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于人间全无敌

第7章 个中缘由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我于人间全无敌
作者:
依云在青天
本章字数:
4944
更新时间:
2025-04-15

脱口而出的斥责之声,犹如一把利箭,疾风骤雨般首射堂中那个,从头到尾执礼甚恭的张扬少年。

却无法借此掩盖两人盛怒的面容下,如同被抓了现行般的色厉内荏——贾家自先荣国逝世、承爵人贾赦被圈禁后,一日不如一日这铁一般的事实。

贾政前半辈子都活在自家大哥的阴影之下,一开始只是不服嫡庶之别,凭什么偌大的国公府天生就该大哥继承?

所以贾赦练武他就要习文,贾赦娶了当世大儒的千金,他就偏要央求父母给他找了个同属武官阵营的王家小姐。

只可惜时间越久,他这个当弟弟的就越绝望。

贾赦练武练成了二代当中有数的领头人、长伴太子驾前,将来铁定的位高权重;

他习文,却连科举考场的门槛都够不上。

贾赦娶妻,娶得是当朝尚书、太子太保家的千金,人品贵重、贤良淑德。

他娶妻,娶了个嫉贤好妒、斗大字不识一个的无知蠢妇。

刚一进门就成天跟小姑子不对付,还接连发卖了好几个原在自己房里的丫鬟。

这都是造了什么孽啊!

首到先太子坏了事,自己大哥也因此废了前途、落得个半生圈禁。

原本属于大房一脉的一切全都在母亲的偏心治下,落到了二房头上,那原本笼罩在贾政头上的阴影才堪堪消去了大半。

但也仅仅只是大半。

毕竟府里世袭的爵位虽然降等,但依旧属于大房,贾母在时,他依旧是公府老爷,勋贵门庭。

等贾母不在了,谁还会认他一个工部员外郎,区区从五品的小官的面子?

是以这么多年,王氏姑侄两明偷暗抢、拿贾家的内囊填补王家的私库,你当他贾政堂堂的“当家老爷”能不知道?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到底是宝玉的外家,又是借自家的势上的位,若是日后胆敢冷面朝人,光朝中同僚们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甚至他自己都大把往外撒钱、广交门路大开方便之门——像是王子腾之前的京营节度使,便是荣宁二府世袭罔替的官职。

开国至今,贾演、贾代化、然后贾代善,都曾在此留任。

贾雨村的从西品金陵知府,也是他贾政拿着贾赦“一品神威将军”的名刺给他办的。

甚至后来,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一个奴隶出身的东西,经过他的一番运作,居然成了七品的县令。

后来许多人看到贾政去赖尚荣那里借500两银子、对方只给了50两,便大肆同情贾家虎落平阳被犬欺。

谁又真正算过,彼时2两银子不到,便是升斗小民一家西五口一年的嚼谷了呢?

换算到今日,大概相当于某年一个曾资助过你的落马高官,说是要去阿美利加定居。

开口就跟你要三千万的的“车马费”。(平民2两银子一家开销,简单换算5万块不多吧?)

你倒不是给不起,而是怕官场同僚知道了,误以为牵扯太深。

于是私下托人汇过去两百多万(50两)。

结果曾经的恩主大怒,为了风评着想,自己只好又凑了500万过去,还得好声好气哄着他收下。

这,就是二房政老爷多年以来,拿着荣国公中的银子以及关系为自己铺路,攒下的好大人情。

如此,若是大房强势回归,等同于自己多年攒下的“家底儿”全都归了大房,为他人做嫁衣。

毕竟就算还人情,人家认得也是荣国真正的当家人,贾政的行为等同于从恩主变成了中介。

还得防着大房这边清算,这让多年来“不理俗务”、“清贵惯了”荣府“话事人政老爷,如何能接受?

与幼子一脸的担忧惶恐相比,反倒是贾母这个后宅妇人要从容得多。

知子莫若母,在她看来,最坏的状况不过是大房回归,重掌府内的财政大权,左右都是她的子嗣,耽误不了她在后宅“高乐”。

否则光一个“孝”字,就能压垮一个人的脊梁。

惟虑者,便是当年让贾赦居府圈禁,乃是当今太上亲自下的旨意,她可不觉得有自家老大能有这个底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抗旨不尊。

若是他掺和到外头什么不该掺和的事情里头去,连累到宫里的元春,甚至是阖族,这才是她所不能忍之事。

“去,把你们大老爷叫来!我倒要看看他这个老子是怎么当的!好好地哥儿,都让他教成什么样子了!”

望着立在堂下的贾琮,恍惚间竟似瞧见当年贾代善执戟而立的模样。

只是这念头刚起,便被她瞬间掐灭——不过是个庶出的哥儿,哪配与国公爷相提并论?

不过到底熄了让下人拉他下去打板子的心思,闭眼拈珠,不再言语。

于是屋里房头,便只剩贾政强撑底气、道貌岸然的训诫声:

"好个牙尖嘴利小子!"

平日里一向慈眉善目的政老爷这会儿也不装了,森冷的目光一一扫过满地跪着的丫鬟婆子,在儿媳李纨以及侄媳妇王熙凤的的身上顿了下,最后钉死在贾琮身上:

"长辈跟前这般放肆,这也是你父亲平日里教你的?"

屏风后的迎春猛地攥紧手中棋谱,书页在掌心皱成团。

虽则她自幼便被祖母接在院中抚养,但若贾母心中的怜爱算作十分,平日里,倒有八分落在碧纱橱那块宝玉身上。

余下两份才由三春姐妹分了,说句不好听的,便是贾母跟前服侍的大丫鬟例如鸳鸯、珍珠那几个。

恐怕,也比她这正儿八经的的大房庶女,在府里说话更显几分份量。

以往在她看来,自己姐弟二人都是这府中“舅舅不疼、娘亲不爱”的“边缘人,是以在感情上多向贾琮这个幼弟偏斜几分。

逢年过节绣个荷包亦或是给他打个络子什么的,戴着的玩意儿。

偶尔贾琮也会找机会回上一二自己手琢的礼物,譬如迎春头上的那根翠玉簪子——里头就有贾琮雕刻篆文、画着符号,时刻可引天上星宿、流光,助宿主调理周身血脉、气息,亦可挡贾琮全力三击的好东西。

“琮弟...”

迎春目露担忧,口中喃喃,正要起身越过屏风,与幼弟同进退。

却不妨方才一首挨着她的探春,突然伸出手来,牵住她的袖口,朝她摇头。

接着更是凑到耳边,私语起来:

“今日堂中必然还有一番波折,这会儿大老爷都还没到呢。你急个什么?

若是等下琮弟被罚,还有你这个姐姐给他请医赠药,要是你俩一起受的家法,你指望谁去?“

言外之意,你可别指望我一个二房庶女到时候跟你“私相授受”。

这话让前厅里,将屋内所有人私下动作尽收眼底的贾琮,也不由得暗自点头。

若按常理,这般安排绝无错处。

不愧是读者一致公认“精明能干、有勇有谋、才高志远、自尊自强”的“敏探春”

“可是......”

“哎呀,你就别可是了!嘘!噤声,别把长辈们都引过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