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太子对比,二凤嚎啕大哭

第23章 太子罪己收匠心,君集献刀藏祸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双太子对比,二凤嚎啕大哭
作者:
不会开枪不是好厨子
本章字数:
5022
更新时间:
2025-06-25

东宫书房内,烛火燃烧了一夜。

当李承乾再次走出房门时,他手中的,不再是象征权力的太子印玺,而是一卷写满了愧疚与决心的“罪己状”。

他要去道歉。

这个决定,让太子洗马于志宁等人大惊失色,纷纷跪地劝阻。

“殿下,万万不可!您是国之储君,千金之躯,岂能向一群卑贱的工匠低头认错?此事若传扬出去,您的威严何在,皇家的体面何在啊!”

李承乾看着这些真心为他着想的属官,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威严,不是靠身份来维系的。”

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若孤连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都没有,又谈何去探求那格物致知的真理?若孤不能赢得匠心,又如何能造出利国利民的神器?”

“真正的威严,是让他们从心底里,敬你,服你,愿意为你效死命。”

这是他从【圣宗镜】中学到的,最朴素,也最深刻的道理。

工部大营,那片因试验失败而死气沉沉的工坊前。

数百名工匠被召集于此,他们个个垂头丧气,麻木地等待着太子殿下新一轮的责罚。

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是权贵们发泄怒火的出气筒罢了。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一个身着简朴常服,脸上写满疲惫与歉疚的太子。

李承乾没有坐上早己备好的华盖大椅,而是走到了所有工匠的面前,亲自展开手中的罪己状,用洪亮的声音当众宣读:

“孤奉父皇之命,总领农具改良一事。然,孤自幼生长于深宫,不识稼穑之艰难,不通格物之至理,妄凭镜中虚影,强下指令,致使诸位日夜辛劳,却劳而无功,国帑虚耗,神器蒙羞。此,皆孤一人之过也!”

“孤今日在此,向诸位赔罪!”

说着,他对着眼前这群目瞪口呆,满身油污的工匠们,深深地弯下了自己作为大唐储君那高贵无比的腰。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的工匠都像是被天雷劈中一般,僵在了原地。

太子殿下在向他们这些“贱籍”的匠人,道歉?!

这……这简首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殿下,万万不可!”为首的将作大匠公输良第一个反应过来,老泪纵横地跪倒在地。

“殿下折煞我等了!我等有罪!我等无能!”

“都起来!”李承乾上前,亲自将这位老人扶起,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孤说了,罪不在尔等。”

“为弥补孤之过失,所有参与前期试制之人,皆由我东宫私库补发三月俸禄!”

“轰!”

人群彻底炸开了!

他们非但没有受罚,反而得到了赏赐!

那份被“戾太子”鞭笞带来的恐惧与怨恨,在这一刻被太子这份真诚的愧疚与丰厚的赏赐,彻底冲刷得一干二净!

“殿下仁德!”

“我等……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吼出声。

随即,山呼海啸般的效忠声响彻了整个工坊!

所有工匠,无论老少,皆双膝跪对着李承乾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

这一刻,他们效忠得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身份。

而是这个,愿意承认自己错误,愿意尊重他们劳动,真正将他们当“人”看的李承乾!

人心在这一刻彻底逆转。

然而,就在李承乾初步赢得匠心,准备按照“圣宗”的方法论,大展拳脚之时。

一双阴冷的眼睛,正在暗处,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陈国公,侯君集。

他的心中没有半分欣慰,只有愈发强烈的焦躁与恐惧。

昊天镜出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完了。

他与太子承乾密谋造反的未来,被赤裸裸地曝晒于天下。

他能感觉到,从那一天起,皇帝李世民那看似平静的目光下,隐藏着何等冰冷的杀机。

他就像一条被猎人盯上的毒蛇,每一天都活在等待屠刀落下的煎熬之中。

他不能等!

不能坐以待毙!

原本,他以为太子是个扶不起的废物,可以轻易地将其玩弄于股掌,作为自己对抗君父殊死一搏的棋子。

可现在,这个废物竟然在昊天镜的“教导”下,开始学会了收拢人心!

再这样下去,一旦他真的做出了成绩,重新赢得了陛下的欢心,那自己这个“谋逆同党”的下场只会更加凄惨!

不行,必须加快速度!

必须用一剂猛药,将太子彻底拉到自己这条船上,让他再无回头之路!

当夜,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入了东宫。

侯君集深夜到访。

一见到李承乾,他便立刻大加赞赏:“殿下今日之举,真乃仁德之君所为!能屈能伸,臣佩服之至!”

在一番吹捧之后,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色。

“只是,殿下,”他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格物院虽好,终究是‘文事’,是‘小道’。您乃国之储君,立身之本,终究还在于‘武功’与‘权柄’啊!”

他凑上前,神情恳切,仿佛是在为李承乾殚精竭虑。

“您看那魏王,府上宾客如云,朝中党羽遍布。您虽有陛下今日力挺,可帝心难测,谁能保证明日如何?若无一支真正属于您自己,忠心不二的铁腕力量,您这东宫之位,坐得能安稳吗?”

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李承乾内心深处那对李泰的忌惮,和对自身安全感的极度渴望。

看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侯君集知道火候到了。

他从宽大的袖袍中,缓缓取出了一卷写满了名字的丝帛名册,如同毒蛇吐出了致命的信子双手奉上。

“殿下!”

声音充满了蛊惑的力量。

“此乃臣的故旧袍泽,皆是在沙场上与臣同生共死,却因种种原因对朝廷略有怨言的百战骁勇!”

“他们不识朝堂险恶,只认军功,只认恩义!若殿下肯放下身段,折节下交,以恩义相结,不出三月,臣便有把握,为您在暗中编练一支千人规模,战力绝不在‘百骑司’之下的‘东宫铁卫’!”

他死死地盯着李承乾,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做出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殿下!有此强军在手,何惧宵小之辈!进,可威慑政敌,令其不敢妄动!退,可护卫己身,以备不测!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啊!”

静。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李承乾看着眼前那份沉甸甸的名册,那上面每一个名字,都仿佛是一把出鞘的钢刀,散发着冰冷的血腥气。

他知道这是侯君集献上来的“投名状”。

也是一条通往【戾太子】宿命的不归路。

李承乾想起了昊天镜中,自己兵败被擒,如丧家之犬般求饶的画面。

又想起了侯君集这张“忠心耿耿”,实则包藏祸心的脸。

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李承乾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

在侯君集那充满了期盼与压迫的目光中,李承乾只是拿起那份名册,用一种听不出喜怒的语气缓缓道:

“此事体大,牵连甚广。侯公之忠心,孤心懂了。”

“……容孤,思量一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