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第69章 五丈原余波:诸葛亮身后的蜀汉乱局与退兵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作者:
大奔117
本章字数:
4508
更新时间:
2025-04-10

在五丈原的秋风中,诸葛亮倒在了北伐征途上。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先主的承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也凭借传奇的一生,赢得千古盛名。不过,他的第五次北伐还没画上句号,接下来的故事依旧精彩,耐人寻味。

诸葛亮的离世,对蜀汉政权而言,无疑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这意味着蜀汉朝廷内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与此同时,如何让军队安全撤回汉中,成了当务之急。当时的局面极为复杂,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北伐以来,蜀军面临的最大危机。

首先,军队的灵魂人物没了,蜀军士气瞬间低落;其次,诸葛亮既是军事统帅,又是政治领袖,他去世后,如何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成了头等大事,所以大军必须赶紧撤退;最后,司马懿还在渭水对岸虎视眈眈,要是蜀军贸然撤走,就会遭到魏军骑兵的快速追击。

针对这些情况,诸葛亮早在临死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传说中的锦囊妙计终于派上用场。诸葛亮的遗言简洁明了:秘不发丧,稳定军心;前后军调换位置,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兵权交给杨仪、费祎、姜维组成的领导小组,让前军的魏延断后;要是魏延不听指挥,就别管他,后军先撤,由姜维断后。这套安排基本没毛病,诸葛亮的想法就是:迅速、隐秘地撤出五丈原。

撤退时,蜀军烧毁了营寨,冲天大火宣告他们撤出了这块坚守三个月的土地。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魏延情绪失控,开始闹别扭。一提到这段历史,很多人都说魏延谋反。之前讲过,魏延根本就没谋反。他要是真反了,完全可以首接投降对面的司马懿,趁乱引魏国大军杀入汉中。魏延就是对诸葛亮把兵权交给杨仪不满。你把兵权交给谁都行,就是不能给杨仪,因为魏延和杨仪有仇啊。现在杨仪带着大军自顾自地撤走,不理魏延,这让魏延觉得受到了冒犯。于是,他一气之下跑到杨仪前面,烧掉栈道,还上书刘禅,指责杨仪叛乱。杨仪这边也不甘示弱,毕竟他有诸葛亮的任命,名正言顺。双方就此开始互相攻击,吵得不可开交,都指责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没办法,只好派王平、马岱去平息此事,这才有了魏延被诛三族的悲剧。

那司马懿这会儿在干啥呢?他为啥不趁蜀军内乱派兵追击呢?答案是,魏军从上到下都消极怠工,司马懿也不例外,说白了,就是被诸葛亮打怕了!魏军追击的速度慢得让人难以置信,态度消极得离谱。可即便如此,因为魏延的缘故,蜀军的撤退速度受到影响,魏军的先头部队竟然追上了蜀军。关键时刻,杨仪和姜维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突然回头,大军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吓得扭头就跑。杨仪、姜维这才得以安全撤入斜谷。进谷之后,蜀军全军戴孝,为诸葛亮发丧。到这时,司马懿才知道诸葛亮真的死了,可再想发兵追击,己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有名的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说个冷知识,这件事还衍生出一个成语,叫 “死诸葛走生仲达”。没错,这七个字就是一个成语,“走” 是吓走的意思,“生” 是活的意思,就是说死的诸葛亮把活的司马懿给吓走了,比喻用死人吓唬活人。这个成语出自《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这里的 “宣帝” 指的就是司马懿,司马懿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司马炎登基后,追赠他为晋宣帝。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中老百姓笑话司马懿被死诸葛亮吓走,司马懿听了还嘴硬,说自己能预料诸葛亮活着时的举动,却预料不到他死后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 “行动唯唯诺诺,嘴上重拳出击”,司马懿也是个 “嘴炮王者”!

说到《晋书》的记载,实在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咱们之前说过,《晋书》作为晋朝的官方史书,立场偏向本朝,所以内容难免会给自己人洗白。关于司马懿追击蜀军这件事,《晋书?宣帝纪》里说:“亮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仪斩延,并其众;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 意思是蜀军内乱火拼,司马懿想趁机追击,结果魏明帝曹叡不让!你瞧瞧,这是把司马懿说成想追却被曹叡拦住了。那《魏书》是怎么记载的呢?《魏书》里说曹叡给司马懿下令:“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意思是对方撤退你就追,争取大获全胜。看见了吧,曹叡非但没拦着,还命令司马懿去追呢,这两处记载又矛盾了!结合司马懿的实际表现,我们可以断定,《晋书》又在给自家人洗白了。司马家的人这是把曹叡当枪使,魏明帝妥妥就是个工具人。

当然,曹叡也没因为司马懿抗命而责罚他。很明显,在与诸葛亮交锋的过程中,这对君臣都见识到了诸葛亮的可怕,他随时都能反杀,所以不能主动出击,这己经成了魏军上下默认的潜规则。张郃、王双就是前车之鉴,追击就等于送死。当时曹叡的心态和司马懿高度一致 —— 只要诸葛亮走了,比什么都强,不能有太高要求了。堂堂大魏帝国,连入侵者都不敢追,可见诸葛亮给魏军留下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不管过程怎样,结果是蜀军安全撤回汉中,第五次北伐结束!虽说诸葛亮半路去世,但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蜀军死里逃生,平安撤退,没遭受太大损失。就凭这一点,丞相最后交出的北伐 “作业”,就能打 90 分。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用上了新一代的 “科技狠活儿”,解决了粮食运输问题,还史无前例地在敌占区屯田,把司马懿压制得三个月不敢动弹。这种进化速度,太惊人了!要是没有司马懿,就凭郭淮他们,根本挡不住诸葛亮北伐的脚步,说不定曹魏西北的半壁江山早就改姓刘了。真难以想象,如果再给诸葛亮十年时间,他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可惜老天不遂人愿,没有那么多 “如果”,历史的车轮依旧无情地滚滚向前。丞相走了,剩下的就交给继任者们吧!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大事等着蜀汉的君臣们去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