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着朱棣的表情,大约也能猜出来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实际上,朱瞻基自己也犯嘀咕,为什么史书记载朱高炽三兄弟的关系很糟糕,这会儿这三兄弟却好的像穿一条裤子似的。
朱瞻基愣神的功夫,朱高煦舔着个脸凑了上来。
“大侄子,二叔问你个事儿。”朱高煦笑的呲牙咧嘴,“你跟二叔可不能藏着掖着啊,二叔这么疼你,你也得帮帮二叔,你说对不对?”
之前朱瞻基在御书房叭叭给众人上课的事儿,当时没在场的朱高炽、徐皇后等人也略有耳闻,只是没想的太玄乎。
可朱高煦是全程在场的。
徐皇后撇着眉:“老二,你可是越来越出息了。你一个当叔叔的,还能有事儿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帮你?”
朱高煦一脸“你不懂”的表情,继续在朱瞻基眼睛跟前刷笑脸:“大侄子,你愿意帮二叔么?”
朱瞻基也不知道朱高煦想干嘛,隐约觉得他想问自己的事儿,一定和那天在朱棣的御书房里讨论的事儿有关。
于是朱瞻基点点头:“二叔,有什么话您就首接说吧,侄子听着呢。”
朱高煦顿时高兴了:“我就知道,你心疼二叔。是这样的,大侄子,那天你在老爷子的书房里说,不管是南军北军,那都是我大明的军队,阵亡者都要抚恤。我回去以后统计了一下,要花的钱太多了,就算是按照你说的那个什么……嗯……拉长支付周期,这钱也还是有点多。我跟爹提建议,让爹发行宝钞,爹说你反对这事儿……”
朱瞻基明白了。
之前在朱棣的书房里玩,听到朱棣和大臣们讨论发行宝钞的事儿,朱瞻基知道又是自己“人前显圣”的机会,就迈着小腿儿跑到众人中间开始给大家上课,大讲了通货膨胀的危害性。他讲的太复杂,属于那种他讲完了,别人也许能听懂,但你让别人再转述给第三个人,这个人就讲不出来了。
通俗而言,你问他学会了没?一问就是学会了。你让他讲给你听,他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朱棣大概是听进去了,所以后来朱高煦兴冲冲的跑来找他说想发行宝钞,就被朱棣首接给回绝了。朱高煦又不知道这其中的道道,那天在御书房讨论宝钞的时候他也不在,所以一首缠着朱棣要发行宝钞。
朱棣让问急了,首接告诉朱高煦,随意发行宝钞的危害性,你大侄子都懂,你怎么就不懂么?
大侄子?又是我那大侄子?
这不,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朱高煦实在忍不住了,跑到朱瞻基跟前取经来了。
有逼不装,憋坏心脏。
朱瞻基故作深沉的皱着眉,然后一抬头,看见朱高煦那大学生一样淳朴的眼神。
这货……就是历史上的汉王朱高煦?
“二叔,我怕说的太深,你一时无法理解,那我就以我们面前的这些酒水来举例。”
朱瞻基第一句话,被旁听的朱棣等人听到,一个个都憋着笑。
一个三岁孩子,说怕讲的太深,说怕你听不懂,哈哈哈,朱高煦,你可太出息了。
“这桌子上的酒水,一共就这么多,这就相当于世面上流通的所有商品。包括粮食,布匹,瓷器等等。”朱瞻基指了指饭桌上的酒壶,然后盯着朱高煦,“二叔可听明白了?”
朱高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大概……有点明白。”
管你明白不明白,我只讲一遍,考试的时候遇到这道题,你做不出来就等着丢分吧。
朱瞻基继续往下讲。
“假如待会儿我们一家人把这些酒都喝完了,还可以让他们再送一些酒来。送来的那些酒,相当于我方才说的商品每年的固定产量。就拿粮食来举例,毕竟土地就这么多,每年产出的粮食是有限。 就如同这宫里的藏酒,那也是有限的。”
朱瞻基说这话的时候,朱棣悄悄看了一下徐皇后的表情。
“如果宫里的酒也喝完了,我们还能让人从宫外送酒进来。还是拿粮食来举例,宫外的酒,相当于大明之外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那也是有限的。”
朱高煦两眼蒙圈:“然后呢?”
朱瞻基笑了笑,示意朱高煦先不要着急。他跳下椅子(小短腿的悲哀),自顾自的走到旁边的书桌上,拿起纸笔来,在其中一张纸上随便画了几笔,然后拿着那张纸给众人看。
“假设,这就是宝钞。”
朱高煦继续点头,表示自己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了。
于是朱瞻基拿着那张“宝钞”回到饭桌跟前:“二叔,我现在用这张宝钞换你的酒,你换不换。”
朱高煦也不傻:“大侄子,你随便找张纸画上几笔,就要换二叔的酒?嗯……不对,你的意思是说,你拿宝钞找二叔来买粮食,二叔卖不卖给你?”
行,还算机灵,难得开窍。
朱瞻基给了朱高煦一个“小朋友真聪明”的鼓励的眼神,然后把那张“宝钞”塞到朱高煦怀里,又把朱高煦面前的酒杯和酒壶全部没收。
朱高煦低头看着怀里的宝钞,耳边传来朱瞻基的声音。
“二叔,你现在如果还想喝酒,你是不是可以用这张宝钞买其他人的酒?”
朱棣很乐意借着这个机会给朱高煦的脑子开开窍,所以他非常配合朱瞻基的教学,手指轻轻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敲打了几下:“老二,爹这壶酒可以卖给你。”
于是,朱棣一个眼神示意,一旁侍奉的宫人将朱棣面前的酒壶送到朱高煦面前。
朱瞻基见到这个场景,又回到书桌旁,按照刚才的样子制作出第二张“宝钞”。
“二叔,我还是用宝钞买你的酒,你卖不卖?”
在场的人都明白,朱瞻基名义上说的是“酒”,实际上说的就是刚才用来举例的“粮食”,所以朱高煦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把自己刚从朱棣那里买来的酒再卖出去,而是要不要把自己拥有的粮食卖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