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文渊阁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短短数日,便如同眨眼之间一般转瞬即逝。
在这东宫的文渊阁内,一片静谧祥和,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了下来。
太子朱标身着一袭朴素的常服,身姿挺拔地端坐在书案之后。
他的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他和手中的书籍。
文渊阁内,西周静谧无声,没有丝毫的嘈杂和喧嚣。
只有偶尔传来的书页翻动声,那轻微的 ‘ 沙沙 ’ 声,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时间在缓缓流淌的声音。
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洒在书案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朱标的身影被这温暖的阳光映照得格外清晰,他的面庞在光影的交织下,显得越发英俊而沉稳。
他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籍,时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书中的某个难题;
时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显然是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
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朱标尽情遨游,忘却了一切外界的纷扰和烦恼。
他的心境如同这文渊阁一般,宁静而深远。
片刻后,仿佛突然想起了某件重要的事情一般,朱标缓缓地放下了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
然后转头看向站在一旁伺候的太监,若有所思的吩咐道:“尽忠,你去将那兄弟俩给孤宣过来!”
听到朱标的命令,名为尽忠的太监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连忙躬身应道:“是,殿下!”紧接着,尽忠便快步转身离去,前去传唤朱标口中的那兄弟俩。
没过多久,尽忠便领着两个孩子步履匆匆地赶到了。
这两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宛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他们正是朱标的双胞胎儿子——朱雄英和朱雄翊。
一见到朱标,朱雄英和朱雄翊便赶忙跪地行礼,齐声说道:“英儿 / 翊儿拜见父王。”
朱标面不改色,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但是他的目光却如同火炬一般,犀利而明亮。
他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然后缓缓开口问道:“你们最近都看了些什么书啊?给孤背来听听。”
“ 孩儿们最近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部经典。”朱雄英和朱雄翊兄弟俩恭敬行礼道。
“ 嗯!背来听听。”朱标微笑着看着他的两个儿子,眼中透露出对他们学习成果的期待。
朱雄英和朱雄翊对视一眼,似乎在彼此鼓励。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站起身来。
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如同一泓清泉在山间流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他顺畅地背诵着《百家姓》中的一段,每个字都念得准确无误,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朱雄翊也毫不示弱,他紧跟着朱雄英的节奏,同样流畅地背诵起了《千字文》。
他的声音虽然稍显稚嫩,但却充满了自信和朝气:“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朱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轻轻点头,对他们的表现十分认可。
然而,当两个孩子背完一段后,朱标突然开口,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 这读书不仅要会背,更要明白其中道理。《百家姓》虽记姓氏,却蕴含着家族传承、社会脉络;
《千字文》包罗万象,是前人智慧结晶。你们可曾思考过这些文字背后的意义?”
朱雄英和朱雄翊低头沉思片刻,朱雄英率先说道:“父王,孩儿明白了,姓氏代表着家族的延续,我们要敬宗守族,传承家族的荣耀。”
朱雄翊也接着说:“《千字文》里讲了天地万物、历史人文,我们应从中学习知识,将来做个有作为的人。”
朱标欣慰地笑了,说道:“你们能有此感悟甚好。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切不可死记硬背。日后要多读多思多想,方能有所长进。”
两个孩子连忙点头称是,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用心读书。
“ 来,继续背。”朱标继续听着两个儿子的背诵,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在尽忠耳边低语几句。
尽忠脸色微变,赶忙走到朱标身旁,轻声道:“殿下,陛下派人来传,让您即刻谨身殿见驾 。”
朱标眉头一皱,随即起身,对两个儿子说道:“你们继续在这文渊阁好好读书,莫要懈怠。”说罢,便跟着那传旨的人匆匆离去。
朱雄英和朱雄翊对视一眼后,两人心有灵犀般地同时拿起书本,继续埋头研读起来。
然而,没过多久,朱雄翊的眸光突然一转,看向了身旁的朱雄英。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好奇的笑容,轻声问道:“大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启蒙的呀?”
朱雄英闻言,先是微微一怔,似乎没有想到朱雄翊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他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嘛,是半年前才开始启蒙的呢。”
说完,朱雄英抬起头,目光正好与朱雄翊相对。
他看着弟弟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不禁也好奇起来,于是笑着反问道:“那你呢,弟弟?你又是何时启蒙的呢?”
“我两岁就开始认字啦!”朱雄翊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其中还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之情,仿佛这是一件令他无比自豪的事情。
他微微仰起头,目光闪烁着自信,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然后,他轻轻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接着说道:“师父说,只有先认识字,才能学习武当那些深奥的功法呢。”
说到这里,朱雄翊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羞涩的红晕,他的声音也略微低沉了一些。
好像对自己这么早就开始认字这件事感到有些难为情。
站在一旁的朱雄英不禁惊叹道:“ 哇哦!弟弟,还是你厉害啊!我都觉得那三百千好难呢!”这句话里既包含了对朱雄翊的钦佩。
( ‘ 三百千 ’ 的意思是《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 》的意思。)
也透露出说话者自己在认字方面的困难和挫败感。
“嘿,大哥,别这么垂头丧气的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呀!
你要是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就好啦!只要是我晓得的,肯定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哦!”朱雄翊满脸笑容地说着。
还轻轻地拍了拍朱雄英的肩头,仿佛是想要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
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安慰传递给他。这一拍,虽然轻柔,却蕴含着弟弟对哥哥的关怀与鼓励。
朱雄英看向朱雄翊,目光与对方交汇,“弟弟,那这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是什么意思呢?”朱雄翊指着书上的这段句子好奇的向朱雄翊问道。
“ ‘ 天地玄黄 ’ 描述了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这是古人对天地最初的认识。
‘ 宇宙洪荒 ’ 中,‘ 宇 ’指的是空间,‘ 宙 ’ 指的是时间,‘ 洪荒 ’ 表示宇宙形成初期那种混沌、蒙昧的状态。
“ ‘ 日月盈昃 ’ 说的是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圆有缺;‘ 辰宿列张 ’ 就是讲天上的星辰各自排列在自己的位置上。”朱雄翊耐心地解释着,眼里闪烁着知识的光芒。
朱雄英听得入神,一边点头一边说:“原来如此,弟弟你懂得真多。”
而朱雄翊在一旁,看着哥哥听着摇头晃脑的这般模样,心里满是敬佩。
他知道哥哥的不容易,也明白自己没有哥哥那样的重担。
他觉得自己只要能好好陪伴哥哥,在哥哥需要的时候支持他就好。
他羡慕哥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自己则更享受当下简单的生活。
他会在闲暇时逗哥哥开心,希望能让哥哥暂时忘却那些烦恼。
他想着,以后一定要做哥哥最坚实的后盾,和哥哥一起面对未来的风雨,守护好他们共同的家与这大明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