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明世宗

第十六章 参 政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明世宗
作者:
柘颜
本章字数:
5148
更新时间:
2025-06-15

辰时初

东宫端敬殿

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东宫的端敬殿内。

朱雄英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他的呼吸平稳而深沉,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外界的打扰。

就在这时,朱雄翊完成了早课,轻轻地推开了端敬殿的门。

他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房间,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还在熟睡的朱雄英。

朱雄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仿佛生怕惊醒了床上的人。

站定后,他稍稍弯下腰,将头凑近朱雄英的耳畔,轻声喊道:“大哥?”

这一声呼喊,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耳畔,却又带着一丝亲昵与关切。

朱雄翊的声音并不大,似乎是怕打破这清晨的宁静,更怕惊扰了朱雄英的美梦。

然而,床上的朱雄英却毫无反应,他的呼吸平稳而深沉,显然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

朱雄翊见状,不禁有些无奈,他轻轻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轻声说道:“怎么还没起啊!”

朱雄翊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兄弟之间的亲昵与关怀。

朱雄翊思索片刻,突然灵机一动。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了窗户。

刹那间,明亮的阳光如潮水般涌入房间,洒在朱雄英的脸上。

朱雄英皱了皱眉头,缓缓睁开了眼睛,他迷迷糊糊地看着眼前的朱雄翊,嘟囔道:“阿翊,你这是做什么?”

朱雄翊笑嘻嘻地说:“大哥,都辰时初了,你还睡呢,皇爷爷要是知道你还没起,怕是要念叨了。”

朱雄英揉了揉眼睛,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知道啦,你这小子,就会催我。”

说着,他下了床,唤来侍从为自己更衣洗漱。

朱雄翊在一旁看着,打趣道:“大哥,你可得快点,等会儿咱们一起去给皇爷爷请安,要是去晚了,说不定皇爷爷赏咱们一顿训呢。”

朱雄英被他逗笑了,加快了动作,不一会儿便收拾妥当,和朱雄翊一同走出了端敬殿,朝着朱元璋的谨身殿而去。

谨身殿

殿内一片庄严肃穆。殿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书案,案上堆满了如山的奏折。

朱元璋身着红色衮龙袍,端坐在书案前,他的身姿挺拔,神情凝重,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这些奏折。

在朱元璋的下方,略微小一些的书案前,坐着朱标。

朱标身着太子朝服,他的面容英俊,气质儒雅,正安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奏折,不时在上面做些批注。

朱雄英和朱雄翊迈着恭敬的步伐走进谨身殿,齐齐跪地,“皇爷爷,父亲,孙儿们给您请安。”

朱元璋放下手中朱笔,抬眼看向他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温和笑意。

“起来吧,今日倒是来得早。”朱标也微笑着点头示意。

朱雄英和朱雄翊起身说道:“皇爷爷,孙儿们日后定每日早早来陪您。”

朱元璋哈哈笑道:“好,你们有这番心意就好。”

这时,一名宦官匆匆入殿,在朱元璋耳边低语几句。

朱元璋脸色微变,站起身来沉声道:“召集众臣华盖殿议事。”

朱标立刻站起身,“儿臣这就去安排。”

走到门口的朱标,脚步突然停了下来,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了朱雄英和朱雄翊两兄弟身上。

朱标面带微笑,语气和蔼地对他们说:“你们兄弟俩先回去读书吧,孤等会儿会去考考你们。”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透露出一种父爱如山的关怀和对儿子们学业的重视。

朱雄英和朱雄翊对视一眼后,两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是,父王!”他们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能穿透屋顶,在整个宫殿中回荡。

这声音中透露出对朱标的吩咐的高度重视和敬意。

待朱标转身离去,消失在门外。

朱雄英和朱雄翊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兴奋。

朱雄英压低声音,对朱雄翊说:“弟弟,我们偷偷地去华盖殿看一下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朱雄翊听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像两只小老鼠一样,蹑手蹑脚地朝着华盖殿的方向走去,生怕被人发现。

华盖殿

殿内气氛凝重,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他那威严的气势如同一座山岳般压在众臣心头。

使得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洪武爷。

此时的朱元璋面沉似水,他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奏折,仿佛那奏折有千斤之重。

突然间,他猛地将奏折往桌子上一丢,发出“砰”的一声巨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回荡,让人不禁心头一紧。

“大伙说说吧,西北的战事究竟如何了!”

朱元璋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大殿内回响,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率先开口。

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

这时,兵部尚书陈煜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西北战事目前陷入胶着。敌军骑兵剽悍,我军虽奋勇作战,但在粮草运输上遭遇困难,影响了战局。”

朱元璋冷哼一声,“粮草之事为何早不解决?”户部尚书李焕文赶忙上前,“陛下,西北路途遥远,运输耗费巨大,且时有匪患侵扰。”

朱元璋皱紧眉头,沉思片刻。

朱标此时面色凝重的走出队列来,他深吸一口气。

然后缓缓地行了一个标准的礼,开口说道:“儿臣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局势。首先,我们可以招募西北地区的当地百姓入伍为兵。这些百姓对当地的地形非常熟悉,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与敌军进行周旋和对抗。”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需要增派护卫来押送粮草。这样一来,可以确保粮草的安全运输,避免被敌军截断。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西北地区实行屯田政策,让士兵们自己耕种土地,生产粮食,从而解决粮草供应的后顾之忧。”

朱元璋微微点头,“此计可行。”朱元璋看向朱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太子所言有理。众卿依计行事,务必尽快扭转西北战局!”众臣领命,一场应对西北战事的部署就此展开。

就在众人准备退下执行安排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名小太监匆忙闯入,单膝跪地,急切道:“陛下,西北加急战报!敌军突袭我军粮草营,粮草大半被毁,我军军心浮动!”

殿内众人脸色瞬间煞白,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朱标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说道:“ 父皇莫急,当下需稳定军心。可速派使者前往西北,宣扬我军后续粮草即将抵达,同时让将领安抚士兵。另外,可从临近州府紧急调配粮草支援。”

朱元璋沉思后点头,“就依太子所言。即刻去办,定要稳住西北局势。”

众臣再次领命,迅速退下安排各项事宜。

朱雄英和朱雄翊两兄弟躲在华盖殿殿侧殿透过门缝,看着这紧张的场景,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日后也要为国家出一份力,守护这大明江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