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文 不 是 纯 写 历 史 ,人 设 和 年 龄 或 者 一 些 特 殊 事 情 ,或 有 改 动,勿 喷 )
待众臣退下后,朱雄英小心翼翼地拽着朱雄翊,像两只小老鼠一样,蹑手蹑脚地准备再偷偷溜回端敬殿。
他们俩心里都有点小紧张,生怕被人发现。
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朱雄英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他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只听见“叮咣”一声脆响,身后的花瓶竟然被他碰倒了,瞬间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花瓶的碎片如雨点般西处飞溅,仿佛一场小型的爆炸一般,瞬间将原本整洁的地面变成了一片狼藉不堪的废墟。
那些碎片散落在各处,有的则散落在周围,形成了一片凌乱的景象。
朱雄英和朱雄翊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目瞪口呆,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两人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满地的碎片,一时之间竟然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伴随着朱元璋威严的声音:“偏殿里是谁?”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旷的偏殿里回荡,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随着声音的靠近,朱元璋的身影也出现在门口。
他面色凝重,脚步匆匆,显然是被这满地的碎片所震惊。
当他推开门,看到眼前这一地狼藉,以及朱雄英和朱雄翊这对兄弟俩傻傻站在原地的模样时,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的目光在两个孩子身上来回扫视。
仿佛要把他们看穿。朱雄英吓得双腿发软,差点就要哭出来,而朱雄翊也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说,这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的声音冷得像冰碴。朱雄英颤抖着双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皇爷爷,是孙儿自己带着弟弟来偷听你们论政的,走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花瓶,您要罚就罚孙儿吧。”朱雄翊见状,也赶紧跟着跪下,“皇爷爷,是我们贪玩,和大哥无关,要罚就罚我。”
朱元璋看着这两个孙子,原本只是假装愤怒的神情渐渐缓和下来,他走上前,轻轻扶起两人,叹了口气道:“你们啊,调皮归调皮,但也要注意分寸。这花瓶虽珍贵,但你们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
朱雄英和朱雄翊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齐声说道:“皇爷爷,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不再这么莽撞。”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起来吧,下次可别再闯祸了。”
就在这时,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不过,你们既然偷听了议政,那可知道我们今日所谈何事?”
朱雄英和朱雄翊心里一紧,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来偷听,哪能全听懂。朱雄英硬着头皮道:“皇爷爷,孙儿只大概听到是关于边疆战事。”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那你们说说,若你们是将领,该如何应对?”朱雄翊眼珠一转,说道:“皇爷爷,我们可先派小股部队试探敌军虚实,再根据情况调遣大军。”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看向朱雄英。朱雄英思索片刻道:“还要安抚好边疆百姓,让他们为我军提供情报。”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你们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识。咱今日就不罚你们了,以后若真想了解这些,就光明正大地来问咱。”
朱雄英和朱雄翊兴奋不己,齐声应道:“谢皇爷爷,我们一定好好学!”
随后,朱元璋带着他们离开了偏殿,而这两个孩子的心中,也种下了一颗关注家国大事的种子。
回到端敬殿后,朱雄英和朱雄翊仍沉浸在刚刚的兴奋中。
朱雄英拉着朱雄翊说道:“今日皇爷爷这般夸赞我们,往后咱们更要好好研习兵法谋略。”
朱雄翊用力点头:“没错,以后咱定要成为能为皇爷爷分忧的将领。”
碧杨殿
殿内装饰典雅,金碧辉煌。吕氏身着华服,端坐在窗边的桌子旁,优雅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桃华,”吕氏放下茶杯,缓声问道,“端敬殿和春和殿那边,你可有打听到什么消息?”
桃华恭敬地站在一旁,闻言连忙躬身回答道:“回娘娘,奴婢听在春和殿当值的老乡说,前两天摆家宴的时候,似乎有两个皇长孙出现了。”
吕氏闻言,眉头微皱,面露不忿之色,斥道:“胡说!皇长孙向来只有一人,怎会有两个?”
桃华见吕氏发怒,吓得扑通一声跪下,战战兢兢地说:“娘娘息怒,奴婢不敢撒谎。据说其中一个皇长孙和朱雄英长得一模一样,举止神态却有很大不同。当时宴会上大家都震惊不己,皇上还当众认了他呢。”
吕氏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暗忖,这突然冒出个和朱雄英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若皇上宠爱,必定会威胁到她儿子朱允炆的地位。
她眼神中突然闪过一丝阴险狠毒之色,她紧紧地盯着前方,仿佛要透过那扇门看到外面的世界一般。
沉默片刻后,她终于开口说道:“去,再给我仔细打听一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的来历,还有他和皇上、朱雄英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站在一旁的桃华听到吕氏的命令,连忙躬身应是,然后小心翼翼地转身离去,生怕引起吕氏的不满。
吕氏凝视着桃华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的不安如潮水般汹涌,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消减。
她颤巍巍地端起茶杯,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宝,想要品尝一下杯中的香茗,以期平复自己如波澜般躁动的心情。
然而,当她将茶杯轻触唇边时,却惊觉自己根本没有品茶的心境。
吕氏的手指犹如被施了魔法一般,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
她的脑海中如电影般不断回闪着那个突然出现的人的身影,以及他与皇上和朱雄英之间那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关系。
“不对,不对……”吕氏喃喃自语,声音仿佛风中的残烛,飘忽不定。
“怎么会凭空出现一个和雄英如此相像之人,这里面必定有蹊跷。”
吕氏越想越觉得此事不简单,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若此人真对允炆有威胁,绝不能留。”
“那个人定然不简单,他怎会如鬼魅般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还和皇上、朱雄英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吕氏越想越是觉得事情诡异至极,她的眉头犹如麻花般紧紧拧在一起。
突然,她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猛地一拍桌子,自言自语的声音仿佛惊雷乍起:“我知道了!那个人必定是朱雄英的替身!”
这个念头一旦在吕氏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她便越发坚信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对,一定是这样!”吕氏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好个常氏,竟然如此小心翼翼地防备我,生怕我伤害她的宝贝儿子,还弄了个替身来蒙蔽我!”
她的心中如算盘般飞速盘算着,如何巧妙地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数,以确保自己儿子朱允炆未来的皇位之路能够一帆风顺、畅通无阻。
吕氏心中有了计较,便开始暗中谋划。
吕氏决定表面装作不知,暗中派人时刻监视朱雄英和朱雄翊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朱雄英和朱雄翊还沉浸在被朱元璋夸赞的喜悦中,认真研习兵法。他们丝毫不知,一场阴谋正悄然向他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