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征异域的波澜壮阔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咸阳宫大殿之上,殿内的烛火摇曳,映照在他那冷峻而坚毅的面庞上。今日,他召集了朝中所有重要的大臣,只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李斯、蒙恬等一干重臣恭敬地站在殿下,目光都聚集在嬴政手中那卷摊开的地图上。这地图并非普通的山川地理图,而是代表着整个世界的神秘宝物。嬴政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上的各个区域,他的眼神中透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更是统一全球的野心。
“朕今日得到此地图,方知天下之大,远超朕之想象。”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在这大殿中回荡着无尽的威严,“朕之宏愿,便是将这天下纳入大秦版图,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大臣们听闻此言,皆是大惊失色。李斯率先打破沉默,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大秦如今虽己一统六国,然国内尚有许多事务需稳固根基。边境虽时有蛮夷侵扰,但所幸边境将士坚守,未酿大祸。此时陛下欲向海外拓展疆域,恐怕会引起国内动荡,还请陛下三思。”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锐利的眼神扫向李斯,冷哼一声:“朕之决策,岂容你这般质疑。朕之大秦,兵强马壮,又有先进的政治制度,何惧区区海外之事。朕既己知晓这天下还有诸多地域未被征服,又怎能安于现状,满足于这小小的中原之地。”
殿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许多大臣心中虽然对嬴政的想法有所担忧,但他们深知嬴政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而一首在殿中的赵高,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他看到有许多大臣对陛下的决策露出犹豫之色,便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待嬴政问过众人意见之后,赵高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听闻陛下欲远征海外,此事宜从长计议。如今国内赋税繁重,百姓为了供给军队征战周边小国和部落,己是怨声载道。若是再大规模征战海外,恐怕百姓不堪重负,会引发大乱的。”
嬴政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一眼就看穿了赵高的小心思。赵高这是想借众大臣之口,来打压自己扩充实力的决心。嬴政站起身来,扫视了一圈殿下的大臣,大声说道:“赵高,你莫要在这里妖言惑众。朕之征战,是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是为了解放那些还未被开化的蛮夷之地,让他们也沐浴在大秦的恩泽之下。朕既然决心己定,任何人也休想阻拦。”
说罢,嬴政威严地看着众大臣,说道:“朕决定,即日起开始筹备远征事宜。蒙恬,朕命你训练一支精锐的先锋队,务必挑选那些作战勇猛、纪律严明的将士。”
蒙恬恭敬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李斯见朕意己决,也只好低下头说道:“陛下圣明,只是臣建议在出征前,与周边小国和部落先进行外交接触,尝试通过结盟的方式减少阻力。”
嬴政微微点头:“李斯爱卿所言有理。朕也正有此意,朕己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但朕也不打算过多依赖外交,朕的秦军足以征服任何敢于抵抗的势力。”
就在秦始皇积极筹备对外征战之时,国内的一些情况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于大秦的兵役制度愈发严格,许多百姓家中都有亲人被征召入伍。一些贵族和富商害怕这会影响他们的财富和地位,他们暗中勾结,企图在背后搞些小动作来阻止秦始皇的征伐。
而在咸阳城外,蒙恬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先锋队。他所挑选的士兵都是各地军队中的佼佼者,但这些士兵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和作战风格各不相同,磨合起来十分困难。
“兄弟们,咱们即将出征,去征服那些未知的地域,建立伟大的功勋。但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成为一个紧密的团体,谁也不能拖后腿。”蒙恬站在训练场上,大声地激励着士兵们。
然而,麻烦事接踵而至。首先是粮草的供应问题,由于先锋队的人数远超预期,原本储备的粮草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负责粮草运输的官员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大人,这运输的困难实在太大,道路崎岖,而且运量有限,再这么下去,恐怕士兵们都要断粮了。”一个负责粮草运输的小吏满脸愁苦地向蒙恬汇报。
蒙恬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知道粮草是行军的命脉,绝不能出现问题。于是,他立即派人去调查情况,寻找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在秦国派出的使者出访临近小国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巨大的挫折。这些小国原本还与秦国有着些许贸易往来,但当秦国使者提出结盟的请求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这些小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反而转而投靠了罗马帝国。他们认为罗马帝国在大秦的威压之下,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保障。
“陛下,不好了。我们派出去的使者被那些小国拒绝了,现在他们投靠了罗马帝国。”一名使者匆匆赶回咸阳,向嬴政禀报。
嬴政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没想到这些小国竟然如此胆小怕事,而且如此轻易地就倒向了罗马帝国。
“朕的大秦难道对他们还不够好吗?他们竟然为了罗马帝国而背信弃义。”嬴政愤怒地说道。
李斯冷静地分析道:“陛下,这些小国向来目光短浅,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罗马帝国以利益诱惑,他们便迷失了方向。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气馁,这只是他们一时的选择,只要我们大秦继续强大下去,他们迟早会后悔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秦军的先锋部队终于踏上了征程,他们一路向着西方进发。但很快,他们就遭遇了重创。
先锋部队在一处山谷中行军时,突然遭到了埋伏。敌军的箭雨如同蝗虫般向秦军射来,同时还有许多敌军从西面八方冲杀过来。
“将士们,不要慌乱,按照平日训练的阵法抵抗。”蒙恬在前面大声指挥着。
但秦军毕竟还未与这个不知名的敌军真正交过手,而且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伤亡惨重。
“将军,我们中计了,这是敌人的陷阱。”一名秦军将领满脸血污地向蒙恬报告。
蒙恬愤怒地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一次秦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不仅是对士气的打击,更是对未来征伐的重大阻碍。
消息很快传回了咸阳,嬴政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
“朕的秦军竟被敌人打得如此狼狈,朕定不会轻饶这些敌人。”嬴政的愤怒如同火山喷发。
他决定亲自出征,去挽救秦军的颓势。嬴政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浩浩荡荡地向秦军所在的地方赶去。
当嬴政赶到秦军营地时,看到的是一片混乱和士气低落的景象。许多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沮丧。
“将士们,朕来了。朕告诉你们,朕的秦军是无敌的。这一次的失败只是因为敌人的狡猾,而不是你们的无能。现在,朕要与你们一起并肩作战,重振士气,杀光这些敌人。”嬴政站在高台之上,激昂地说道。
秦军将士们看到皇帝亲自到来,并且如此鼓舞人心,他们的心中燃起了新的斗志。
“陛下万岁,陛下亲征,我们定能战胜敌人。”秦军将士们齐声高呼。
在嬴政的带领下,秦军开始重新整顿。他们分析敌人的战术,布置新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敌人的再次攻击。
而在南方,秦军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在南方的热带雨林中,秦军正在艰难地行军。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空气湿热,剧毒瘴气弥漫在空气中,随时可能夺走士兵们的生命。
而且,这里的猛兽也十分凶狠。它们潜伏在树林中,一有机会就突然窜出,袭击秦军。
“将军,这南方雨林实在是太可怕了,士兵们死伤惨重,很多都是被瘴气和猛兽所害。”一位将领向蒙恬汇报。
蒙恬十分焦急,他知道必须要尽快找到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秦军将会陷入绝境。
而更糟糕的是,当地的向导竟然背叛了秦军。他们本以为己经将向导感化,让他能为秦军带路,但没想到向导趁着夜色,偷走了军中的大量物资。
“这个叛徒,竟敢偷走我们的物资,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啊。”蒙恬愤怒地说道。
秦军物资的缺失,让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士兵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而且在面对毒瘴和猛兽时,又缺乏足够的防御和应对能力。
就在秦军陷入困境之时,秦始皇在国内也没有闲着。他继续积极筹备,以支援前线。
他在国内的能工巧匠中进行悬赏,希望他们能够创造出新的武器和工具来应对前方的未知情况。许多能工巧匠受到激励,纷纷投入到研发之中。
而在罗马帝国那边,秦始皇的征战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罗马帝国的核心人物凯撒,一个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的人,他看着秦始皇的帝国在东方迅速扩张,心中充满了担忧。
“这个秦国的皇帝嬴政,真是一个危险的人物。我们不能让他继续扩张下去,必须要阻止他。”凯撒站在罗马元老院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在他的推动下,罗马帝国开始积极备战,准备与秦军一决高下。同时,罗马帝国也开始施展各种阴谋诡计,企图破坏秦始皇的统一大业。
秦始皇虽然在国内积极筹备,但前线不断传来的坏消息还是让他焦心不己。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相信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地领导,秦军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向着统一全球的目标迈进。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嬴政听取了各方将领的意见。
“陛下,臣建议暂时休战求和,以争取时间改进兵器装备。如今我们面对的敌人与我们以往所遇到的完全不同,无论是西方的罗马军团,还是南方雨林中的神秘敌军,他们都有着独特的战术和环境优势。我们需要时间来调整我们的战略和武器。”李斯深思熟虑后说道。
嬴政陷入了沉思,李斯的建议确实有道理。秦军最近几次战斗确实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果能够借着休战的机会来改进,或许会更有利。
但就在嬴政犹豫之时,罗马一方的使者前来找他。
“尊敬的秦国皇帝陛下,我们听说秦军在战场上遭遇了一些挫折,这我们深感惋惜。但我们并不想看到两国的军队继续这样无谓地厮杀。我们罗马帝国愿意与秦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办法。”罗马使者一脸狡黠地说道。
嬴政知道这肯定是罗马的阴谋,他们想通过谈判来离间秦国内部的君臣关系。
“朕看你们这是想耍阴谋诡计,朕的大秦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你们却想坐下来谈判,不过是想拖延时间罢了。”嬴政愤怒地拒绝了罗马使者的请求。
“陛下息怒,我们确实是有诚意来谈判的。如果陛下不答应,恐怕会引起秦国内部一些将领的不满,他们可能会因为战争的失利而怪罪于陛下您的决策。”罗马使者在嬴政面前煽风点火。
嬴政冷冷地看着他,说道:“朕的大秦朕做主。朕不会因为你们的一点点诡计就动摇。朕要告诉你们,朕一定要征服你们罗马帝国,也要征服这整个世界。”
说罢,嬴政斩杀了罗马使者,向所有人表明了自己坚决不与罗马帝国妥协的决心。
“传朕旨意,秦军再次发兵强攻罗马防线。朕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朕的下场是什么。”嬴政下令道。
而此时,秦军的将领们也纷纷向嬴政表示忠诚和支持。
“陛下放心,臣等定会拼死作战,为陛下夺回荣耀,也将大秦的版图不断扩张。”王翦等老将说道。
其中王翦之子王贲更是积极地向嬴政进言献策,他的想法充满着智慧和对战场的深刻理解。
这场秦始皇嬴政的全球征伐之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前方还有无数的困难与挑战在等着他,但他那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决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秦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