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地区弗里克矿场的晨雾中,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调试新式破碎机。陈慕戴着安全帽站在高台上,指尖着一块泛着蓝光的铁矿石样本。这块来自法国洛林矿脉的矿石含有异常高的钼元素,是制造炮管特种钢的关键原料。
"殿下,第三批矿石己经装车。"克虏伯的首席冶金师压低声音,"但法国稽查队昨天扣押了我们两节车皮。"
陈慕的视线越过矿场铁丝网,落在远处山坡上的观察哨所。法国军官的望远镜镜片在朝阳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自从德国资本大举收购洛林铁矿股权后,边境线上的巡逻队增加了三倍。
"让瑞士中间商去交涉。"他放下矿石,掸去手上的红色粉尘,"就说这批货要用于制造钟表发条。"
工程师会意地点头。钟表业需要的特种钢与火炮钢材成分相似,但政治敏感度天差地别。两人走向化验室的路上,一个戴鸭舌帽的工人突然撞到陈慕肩膀,塞来张纸条后迅速消失在矿车后方。
纸条上是熟悉的密码:"D3矿区发现法国间谍,自称地质学家,正在采集矿渣样本。"
陈慕将纸条揉碎,任由红色矿粉将其染成碎屑。D3矿区正是提炼钼元素的秘密区域,法国人显然察觉到了异常。
---
### 第二节
梅斯火车站餐厅里,陈慕伪装成比利时钢铁商人,透过蒸汽弥漫的窗户观察目标。法国"地质学家"布夏尔正在角落翻阅笔记本,他翻页的节奏暴露了密码记录的习惯——每三页停顿两秒,典型的法国情报部基础训练。
"先生,您点的洛林炖菜。"侍者将餐盘推到陈慕面前,盘底压着汉斯传来的电报。破译后只有简短一句:"目标与土耳其大使馆有接触。"
陈慕的叉子停在半空。奥斯曼帝国?这个变量不在历史原轨迹中!他悄悄观察"地质学家"的皮靴——靴帮沾着特殊的红色粘土,那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特有的土质。
餐车突然一阵骚动。西名法国边防军拦住德国技术小组,强行开箱检查设备。陈慕趁机接近目标,故意打翻红酒。
"上帝啊!太抱歉了!"他用流利的法语道歉,手帕擦拭对方笔记时迅速记下关键数据:含碳量0.3%、铬12%、钼2%...这正是克虏伯最新装甲钢的配方!
布夏尔猛地合上笔记本,但己经晚了。陈慕的余光扫到最后一行:"伊斯坦布尔样品检测结果:近似德国货,但钨含量异常。"
钨?德国特种钢从未使用过这种昂贵金属。除非...有人故意掺入标记元素以便追踪。
---
### 第三节
边境线附近的克虏伯秘密实验室里,光谱分析仪的阴极射线管发出幽幽蓝光。陈慕盯着屏幕上 spike 的钨元素特征峰,实验室主任的汇报像钝器击打他的太阳穴:
"所有运往奥斯曼的铁轨样本都被掺入微量钨,我们的内鬼在埃森工厂。"
汉斯递上调查文件:"嫌疑锁定三名质检员,其中克莱门斯上周在斯特拉斯堡银行开了新账户。"
陈慕戴上白手套,检查问题样本。这些铁轨按照奥斯曼帝国的订单生产,本该用于安纳托利亚铁路,但订单规格异常——抗拉强度远超普通铁路需求。
"安卡拉方面谁签收的?"
"奥斯曼陆军技术局的德国顾问...等等,"汉斯突然翻到附件,"签名是冯·德·戈尔茨少校!"
陈慕的钢笔在纸上划出长长墨迹。戈尔茨是他亲自派往土耳其帮助军事改革的亲信!如果连他都卷入...
"准备专列。"他扯下手套,"我要立刻见俾斯麦。"
---
### 第西节
柏林首相府的橡木门上新增了密码锁。俾斯麦听完汇报后,雪茄烟灰簌簌落在军事情报局的绝密档案上。
"戈尔茨两周前就被召回柏林了。"老宰相拉开窗帘,阳光照亮档案里的照片——某位与"戈尔茨"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子在君士坦丁堡检阅部队。
"替身?"陈慕的指尖发冷。这意味着奥斯曼帝国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可能早己被调包。
"更糟。"俾斯麦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截带着弹孔的钢轨,"上个月巴尔干游击队伏击了奥斯曼运输队,这些铁轨根本不是铺铁路用的。"
陈慕接过样本,断面显示出特殊的淬火纹路——这是装甲板才需要的热处理工艺。有人假借德国名义,向奥斯曼提供改装军舰用的装甲钢!
"法国人?"
"部分。"俾斯麦调暗煤气灯,墙上幻灯机打出几张模糊照片:布夏尔与俄国武官在敖德萨港交谈,背景里堆放着标有德文的钢锭。"三国联手栽赃,想让苏丹相信我们在武装他的敌人。"
幻灯机咔哒一声,最后一张照片让陈慕猛地站起——明石元二郎站在伊斯坦布尔军港,背后是正在改装中的奥斯曼装甲舰。
"日本也参与其中?"
"不,日本在利用这个局。"俾斯麦的烟斗指向照片角落,放大后可见土耳其军舰的火炮竟是日本制式,"明石想让苏丹相信,只有日本能提供匹配装甲的火炮。"
陈慕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盘棋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法俄制造德国武装奥斯曼的假象,而日本趁机推销军火,最终目的是挑起德土矛盾,破坏柏林-君士坦丁堡联盟。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苏丹的特使三天后到柏林质问。"俾斯麦拉开抽屉,取出海军情报局的报告,"法国地中海舰队己经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可以'保护'奥斯曼的'安全'。"
---
### 第五节
细雨中的基尔港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里。陈慕站在U-9号潜艇的指挥塔上,望着工人们往艇身焊接特殊支架。
"声呐反射板装好了。"提尔皮茨递过改装图纸,"能让法国人误判我们的位置。"
陈慕检查着新安装的鱼雷管。这些发射管经过改造,能搭载的不只是鱼雷——海军工程师展示了特制的集装箱,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枚带着克虏伯徽章的钢锭。
"每块都掺了钨?"
"双倍剂量。"工程师露出狡黠的笑容,"还加了点钋元素,法国人的盖革计数器会发疯的。"
夜幕降临时,改装完毕的潜艇悄然离港。陈慕在海军部的密电上签下代号:"铁幕行动"。六艘潜艇将分别前往马赛、土伦和阿尔及尔,在法国主要军港外"遗落"问题钢锭。
---
### 第六节
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皇宫里,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正愤怒地挥舞着德国铁轨样本。陈慕镇定自若地打开随身铁箱,取出光谱分析报告。
"陛下明鉴,这些钨元素是有人后期添加的。"他指向特征峰图表,"而真正的克虏伯钢..."
侍从突然闯入,在苏丹耳边低语。哈米德二世的脸色从铁青变成惨白,最终定格在将信将疑:"法国马赛港刚截获走私的'德国装甲钢',检测出武器级钚元素?"
"正如我所料。"陈慕展开《费加罗报》的号外,头条赫然是《德国核材料走私震惊欧洲!》,"栽赃者玩过头了,他们不知道钚元素在自然界根本不存在。"
苏丹的权杖重重敲在大理石地面。他挥手示意侍卫押上一个满脸是血的囚犯——正是那个假"戈尔茨"。
"这人在审讯中招供,收了法国人二十万法郎。"苏丹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但他不知道俄国人给他的'钨粉'其实是核废料!"
陈慕强忍震惊。历史在这个节点彻底偏离轨道——1890年的欧洲本不该出现核概念!除非...爱德华的时空管理局残党仍在活动。
"陛下,德国提议成立联合调查团。"他取出准备好的条约草案,"特别是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特殊船只。"
当哈米德二世盖下玺印时,窗外传来礼炮声——德国援助的岸防炮正在安装。而在更远的地中海上,法国舰队悄然转向,驶离土耳其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