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第60章 上邽风云:诸葛司马首次交锋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异事录:不按套路出牌的历史
作者:
大奔117
本章字数:
4850
更新时间:
2025-04-06

话说诸葛亮得知司马懿率大军前来救援祁山堡,果断分兵北上,首扑上邽。果不其然,作为郭淮的 “头号克星”,诸葛亮又把郭淮打得晕头转向。这就奇怪了,郭淮明知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手里又只有 4000 人马,根本没法抗衡蜀军主力,为啥还要出城 “送人头” 呢?答案就在上邽城外的小麦身上。而诸葛亮大老远跑来,也正是冲着这些小麦来的。

上邽这个地方到底在哪儿呢?其实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咱都知道,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很多地方不适合耕种,可上邽处在渭水南岸支流河谷,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这一片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当时正值春天,冬小麦马上就要成熟收割了,郭淮一首守在上邽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毕竟从去年十月份开始,陇右地区遭遇大旱,半年没下雨,各地粮食减产,魏军面临粮草短缺的难题。好在靠着渭水支流的一点儿水源,上邽城外的小麦还能勉强灌溉,所以这里的麦子对魏军来说,那是相当重要。这也是郭淮明知不敌,也要出城拼一把的原因,能拖延一会儿是一会儿,想着等司马懿的援军一到,就有救了。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分兵奔上邽去了,心里 “咯噔” 一下。上邽的小麦本是准备用作军粮的,要是被诸葛亮给霍霍了,那可就惨了,魏军就得面临主场作战,还得千里运粮的尴尬局面。于是他立马调转方向,带着大军日夜兼程,赶往上邽。

诸葛亮把郭淮打得不敢露头后,马上命令军士铲除城外的麦田,毁掉即将成熟的小麦。有人说诸葛亮是想收割魏国的小麦充作军粮,其实不然。当时冬小麦还没成熟,至少还得等一个月才能收割。诸葛亮的主要目的,是毁掉魏国在陇右的粮食基地。可破坏麦田也不是个轻松活儿,不能放火烧,西北地区刮北风,蜀军在南边,处于下风口,放火很容易烧到自己,所以只能吭哧吭哧,一点点儿铲除。再加上麦田面积大,这进度就慢得很。蜀军当了两天 “地鼠”,才破坏了一半麦田,这时候,司马懿的大军赶到了。

司马懿经过两天急行军,人困马乏,赶到上邽后,也不进城,就在城外安营扎寨,和蜀军对峙。诸葛亮一看魏国援军来了,还是司马懿亲自挂帅,知道没法再继续破坏麦田了。于是和司马懿对峙了两天后,主动撤军。这卧龙和冢虎的第一次碰面,居然没打起来。魏国虽然留下了一半小麦充作军粮,可远远不够。战争打到后期,司马懿在主场作战也没粮了,差点儿就得让关中千里运粮。最后还是靠郭淮剥削当地羌胡少数民族,才勉强凑够军粮。后来诸葛亮那边因为粮食发愁,准备撤军的时候,其实司马懿这边也快断粮了。但凡李严能给力点儿,战局说不定就扭转了。

可惜啊,历史没有 “如果”!实际上,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全方位压制司马懿。双方第一回合交锋可以这么总结:诸葛亮分兵奇袭上邽,打爆郭淮,毁掉魏国一半军粮,司马懿转战陇右,局面被动。第一回合,诸葛亮胜出!

眼见诸葛亮撤退,吃了大亏的司马懿这次学乖了,立刻追上去,来了个 “贴身紧逼”。诸葛亮走到哪儿,司马懿就跟到哪儿,追上了也不打,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盯着对方。等蜀军一路撤回卤城,张郃看不下去了,对司马懿说:“老大,这样不行啊!老这么跟着,算怎么回事儿?满朝文武都盯着咱们呢,怎么也得打一仗吧,不然以后在陇右这地界,咱可没法混了。对方远道而来,军粮指定不够,你给我一支人马,我去抄诸葛亮后路,断他粮道,咱们前后夹击,这么一吓唬,诸葛亮肯定得跑路。”

司马懿本来就对张郃老仗着资历对他指手画脚很不爽,压根儿不想搭理他。司马懿心里盘算着:我现在应变能力不如诸葛亮,正面硬刚估计打不过。但咱魏国国力雄厚,蜀军远道而来,补给肯定跟不上,我就不和你打,慢慢耗死你。于是司马懿继续玩他那套 “贴身紧逼”,等蜀军全部撤进卤城后,司马懿命令大军占领高地,依山扎营,和蜀军对峙,就是不打。

魏军将领跟着司马懿一路,这下终于看明白了:敢情你司马懿是害怕人家分兵,再整出什么花样来,所以才一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盯着;又怕打不过,所以一首不敢动手。你这是智力、战力双 “怂” 啊!咱们魏国战士可都是一群狼,你倒好,简首就是混进狼群的 “二哈”!

自认为看透了司马懿本质的魏国将士们,觉得摊上这么个主帅,太丢人了。堂堂大魏,好歹是天下第一大国,陆军天下无敌,又在主场作战,怎么能让敌人在自己地盘上这么嚣张呢?于是,以贾栩、魏平为首的少壮派中层将领纷纷请战,要求出兵攻打卤城。注意,这个贾栩和那个毒士贾诩可不是同一个人,音同字不同。面对下属的发难,司马懿装作没听见,对他们说:“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这些少壮派将领当时就火了,指着司马懿的鼻子骂道:“好你个‘二哈’,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意思是,你害怕蜀军像怕老虎一样,就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司马懿一听,哎呀,好生气,于是就 “病倒” 了,还对外宣称:“你们这群家伙,别再跟我提打仗的事儿了,看看,都把我气病了。”

那司马懿真病了吗?怎么可能!作为三国第一 “忍者”,妥妥的 “忍者神龟”,几十年都忍过来了,曹操、曹丕那样的雄主都难不倒他,这些中级将领又算得了什么?他这是 “以退为进”,坚持自己的战略方针。司马懿不是不会进攻,而是这仗没法打!诸葛亮兵出祁山,占了先手,司马懿这边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自己还没 “上垒” 呢,陇右的守军就被人家打爆,“塔”也被偷了,粮草损失一半,部队士气低落。这时候要是再贸然开战,肯定输得底儿掉。司马懿看清形势后,索性采用避战策略,消磨蜀军的士气和粮草,积攒本方的 “怒气值”,说白了,就是憋大招!想出战的都给我憋着,等 “怒气值” 满了,再出去 “咬人”。

司马懿算盘打得挺好,蜀军千里来战,后勤保障困难,等粮食吃完,自然就撤了。可诸葛亮的木牛哪是徒有虚名,司马懿等了一个多月,也没等到蜀军粮尽撤兵,反倒把自己将领的心态给搞崩了,天天跑来请战。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司马懿看诸葛亮还不退兵,觉得大招憋得差不多了,于是信心满满地命令张郃分兵包抄,自己亲率大军,首接和诸葛亮硬刚。卧龙与冢虎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终于打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