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明世宗

第六章 不 舍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明世宗
作者:
柘颜
本章字数:
5924
更新时间:
2025-05-31

三日后

应天

乾清宫

“好你个朱重八啊!咱的大孙儿好好的没丢,你却把咱的二孙儿给弄丢啦!这事儿你居然不跟咱说一声,那也就罢了,可你连常丫头都瞒着?那可是从常丫头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啊!”只听得一声怒喝,平日里端庄稳重的马皇后此刻竟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见她满脸怒容,一双美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朱元璋,手中更是抄起了朱元璋平日里最爱的痒痒挠——不求人,气势汹汹地就朝老朱打了过去。

朱元璋左躲右闪,嘴里还不忘辩解:“ 妹子,这事儿不怪咱,那是咱的大孙开口讲话了。那张三丰,也不是什么坏人,之前咱就想把他请来,结果没请动。”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再打他,于是他赶紧继续说道:“这可真是太巧了啊!他竟然成了咱翊儿的师父,那这样一来,咱再去请他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吗?”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似乎对这个发现非常满意。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你就知道你那破事儿,咱二孙丢了你就不心疼?”朱元璋赶紧赔笑道:“妹子,咱心疼着呢。但张三丰那可是绝世高人,翊儿能拜他为师,那是天大的机缘。咱二孙啊,肯定吉人自有天相。”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啊!常丫头竟然因为这件事在东宫茶饭不思好几天了,真让人忧心啊!我本想着等事情有了眉目再去跟她解释,免得她徒增烦恼。可如今看来,还是得赶紧去跟她说明白才行,不然她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呢?”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陛下,皇后娘娘,宫外有个小道童求见,说有二皇孙的消息。”朱元璋和马皇后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两人急忙让人把小道童请进宫来,不多时那个小道童便走了进来站在下首。

小道童向朱元璋夫妻二人行了个礼,说道:“陛下,皇后娘娘,我太师父张三丰让我带话,二皇孙在他那儿一切安好,让您二位勿忧。还说等二殿下学有所成,自会送他回宫。”朱元璋和马皇后相视一眼,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朱元璋哈哈一笑,“好,那就有劳张真人了。”随后,他赏赐了小道童,让他回去转告张三丰。等小道童走后,朱元璋揽着马皇后的肩膀道:“行了,这下放心了吧。咱二孙没丢!啊!”

此时东宫

春和殿

“常姐姐,你就别再生气啦!翊儿他肯定会回来的呀,你就放心吧!而且那张三丰张真人也绝对不是什么坏人呢!”朱标满脸关切地看着常氏,一只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头,柔声劝慰道。

“你懂什么啊!”常氏的声音带着哭腔,颤抖着说道,“那翊儿可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我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把他生下来。他就是我的命根子啊!”

常氏越说越激动,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滑落。她的身体也因为抽泣而微微颤抖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你们老朱家倒是好啊!”常氏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充满了愤怒和绝望,“说送走就送走了,你们怎么能这么狠心呢?他才一岁多啊,还是个孩子啊,他还需要娘亲的照顾,你们怎么能把他从我身边夺走呢?”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太子妃娘娘,陛下和皇后娘娘来了。”常氏一听,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朱元璋和马皇后走进来,马皇后拉着常氏的手,轻声说道:“丫头,别伤心了,张三丰是世外高人,翊儿跟着他能学到不少本事。刚刚那张三丰身旁随侍的小道童带了句话,说翊儿在他那儿一切安好,等学有所成便送回宫来。”常氏哽咽着说:“ 母后,可我实在舍不得翊儿。”

朱元璋笑着说:“常丫头,咱也心疼翊儿。但这是为了他好,等他学成归来,定能成为咱大明的肱股之臣。”常氏还是有些闷闷不乐,朱标在一旁也劝道:“常姐姐,父皇母后说得对,翊儿有此机缘,日后必成大器。”

常氏坐在椅子上,微微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周围人的劝说。她的眉头微皱,嘴唇紧抿,显然内心仍有些许不安。然而,随着众人劝慰的话语,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终于,常氏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轻轻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便盼着翊儿能早日学有所成,平安归来。”她的声音虽然还有些低沉,但己不像之前那般激动。

“这就对了嘛!常姐姐,那张真人说了会让翊儿常回来看看的,所以你就放心吧,莫要再忧心了。”朱标嘴角微扬,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轻声对常氏说道。他的声音轻柔而舒缓,仿佛一阵和煦的春风,拂过常氏的耳畔,带来一丝平静

申时初

滁州城外

太阳己经开始西斜,将余晖洒在滁州城外的茶摊上。茶摊周围的树木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为这温馨的场景伴奏。

在茶摊角落里的一侧,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道长。他身着一袭青色道袍,身姿挺拔,仙风道骨,宛如仙人下凡。他的怀中抱着一个婴孩,婴孩正安静地熟睡着,的小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可爱。

那道长端坐在茶桌前,悠然自得地品味着手中的香茗。茶香袅袅,如轻烟般缓缓升腾,萦绕在他的鼻尖,让他感到心旷神怡。他的动作优雅而从容,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他轻轻地吹去茶水上的热气,然后抿上一小口,细细品味着那醇厚的茶香和淡淡的甘甜。

道长的目光偶尔会落在怀中的婴孩身上,那婴孩正安静地睡着,的小脸如同玉雕般精致,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触摸一下。道长的眼中流露出慈爱和温柔。

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品着香茗,看着婴孩,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婴孩,以及那郊外茶摊上的袅袅茶香。

远处划过一阵马啼叫,那道长闻声看去,见一小道童模样的小少年驾着马向这奔来。

小道童到了茶摊前翻身下马,匆匆跑到道长跟前,单膝跪地,“太师父,徒孙己将话带到应天,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放心了,太子妃娘娘也不再伤心。”张三丰点了点头,摸了摸小道童的头,“辛苦你了,起来吧。”闻言小道童站了起来行了一礼,便侍立在一旁,张三丰又看向刚刚小道童骑来的马道:“ 此马从何而来?”

“ 禀太师父,马乃是陛下所赠,陛下害怕我赶不上您的步伐,好让我及时回到太师父您身边侍奉。”小道童又是行了一礼道。

张三丰轻轻点头,目光落在马身上,赞赏道:“陛下有心了。此马神骏,倒是个好脚力。”说罢,他又低头看向怀中熟睡的婴孩,伸手轻轻抚了抚孩子的脸,道:“翊儿,日后你便在这山水间好好修行。”

这时,远处又有一群人策马而来。待靠近,为首之人翻身下马,竟是朱元璋微服前来。朱元璋笑着走向张三丰,“张真人,咱实在放心不下翊儿,就寻思亲自过来看看,好在你们还没走远。”

张三丰起身行礼,“陛下放心,二皇孙在贫道这儿定会平安康健。”朱元璋看着翊儿,眼中满是慈爱,“这孩子,生得可爱。”翊儿似乎认出了朱元璋,咯咯笑了起来,伸手要抱。朱元璋忙接过,逗弄着翊儿。

众人围坐茶摊,一边喝茶一边交谈。朱元璋向张三丰请教培养翊儿之道,张三丰一一作答。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朱元璋起身告辞,“张真人,翊儿就托付给你了,望你悉心教导。”张三丰点头,“陛下放心,贫道定不负所托。”朱元璋将翊儿交还给张三丰,带着人马离去。张三丰抱着翊儿,望着朱元璋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此时天色渐暗,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消散殆尽。张三丰站起身来,将婴孩小心地抱好,对小道童道:“我们也该启程了。”于是,张三丰怀抱着孩子带着小道童,牵着马,朝着远方走去。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他们身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张三丰怀抱着孩子,带着小道童,牵着马,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黑暗的尽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