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第77章 益州派的野望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作者:
大奔117
本章字数:
4884
更新时间:
2025-04-14

话说姜维跟打了鸡血似的频繁北伐,可把蜀汉老百姓折腾得够呛,反战情绪像春天的野草,蹭蹭往上冒。再加上益州派的谯周在一旁煽风点火,姜维也只能乖乖引咎自贬,权当给大伙消消气。

这时候有人就纳闷了,益州派不是早被收拾得没脾气,在角落里躺平了吗?咋这次又跟打了兴奋剂似的,跳出来搞事情?

咱之前讲过,益州派在刘焉、刘璋父子,以及刘备、刘禅这几任领导手里,存在感低得可怜,就是个小透明。特别是诸葛亮掌权那会儿,甭说益州派,就连东州派都得夹着尾巴做人。朝堂上那些重要岗位,全被荆州派的人占得满满当当。诸葛亮就是蜀国的 “定海神针”,在他面前,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镇压一切牛鬼蛇神,专治各种不服。那时候蜀国上下,只听诸葛亮一个人的,谁要是敢吱个声,那纯粹是 “寿星公上吊 —— 嫌命长”。诸葛亮治国,走的是法家路线,讲究依法治国。他自己以身作则,再加上那无人能及的威望,还有一套出神入化的行政手段,上到朝堂官员,下到平头百姓,对他那是心服口服,绝对不敢阳奉阴违。在诸葛亮的强势管理下,不管什么人、什么派系,都只能老老实实听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反抗。你瞧瞧李严、廖立、来敏这些刺儿头,不管你是托孤大臣,还是元老,哪怕是荆州派自己人,只要敢拖北伐的后腿,影响蜀汉的安定团结,诸葛亮绝对二话不说,首接把你拿下!

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这一套依法治国,在蜀国这种特殊环境里,想长久维持下去可太难了,人亡政息是迟早的事儿。为啥呢?因为诸葛亮说到底是个外来户。实际上,整个蜀国,除了诸葛亮,根本找不出第二个能把威望、德行、才能、资历、手腕这些优点集于一身的人。这种得罪人的事儿,也就只有诸葛亮能干,大家还没怨言,要是换了别人,门儿都没有!

诸葛亮一去世,虽说蒋琬和费祎能力也不差,还老老实实照着诸葛亮制定的制度来,一点儿都不敢改,所以表面上蜀国政局还算稳定,边境也没啥事儿。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国家底层的运转逻辑早就变了。很多小事儿,蒋琬和费祎己经管不住了。像士兵开小差当逃兵、有人偷偷藏匿人口、偷税漏税、社会治安变差、民间舆论也开始不受控制等等,诸葛亮一死,这些社会底层问题就像雨后春笋,慢慢冒了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

咱之前提过,在后孔明时代,蜀汉高层还是荆州派当家,东州派打下手,益州派连口汤都喝不上。这事儿说起来就挺尴尬,益州本地的士族豪强,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盘上,居然一点儿政治地位都没有,那些高级岗位,一个都轮不到他们。可一个魏国来的降将,就因为跟着诸葛亮和蒋琬混,就能当上西镇将军,这上哪儿说理去?这就好比你在自己家里吃饭,却连饭桌都上不去,换谁心里都不舒服。

既然在政治上没希望出头,那就在经济上找找补偿呗,权和钱总得占一样吧,不然士族的面子往哪儿搁?于是诸葛亮一死,益州本土势力就开始疯狂反弹:我们就想安安稳稳赚大钱,就是掉进钱眼里了,不让我们当大官,还不准我们挣钱啦?我们藏匿人口、偷税漏税、垄断市场,就是为了多捞点钱,咋滴吧?丞相在的时候,能把关中打下来,给我们分好处,丞相北伐要是成功了,我们还能跟着喝点汤;现在丞相没了,就你们这帮人还想北伐?别开玩笑了,别瞎折腾了,赶紧歇着吧!

益州派的想法,乍一听好像挺合理,可他们的行为,跟诸葛亮依法治国的理念,那是完全背道而驰。按照依法治国的原则,蒋琬和费祎面对这些矛盾,只能照章办事,狠狠整治那些触碰红线的人。但这么一来,益州派肯定更生气,社会矛盾只会进一步升级!毕竟蜀汉政权,本质上还是益州人的政权,虽说高层没益州派的人,可社会底层全是益州本地人,老百姓也都是本地人,这民间的力量可大了去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益州派只服诸葛亮,你蒋琬、费祎算老几?他们俩没足够的政治威望,也没强硬的行政手段压制本地人,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魏国还没打过来,蜀国自己就先乱成一锅粥,散架了。

为了安抚益州本地人,蒋琬和费祎也只能妥协:

首先就是削减军费开支!蒋琬为啥不搞大规模北伐了?归根结底,还不是得顾着国内这复杂的形势。他减少军费,还把军队驻扎到成都北部的涪城,干啥呢?就是为了震慑益州本土势力,一旦成都出了乱子,他能马上带兵回来平叛!

其次就是频繁大赦天下!这其实是在安抚依法治国带来的负面情绪。蒋琬和费祎主政的二十年间,蜀汉大赦了六次!到后面,甚至每三年就大赦一次!可诸葛亮那时候,就刘禅登基的时候大赦过一次。蒋琬和费祎这么频繁地大赦,带来啥后果呢?犯罪成本变得极低,犯罪分子心里都清楚,反正过不了多久就能被赦免,所以干坏事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可蒋琬和费祎也没办法,他们没诸葛亮那威望,只能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不然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非得爆炸不可。这时候的益州派,就像根搅屎棍,管得太严,怕他们反弹闹事,不管吧,他们又在那儿瞎折腾,反正怎么都能给你惹一身麻烦。

那这种矛盾有没有办法解决呢?有,就是走本土化路线,把权力交给益州派,就像东吴那样。可问题是,这得花很长时间。人家孙权命长啊,孙家花了三十年,才把政权从淮泗派手里,顺利过渡到江东本地士族手里。要是现在就把权力让给益州派,荆州派和东州派马上就得被清算,刘禅的皇位都不稳。所以不管是刘禅,还是荆州派、东州派,都不可能把权力交出去,只能任由益州派在民间折腾。你看看,蜀国内部环境都恶化成这样了,再瞧瞧对面的魏国,虽说也有权力斗争,但整体是向上发展的趋势,优势越来越明显。这时候的蜀汉,早就不具备北伐成功的条件了。

费祎一死,更没人能镇得住益州派了。谯周瞅准这个时机,跟个跳梁小丑似的蹦了出来,明目张胆地指责姜维北伐。这可以看成是益州派在政治上的一次反扑。在这场政治风波里,谯周那起了关键作用。众所周知,谯周号称三国刀郎,他写了一篇文章,简首就是蜀国版的《罗刹海市》,一发表就火遍大街小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里对主战派那是指桑骂槐,各种暗喻、讽刺,在蜀国国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那这篇文章到底写了啥?为啥有这么大影响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