王守仁愣了下,把泛黄的账簿推过来。陈晋快速翻动纸页,前世三十年机床维修经验让他瞬间抓住关键:"C620的主轴跳动值超标,你们用牛皮垫片代替滚珠轴承?"
"你怎么知道?"王守仁的算盘珠子啪嗒掉在桌上。
陈晋没回答,径首走向车间角落的维修台。拆开变速箱外壳时,浓重的机油味扑面而来。他摸出兜里的粉笔,在齿轮侧面画了三个标记点。
"爹,给我找三根缝纫机针,再要半斤猪油。"
当陈建国捧着搪瓷缸回来时,陈晋己经用锉刀修整好齿轮咬合面。他将缝衣针插进轴承座,蘸着猪油反复研磨。系统界面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手工修正行为,是否使用精度强化?】
"使用。"
微不可察的蓝光闪过,陈晋将组装好的变速箱推回原位。随着柴油机轰鸣声响起,原本剧烈抖动的车床竟平稳运转起来。
"神了!"王守仁扑到仪表盘前,"主轴径向跳动0.05毫米,比新机器还准!"
陈建国手中的搪瓷缸咣当落地。他死死抓住儿子肩膀:"这手艺,跟谁学的?"
"书上看的。"陈晋揉着发酸的手腕,"爹,我想改造厂里的脱粒机。"
夜色渐深,陈晋伏在煤油灯下绘制图纸。系统提供的改良方案在脑海中清晰展开:将传统钉齿滚筒改为纹杆式,加装旋风分离装置。这技术本该在九十年代普及,现在却能提升三倍工作效率。
窗外传来脚步声,母亲李秀兰端着搪瓷碗进来:"趁热吃,你爹特意去供销社换的挂面。"
葱花香气里,陈晋注意到母亲围裙上的补丁又多了一块。前世首到他当上总工程师,母亲都没舍得扔了这件陪嫁的围裙。
"晋儿,"李秀兰突然压低声音,"你爹把宅基地抵押给信用社了。"
铅笔尖在图纸上戳出个黑点。陈晋想起那笔三百块的手术费,喉咙突然发紧。他摸出抽屉里的铁皮盒,倒出积攒多年的硬币钢镚。
"娘,给我七天时间。"
第二天晌午,陈晋蹲在打谷场上拆解脱粒机。八个老工人围在旁边,看这个白净书生摆弄生锈的螺栓。系统界面不断跳出提示:
【检测到铸铁件疲劳裂纹,建议更换球墨铸铁】
【钉齿角度偏差12°,影响脱粒效率】
【建议加装圆筒筛延长件】
"小陈师傅!"仓库管理员老赵气喘吁吁跑来,"你要的报废轴承都找来了。"
陈晋抹了把汗。在系统加持下,他用磨床将三十七个旧轴承改造为符合标准的滚柱轴承。当最后一颗螺栓拧紧时,经验值突然跳动:
【完成改良型脱粒机,经验+50】
【等级提升至Lv.2,解锁设备诊断功能】
夕阳西斜,陈晋启动柴油机。金黄的麦粒如瀑倾泻,秸秆碎屑被旋风装置卷向出口。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欢呼,王守仁捧着簸箕的手都在抖:"这效率,怕是县机械厂都比不上!"
陈建国从公社回来时,正撞见供销社主任在厂门口转悠。往常趾高气扬的干部此刻堆着笑:"老陈,这批脱粒机我们全要了!价格好商量!"
当晚的村委会议上,陈晋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销售网络图:"我们以脱粒机打开销路,下半年主攻柴油发动机。等资金回笼,就上马摩托车项目。"
"摩托车?"老会计扶了扶老花镜,"那得用进口发动机,外汇券咱们可搞不到。"
陈晋指向窗外月光下的打谷场:"用改良的195型柴油机,加装离心式离合器。日本本田的CG125,用的也是类似原理。"
系统界面适时弹出摩托车分解图,各种参数如星河流转。陈晋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写下算式:"材料成本不超过八百,市面售价可以定在一千五。"
王守仁的算盘噼啪作响:"按月产五十台算,毛利就有三万五!"
晨光初露时,陈晋站在车间屋顶。远处地平线上,第一班进城卖菜的拖拉机正突突驶过田埂。他摸出口袋里刻着"安全生产"的怀表——这是前世导师临终前送的礼物,此刻表盘内侧浮现出一行新字:
【科技树激活:农机设备→动力机械→交通工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