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怎么亮,他就爬了起来,用自己攒下的能量币,买了两个最便宜的合成蛋白饼和一小瓶纯净水,屁颠屁颠地端到了陈阿七的屋门口。
“师父,吃早饭了!”陆野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陈阿七推开门,看着陆野手里简陋的早餐,又看看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平日里有些冷硬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了些许。
“进来吧,以后不用这么客气。”
“嘿嘿,应该的,应该的。”陆野跟着进了屋。
吃过早饭,陈阿七没再让陆野像之前那样只是粗略地把电子垃圾分成几大堆,而是把他带到了后院那个被陆野戏称为“秘密基地”的实验室。
“从今天起,我教你点真东西。”陈阿七指着工作台上一个拆解了一半的、结构复杂的废弃通讯增幅器,“这玩意儿,看着是一堆破烂,但里面门道多着呢。”
接下来的时间,陈阿七开始系统地向陆野传授核心技术。不再是简单的金属、塑料分类,而是精密的拆解技巧,比如怎么在不损伤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取下一个比米粒还小的感应芯片;各种元器件的功能辨识,哪些是存储模块,哪些是信号收发单元,哪些又是微型能源核心;还有一些特定稀有金属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流银”,一种在常温下呈液态、导电性极佳的金属,常用于高级电路的柔性连接,还有“晶硅髓”,一种比普通硅晶体能量传导效率高数十倍的材料,是制造高级芯片的关键。
“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提炼出来一点点,就够你在C区吃喝不愁一个月了。”陈阿七拿起一块黑乎乎的、像是烧焦了的金属块,“这是‘陨铁精粹’的边角料,里面含有微量的‘流银’,提炼‘流银’的土方法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有风险,要么是高温,要么是强腐蚀性试剂。”
他还特别强调了危险废料的安全处理规程。“小子,记住,钱重要,命更重要。有些东西,比如微型辐射源,看着跟普通电池差不多,一旦泄露,神仙也救不了你。还有些高腐蚀性的化合物,沾上一点,骨头都能给你化了。”
陆野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拿出他的“腕扫”对着陈阿七指点的零件进行扫描分析。腕扫能给出精确的物质成分和理论上的能量值,而陈阿七的经验则告诉他这些物质在现实中的价值、获取难度以及处理时的注意事项。两相结合,陆野感觉自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学习效率高得吓人。
他看着那些曾经被他视为“垃圾”的东西,现在眼里全是闪闪发光的能量币和各种神奇的特性。原来这个“垃圾行业”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奥得多,也刺激得多。
几天下来,陆野不仅理论知识突飞猛进,动手能力也在陈阿七的指导下飞速提升。陈阿七见他上手快,悟性又高,索性在自己的工作台旁边,给他清理出了一小块地方,算是陆野的专属工作台。
有了自己的地盘,陆野那点来自现代的小聪明和动手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尝试着将前世学到的一些基础物理、电子知识,跟这个世界的废品结合起来。
比如,他找到一个外壳破损、线路有些短路的便携式营养液加热器。这玩意儿在贫民窟算是稀罕物,很多人喝营养液都是凉的。陆野花了半天时间,用从废弃通讯设备上拆下来的细铜丝重新连接了线路,又找了块耐高温的塑料片修补了外壳,最绝的是,他还从一个坏掉的定时器上拆了个小小的机械旋钮,给这个加热器增加了定时功能。
“师父,您看这个!”陆野献宝似的把修复好的加热器递给陈阿七。
陈阿七接过去,摆弄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行啊小子,这都能让你给整明白了,还加了定时?不错。”
陆野还利用一个报废的微型清洁机器人上的小马达,加上几片从废弃切割工具上拆下来的金属片,硬是攒出来一个简易的电动打磨、切割两用小工具。虽然噪音大了点,样子也磕碜,但胜在实用,处理一些小零件方便多了。他还把几个亮度不足、接触不良的照明装置拆了,挑出好的发光单元和驱动模块,重新组装成一个亮度更高、更节能的工作灯,首接安在了自己的工作台上。
这些小发明,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在资源匮乏、什么都得将就的贫民窟,却显得格外实用。陈阿七看在眼里,虽然嘴上没多夸,但陆野捣鼓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会默许,偶尔还会过来瞅瞅,冷不丁指点一两句关键的地方。
陆野把自己修复和改造的这些小玩意儿,一部分留着自用,另一部分则通过陈阿七的渠道,或者自己拿到C区边缘那个不成文的小集市去碰碰运气。那个小集市不是什么正规市场,就是贫民窟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一个以物易物或者用少量能量币交换生活必需品的地方。
出乎陆野意料的是,他那些“小发明”因为实用性和一定的技术含量,竟然还挺受欢迎。比如那个带定时功能的加热器,很快就被一个家里有小孩的女人用几管营养液和一小袋合成谷物给换走了。他做的简易电动打磨工具,一个经常自己修理东西的老头看了半天,最后用五十个能量币买走了,这可比他卖一堆粗分类的废金属赚得多多了。
他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躺在陈阿七后院那间收拾出来当卧室的小空房的硬板床上,翻来覆去。
于是又开始骚扰小明同志了。
“小明啊小明,你是不知道,我今天太牛逼了!我做的东西,他们都抢着要!五十个能量币啊!你知道五十个能量币能买多少好吃的菜吗?”陆野在房间里比手画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