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第33章 福建困局 故人助力

加入书架
书名: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作者:
喜墨子
本章字数:
9670
更新时间:
2025-05-27

史国栋带着自己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开拓团队,来到了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充满闽南风情的城市,却在语言的鸿沟前给了他重重一击。当团队成员拿着调查问卷,面对操着闽南语的本地居民和火锅店老板时,只能无奈地看着对方热情的话语化作一串串无法理解的符号。

派出的开拓团队在调查当地火锅餐饮情况时困难重重。方言的障碍让沟通举步维艰,他们连最基础的消费习惯、口味偏好都难以准确获取。史国栋整日眉头紧锁,在酒店房间里来回踱步,桌上堆满了凌乱的市场调研报告,却因信息缺失而显得毫无头绪。

在焦灼与迷茫中,史国栋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当兵的岁月。那时在云南,他担任侦察排长的警侦连里有不少来自五湖西海的战友,其中就有许多福建人。他立刻翻出早己泛黄的通讯录,在记忆的角落里搜寻着熟悉的面孔。经过反复查找,终于在三明市找到了阎雪峰——他当年手下最优秀的侦察班长。

史国栋怀着忐忑的心情驱车前往三明。当他找到阎雪峰的住处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如刀绞。曾经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的侦察尖兵,如今胡子拉碴,头发蓬乱,浑身散发着刺鼻的酒气。屋内一片狼藉,酒瓶散落一地,墙上还残留着撕扯过的婚纱照痕迹。原来,阎雪峰经历了离婚的打击,又因工作失误丢了饭碗,在多重打击下自暴自弃,彻底堕落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酒鬼,女儿让农村的父母养着,而自己打打零工仅仅为了那一瓶酒钱。

“小阎!”史国栋紧紧握住阎雪峰的肩膀,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痛心,“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可是当年我们连最厉害的班长,这点挫折就把你打倒了?”阎雪峰麻木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异,又很快被酒精带来的混沌淹没。

史国栋没有放弃,他留在三明,每天陪着阎雪峰。白天带他去到一些空气新鲜的山地跑步,回忆部队里的热血时光;晚上就坐在破旧的客厅里,听阎雪峰哭诉这些年的委屈与不甘。“阎班长,你忘了吗?当年我们执行缉毒任务,那么危险的情况都咱们都闯过来了。现在不过是生活给了我们一拳,难道就要躺在这里认输?你怎么能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史国栋的话像重锤,一下下敲在阎雪峰心上。

史国栋带着阎雪峰来到了云南,为牺牲的战友扫了墓。在牺牲的战友面前,阎雪峰痛哭流涕。史国栋再次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阎雪峰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终于,在史国栋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阎雪峰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开始主动戒了酒,每天规律作息。史国栋向他讲述自己在福州开拓火锅市场的困境,阎雪峰一拍大腿:“老排长,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是福建人,闽南语熟得很,人脉也还有一些。咱们当年在部队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现在也能一定能把火锅店开红火!”

“好好努力吧,以后你就是我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福建片区的总负责人。学长相信你一定能够像当年一样开创出一片自己的辉煌。"史国栋非常诚恳而又饱含热情的对阎雪峰讲道。

后来的日子里,阎雪峰迅速行动起来,凭借着地道的闽南语和多年积累的人脉,带着开拓团队重新深入市场。他们走进大街小巷的火锅店,与老板们用乡音畅快交流,了解当地火锅市场的痛点与空白;走访菜市场,探寻本地食材的特色与供应渠道;还组织起方言学习小组,教团队成员一些基本的闽南语交流用语。

在阎雪峰的帮助下,史国栋和团队逐渐摸清了福州火锅市场的脉络。他们发现当地消费者偏爱海鲜火锅,口味偏清淡鲜甜,但市场上缺乏将川渝火锅的麻辣鲜香与本地海鲜特色相结合的品牌。这一发现,让史国栋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也为“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在福建的发展找到了独特的切入点 ,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阎雪峰站在福州私立寄宿小学--福州未来天使外国语私立小学的校门口,看着女儿阎晶晶背着崭新的粉色书包,蹦蹦跳跳地跟着老师走进校园,眼眶瞬间泛起了泪花。史国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阎,孩子跟着你在乡下吃苦了,这里的教育条件好,晶晶这么聪明,可得好好培养。"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阎雪峰心底最后一层枷锁,曾经因生活打击而沉寂的责任感,在这一刻彻底苏醒。

此后,阎雪峰仿佛变了个人。他白天穿梭在福建各地的门店,从后厨食材把控到前厅服务细节,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深夜还在研究市场数据,分析不同城市的消费差异。在他的带领下,原本经营状况平平的10余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迅速焕发生机。后厨改良出适合闽南人口味的海鲜汤底,将川渝火锅的麻辣与当地鲜甜巧妙融合;前厅培训出能说闽南语的服务员,让顾客倍感亲切。

史国栋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他联系贵州养殖基地,把竹鼠、野兔等特色野味引入福建门店。这些经过合法养殖、检疫的食材,既能保留川渝火锅的特色,又能为闽南食客带来新鲜体验。同时,他深谙流量时代的营销之道,重金邀请当地网红探店首播。镜头前,网红们大快朵颐的模样,搭配着"在福建吃到地道川渝味"的话题,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最吸睛的当属门店推出的"抓啤酒挑战"。每家火锅店门口都摆着巨型冰桶,装满了冰镇啤酒。不管是进店消费还是路过的行人,只要单手能抓起多少瓶啤酒,统统免费赠送。活动现场常常围得水泄不通,年轻人摩拳擦掌比拼手劲,孩子们在一旁欢呼助威,热闹的氛围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更贴心的是,未饮用的啤酒还能寄存,这一招既增加了顾客二次消费的可能性,又在无形中培养了消费习惯。

随着客流量激增,门店翻台率节节攀升。福州东街口店甚至创下了单日接待300桌的记录,排队等位的顾客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厦门中山路店的海鲜麻辣锅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美食地标。漳州、泉州等地的食客也慕名而来,不少人甚至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尝一口"会抓啤酒的火锅"。

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更是让品牌知名度在福建全境回处飙升。公交车身、地铁站灯箱、城市地标大屏,处处可见"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宣传海报。那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一手抓啤酒,一口涮鲜羊",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语。

加盟电话几乎被打爆。福州鼓楼区的餐饮老板亲自带着团队来考察,当场签下三家门店的合约;厦门的连锁品牌负责人主动提出资源共享;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和宁德等地,也有创业者带着诚意主动找上门来。史国栋的办公桌上,加盟合同像雪片般堆积,短短一个月内,意向加盟商突破一百二十余家。

看着地图上即将如星火燎原般铺开的门店蓝图,史国栋和阎雪峰相视一笑。曾经因语言困境举步维艰的开拓之路,如今己化作一片坦途。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份跨越岁月的战友情,和一个父亲对女儿最朴素的守护。

福州的傍晚,霓虹初上。阎雪峰刚结束一天的工作,疲惫地推开家门,却看到客厅里坐着个熟悉的身影——雷静敏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们曾经的婚纱照,相框上的灰尘簌簌掉落。

“晶晶睡了?”雷静敏率先打破沉默,声音轻得像怕惊碎了什么。

阎雪峰僵在原地,看着前妻纤细的背影,喉咙发紧:“嗯,刚哄着。你...怎么来了?”

雷静敏缓缓起身,眼眶泛红:“雪峰,这些日子,我一首在偷偷关注你。”她哽咽着,“看到你重新振作,为了晶晶拼命工作,把火锅店打理得这么好...我才知道,原来那个我深爱的男人,从来都没消失。”

阎雪峰心头一颤,那些痛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离婚那天,雷静敏失望的眼神,晶晶哭喊着要妈妈的画面,曾是他午夜梦回时最深的刺痛。“对不起...”他沙哑着开口,“是我辜负了你和孩子。”

“别说了。”雷静敏快步上前,伸手捂住他的嘴,泪水终于决堤,“是我不够坚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你。但现在,我想回来,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阎雪峰看着每个月背着自己偷偷到乡下父母那里看望孩子,照顾父母的雷静敏,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将雷静敏紧紧拥入怀中:“敏敏,这些日子我每天都在后悔,后悔自己的懦弱,后悔让你和晶晶受委屈。只要你愿意,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让你们失望!”

窗外的晚风轻轻吹过,带着福州特有的气息,仿佛也在为这对破镜重圆的夫妻送上祝福。

这一幕正巧被前来拜访的史国栋撞见。看着相拥而泣的两人,他欣慰地笑了。第二天,史国栋便将一串崭新的钥匙放在阎雪峰手中:“老阎,这是市中心一套120平的房子,算是公司给你的奖励,也是我这个老排长的心意,希望你们一家能有个温暖的家。”

阎雪峰握着钥匙,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雷静敏更是泣不成声,连连道谢。不久后,阎雪峰将乡下的父母接到了新房,一家人终于团聚。父母看着焕然一新的儿子和失而复得的儿媳,笑得合不拢嘴,主动承担起照顾晶晶的重任。

雷静敏也在娘家父母和兄弟的支持下,拿出全部积蓄,在福州繁华地段开了一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加盟店。从选址装修到人员培训,阎雪峰全程陪伴,手把手教妻子经营之道。看着妻子在店里忙碌的身影,阎雪峰心里满是幸福。

史国栋深知阎雪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不仅安排夫妻二人参加自己创办的“中国涮之道火锅餐饮职业大学”网络课程,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还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精挑细选了三名硕士、本科生作为助手,协助阎雪峰拓展福建市场。

“小阎,福建的市场就交给你了。”史国栋拍着阎雪峰的肩膀,“我相信,有你和弟妹在,咱们的火锅品牌一定能在福建遍地开花!”

阎雪峰坚定地点点头:“排长放心!以前是你拉了我一把,现在我一定不负所托,带着家人,带着团队,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好!”

夜幕降临,福州街头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加盟店灯火通明,热气腾腾。阎雪峰一家围坐在餐桌前,吃着火锅,聊着未来。晶晶欢快的笑声,父母欣慰的笑容,妻子温柔的眼神,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幸福画卷。这一刻,所有的苦难都化作了甜蜜,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与温暖。

站在福州总部的落地窗前,史国栋俯瞰着城市霓虹下闪烁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招牌,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加盟店的营业数据。短短数月,福建九大地级市的大街小巷,己遍布180余家门店,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品牌知名度稳居当地火锅市场前三。阎雪峰推门而入时,手里攥着最后一份区域加盟总结报告,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那些为语言障碍焦头烂额的日子,为营销方案彻夜不眠的夜晚,此刻都化作了成功的勋章。

"老排长,龙岩新店昨天单日营业额破了8万!"阎雪峰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现在加盟商还在排队,连武夷山景区都有人抢着要代理权。"史国栋轻轻摇头,将热茶推到他面前:"够了,福建市场需要沉淀优化,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啊!"他的目光转向办公桌上的中国地图,指尖重重落在毗邻的广东省,"该让川渝味道跨过南岭了。"

第二天清晨,团队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广东省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餐饮聚集区、人口密度和消费热力图。史国栋用激光笔划过珠三角城市群:"广东是全国餐饮第一大省,火锅市场规模超百亿,但粤式打边炉、潮汕牛肉锅根深蒂固,我们要在这里撕开缺口,必须玩点新花样。"李秘书着下巴,想起在福建的破局经验:"或许可以结合广式煲汤文化,开发药膳火锅汤底?"

这个提议让整个团队为之一振。史国栋当即决定兵分两路:阎雪峰留守福建,带领核心团队总结运营经验,筹备人才储备;自己则亲自带队和李秘书一道,前往广州,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研究院洽谈合作,同时拜访当地知名餐饮企业。临行前,他将一串钥匙塞给提前塞给李秘书——那是深圳湾一套海景房的钥匙:"等广东市场站稳,这就是你的新战场指挥部。"

当史国栋的飞机降落在白云机场时,岭南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走出航站楼,他望着远处高耸的CBD建筑群,耳边传来熟悉又陌生的粤语对话。手机突然震动,阎雪峰发来消息:福建团队和大学己筛选出50名储备店长,随时可支援广东。史国栋嘴角上扬,在备忘录里打下一行字:"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 粤战计划书"。

珠江夜景璀璨,史国栋站在酒店顶层,俯瞰着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他知道,征服广东的征程,将比福建更加艰难,但看着手机里不断传来的团队捷报,看着曾经落魄的阎雪峰如今在福建独当一面,他的内心充满底气。风起南岭,潮涌珠江,一场新的火锅市场攻坚战,即将在广东省全境拉开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