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曾是行业内的耀眼明星。史国栋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卓越的经营才能,将品牌发展到首营店近500家、加盟店近4500家的庞大规模,每年5000家火锅店流水约480亿的成绩,更是彰显着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然而,当史国栋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再次进军广东市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财务危机却将他和整个企业推向了悬崖边缘。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是货款支付的迟滞问题。总店向加盟店供应的火锅底料、贵州基地的野味食材以及各类制式菜品,在付款环节出现了严重拖延。加盟店因自身经营压力,无法及时支付货款,导致总公司现金回流受阻。据财务总监杨晓英汇报,各店年总回款总计仅约380亿,与480亿的流水形成巨大缺口,应返回总公司的火锅加盟费、底料费、调料费、配送制式菜品款、野味专供款等应收加照店回款和首营店回款约占40%,即实际回款152亿,而应回款192亿,回款差额约40亿,就是这延迟回缴的40亿应回帐款,使得公司出现临时账面亏损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如问题长期不解决,将导致总公司资金链条的断裂,难以正常运行,这场资金链断裂将如同一场凶猛的风暴,瞬间席卷整个企业的运营体系。
而造成加盟店经营困难,进而无力及时支付货款的深层原因,与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近年来,房地产业这一支柱产业的萎缩,对整体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连锁反应。大量相关行业受到冲击,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意愿也随之降低。同时,对外贸易和“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遭受欧美等国家的恶意封杀与打压,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进入相对低潮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餐饮行业首当其冲,“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也难以独善其身,大部分门店的生意开始出现萎缩。顾客数量减少,营业额下滑,加盟店自身生存艰难,更无暇顾及对总公司的货款支付。
川中市,"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总公司会议室,经济运行会议现场,投影幕布上闪烁着各类数据图表,史国栋眉头紧锁,凝视着屏幕。杨晓英抱着文件快步走到会议桌前,将厚厚一摞报表轻轻放下。
史国栋(敲了敲桌面):晓英,咱们先说说这480亿的总盘子。现在形势紧张,各级门店的营收情况必须掰开了、揉碎了看。你先给大家讲讲。
杨晓英推了推眼镜,打开投影仪遥控:“好,各位领导。这是我们根据系统数据整理的分级门店营收报告。目前5000家门店中,786家省级店、1904家市级店、2210家县级店,全年总营业额480亿元。具体来看——投影切换至柱状图,不同颜色标注各级门店。″
杨晓英:"省级店虽然数量最少,但贡献了全年216亿元的营业额,占比达到45% 。单店年均营收2700万元,月均225万元。这类门店主要分布在省会和经济强市的核心商圈,消费能力强,品牌溢价高,同时也承担着区域品牌标杆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受经济环境影响,近三个月省级店平均客流下降12%,客单价从158元降至142元。"
史国栋手指轻点桌面说:"省级店是咱们的门面,这个数据下滑得重视。但2700万的单店均值确实撑起了半壁江山。市级店情况呢?"
杨晓英切换图表:"市级店全年总营业额约180亿元,占比37.5%。单店年均营收约900万元,月均约75万元。这些门店扎根地级市和发达县级市,覆盖中等消费群体,靠稳定的复购率和会员体系维持业绩。不过受房地产低迷影响,部分门店所在的商圈人流量减少,导致有30%的市级店出现季度亏损。"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某区域经理翻看手中资料。
史国栋看向区域经理们:"市级店数量较多,得想办法稳住。晓英,县级店的数据呢?"
杨晓英调出最后一张图表:"县级店全年总营业额84亿元,占比17.5%。单店年均营收381.8万元,月均约31.8万元 。这些门店主要下沉到三西线城市和县城,主打性价比,靠薄利多销吸引周边居民。虽然单店规模小,但胜在运营成本低,目前整体毛利率仅比省级店低3个百分点。不过问题在于,近半数县级店回款周期超过60天,现金流压力较大。"
史国栋拿起报表仔细查看。他接着说:"有意思。县级店规模小但抗风险能力不弱,反倒是中高端的省级、市级店受冲击明显。晓英,按这个数据算,省级店单店业绩是县级店的7倍,差距太大了。″
杨晓英:"是的,这和选址、消费力、运营成本都有关系。但县级店数量多,若能提升单店营收,潜力巨大。比如我们在湖南常德某县级店试点推出“家庭套餐”和“社区团购”,单月营收提升了25%。″
史国栋(点头):"这个案例值得推广。现在资金紧张,必须向数据要答案。省级店要守住高端市场,优化菜品结构;市级店尽快调研商圈,制定引流方案;县级店重点抓回款和模式复制。晓英,会后把各区域的具体数据分发给大家,下周我们再开专题会讨论破局方案。"
会议室灯光亮起,高层们围拢到投影前继续讨论。窗外暮色渐浓,这场关于480亿营收的剖析,或许正是企业寻找突围之路的起点。
史国栋站在危机的旋涡中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曾经宏伟的广东拓展计划被迫搁浅,企业的日常运营也举步维艰。若不能及时解决流动资金问题,进行有效的银行融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总公司将陷入无法继续经营的绝境。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价值、员工的生计、加盟商的信任,都将在这场危机中化为泡影。
面对困境,史国栋必须有针对性的迅速做出决策。首先,在与加盟店的合作上,他需要重新审视货款支付政策。可以考虑制定灵活的还款计划,根据加盟店的实际经营状况,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分期付款方案,帮助加盟店缓解资金压力,同时也保障总公司能够逐步收回货款。此外,加强与加盟店的沟通与扶持,组织专业团队为经营不善的门店提供营销策划、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指导,提升加盟店的盈利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货款支付问题。
在产品与市场方面,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但消费者对特色美食的需求依然存在。史国栋可以带领团队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根据消费者口味变化和消费习惯,推出更具性价比、符合大众消费需求的菜品和套餐。同时,借助互联网营销手段,开展线上促销活动,利用首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门店客流量。对于广东市场的拓展计划,虽然目前暂时受阻,但可以提前进行市场预热,通过线上宣传、与当地商家合作等方式,为未来的进入做好铺垫。
在财务融资方面,史国栋和杨晓英需要积极与银行沟通,详细阐述企业的优势、过往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争取获得银行的信任和贷款支持。此外,也可以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为企业注入资金,缓解财务压力。同时,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危机既是挑战,也是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契机。史国栋能否带领企业突破流动资金周转困境,不仅关乎这一火锅品牌的命运,更将成为众多在经济浪潮中挣扎的餐饮企业的借鉴。只要他能够冷静分析形势,果断采取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就有可能带领企业走出阴霾,迎来新的发展曙光,续写火锅帝国的辉煌篇章。
"找银行贷款,不如自己投资银行成为重要股东,与银行资本联姻,从而实现双赢。″史国栋心底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想法好,不如立即开始行动。史国栋突然想起了前几天一个饭局上,川中市市长邱海龙对自己提起的川中市准备批准建立一家商业股份银行,发起人是川中第一富豪李赛诚的事。
"马上去找李赛诚″。史国栋拿起办公桌上的公文包走出办公室。
川中商业银行筹备办公室内,史国栋与李赛诚的第三次谈判己持续三小时。茶香氤氲中,李赛诚转动着手中的紫砂杯:"史总,餐饮企业跨界金融风险不小,何况贵司正面临资金压力......"话音未落,史国栋将一沓文件推过桌面:"李董请看,这是我们5000家门店的现金流数据模型。只要解决融资瓶颈,年回款率至少能提升20%。而且"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加入,将使川中银行在全国各省市都有了固定业务,将有利于川中商业银行从一个区域银行升级为全国性质的银行。"
这场博弈源于史国栋敏锐捕捉到的政策窗口——川中商业银行目前定位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亟需优质实体企业股东背书。而"川渝味道"若能入股银行,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更可通过金融资源反哺餐饮主业。经过六轮艰苦的磋商,双方敲定10亿元入股协议,同时约定银行优先保障"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品牌的供应链流动资金金融服务,同时与全国各地的地方商业银行进行柜面业务互通合作,将业务拓展到全国。
回到总部,史国栋立即启动"资金保卫战"。他召集全国大区经理连夜开会,将回款率与绩效考核首接挂钩,推出"提前回款奖励计划",对按时结清货款的加盟店给予1%的返利;针对经营困难的门店,财务团队驻点梳理账目,定制个性化还款方案。同时,杨晓英带领团队优化财务实时动态云管理ERP系统,实现全国门店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三个月内,公司应收账款周期从平均65天缩短至42天,终于从紧绷的资金链中"挤"出10亿元流动资金,按入股协议时间节点投入到川中商业银行。
入股川中商业银行后,史国栋迅速构建起产融结合的闭环。与李赛诚一起推进川中银行专门成立餐饮金融事业部,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定制供应链金融产品:总行对各加盟店提供最高500万元/年的信用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均值15%;首营店的食材采购款可通过银行保理业务提前变现。更关键的是,银行依托大数据系统,对门店经营数据进行动态评估,实现贷款额度的智能调整。
在武汉江汉路加盟店,店主王二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申请贷款要跑三家银行,现在通过川中商业银行柜面互通的武汉商业银行办理'火锅贷',三天就能拿到周转资金。"这种高效的金融服务,不仅稳住了全国各地的加盟商队伍,更推动品牌加速拓展。半年内,"川渝味道"新增加盟店327家,供应链周转率提升30%。
这场资本运作的精妙之处在于双赢:对川中商业银行而言,"川渝味道"的千亿级进出交易流水成为优质资产池,开业首年对公存款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约200亿元,且将原计划的区域银行调整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更利于川中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对史国栋来说,曾经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枷锁,如今化作助力腾飞的金融翅膀。当其他餐饮企业还在为融资焦头烂额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己通过产融结合,在危机中开辟出全新的增长曲线。
川渝味道总部顶楼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暴雨如注,却压不住室内热烈的讨论声。史国栋站在巨大的全国门店分布图前,用激光笔重重划过广东区域:"曾经这里是我们折戟之地,但今天,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终于有了破局的底气。"经历数月苦战,企业终于从资金泥潭中挣脱,而这一切,都始于与川中商业银行的深度绑定。
在成为川中商业银行股东后,史国栋没有先去开拓广东。而是史国栋第一时间继续启动"资金血管疏通计划"。川中银行总行派驻的金融专家团队入驻总部,与杨晓英的财务部门联合搭建智能资金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控全国5000家门店的现金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预警。某县级加盟店因经营不善出现货款逾期,系统自动触发"三级响应":总部运营团队48小时内实地诊断,银行同步提供低息周转贷款,财务专职人员协助调整成本结构,最终让门店起死回生。
针对加盟店回款难题,史国栋创造性推出"银企盟"三方协议。川中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监管方,加盟店每笔营收的30%首接划扣至总公司专用账户,既保障总部现金流,又为加盟商保留充足运营资金。这种透明化的资金共管模式,让回款周期从平均60天骤降至22天,三个月内累计又回收沉甸拖欠款超15亿元。
更关键的是,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贵州食材基地的野味养殖流动资金款、火锅底料生产线的设备升级,都能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快速获得贷款。某次突发的辣椒价格暴涨,企业正是凭借银行的专项授信,提前锁定原料供应,避免了成本失控。
当资金危机的警报终于解除,史国栋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雨后初晴的城市天际线,拨通了广东区域负责人的电话:"启动B计划。"曾经因资金短缺而搁置的广东市场蓝图,此刻己化作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调研数据。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突围战,不仅让川渝味道重获新生,更让史国栋明白:在现代商业战场上,实体产业与金融力量的深度融合,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终极密码。
石国栋再次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开拓方向瞅向了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