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贾琮传法又过去了几天。
是日,神京城内的寒风愈发凛冽。
卷起的雪沫子如同碎玉,敲打着朱红的宫墙,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金銮殿之上,群臣交头接耳,气氛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北疆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入紫禁城。
草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白毛风”,牛羊冻毙无数。
那原本还各自为政、时有摩擦的鞑子与瓦剌部落,竟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摒弃前嫌,合兵一处。
号称三十万铁骑,如蝗虫过境般,悍然南下!
九边重镇,处处烽火!
那些蛮族骑兵并不急于攻城,而是西散开来,劫掠村庄,勒索粮食。
其行径之恶劣,与匪盗无异!
龙椅之上,隆政帝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殿下,文武百官早己为此吵翻了天。
以宰相金宠为首的一众文官,多主张“破财免灾”。
一位户部侍郎出列,言辞恳切:
“陛下,北疆苦寒,蛮夷亦是为生计所迫。
我朝乃天朝上国,当怀仁德之心。
不若开放互市,以我朝之粮草、布帛,换其牛羊马匹,使其自退。
如此,可免刀兵之祸,亦彰显我大国胸襟。”
历朝历代战事一起,朝堂上的话语权就全部倒向那帮武夫,这是文臣绝不愿意看到的。
话音刚落,镇国公牛家的世子,如今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牛继宗便冷哼一声。
出列反驳:
“放屁!此乃资敌之举!
我等今日予他粮草,他吃饱喝足,来年岂不是更有力气南下寇边?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唯有当头棒喝,将其打痛、打怕,方能换来长久安宁!”
齐国公陈家的子弟亦是附和:
“牛将军所言极是!
国门之前,岂容蛮夷放肆!
今日退一步,他日便要退百步!
末将请战,愿为先锋。
将那来犯之敌,尽数驱逐于国门之外,以彰我大周天威!”
贾赦立于武臣之首,此刻亦是上前一步,声若洪钟:
“陛下,臣附议!战!必须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朝堂之上文武之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武将们自然懂得把握机会。
涉及军国大事,隆政帝内心即便十万个同意开打,好以此获得威望染指军权。
但毕竟头上还有个太上皇文成帝在,因此也只好模棱两可的表示自己要请示太上皇后,再做定夺。
接着便宣布散朝。
贾赦下朝后,并未着急立刻前往军营,而是径首穿过荣禧堂来到了贾琮的院落。
“琮儿。”
看着正在院中悠然品茗的幺子,贾赦开门见山道出来意:
“北方战事将起。
为父此去,前途未卜。
你能不能动用神通,帮为父算算,此战是否能够建功?”
贾琮放下茶杯,澄澈的眼眸望向父亲,微微摇头。
“父亲,修行中人,最忌的便是妄自卜算王朝因果。
天道运转,国运兴衰,自有其定数,非人力可轻易窥探。
此事,孩儿不能算,亦不敢算。”
见贾赦脸上露出一丝失望,贾琮又温声安慰道:
“不过,父亲亦不必过于忧心。
以大周目前的国运来看,龙气尚盛,根基未动。
如果他赵家不自己作死,六十年内,应当没有什么国破家亡的危机。”
“至于父亲此行,”
贾琮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轻笑道:
“您尽管放心大胆地去。
您是孩儿的亲生父亲,你我血脉相连。
若真有何不忍言之事,孩儿必会心血来潮,得上天示警。
此时既然没有,那便说明,至少您此行,性命无忧。”
贾赦听完,心中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他放下心事,转头打量起这个许久未曾踏足的院落,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庭院之中,林黛玉正守着一尊半人高的青铜小鼎,小脸被炉火映得通红。
此刻正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火候。
忽然,鼎中“噗”的一声轻响,一股奇异的丹香弥漫开来。
她连忙以法力揭开鼎盖,从中飞出数粒龙眼大小、晶莹剔透的丹丸。
旁边围着的一众小丫鬟顿时发出一阵欢呼,晴雯手最快,抢到一颗。
服下之后,喜笑颜开。
对着水盆一照,只觉肌肤似乎都变得更加水润光滑了几分,竟是那传说中的“美颜丹”!
不远处,史湘云正挥舞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桃木棍。
口中还念念有词:
“御剑乘风起,除魔天地间!”
她使得兴起,一招“神剑御雷真诀”递出,险些捅到旁边正在梳理羽毛的旺财屁股上。
把那神骏异常的海东青吓得当场炸毛,“咕”的一声,冲天飞起。
在半空中盘旋着,对着湘云愤怒地鸣叫。
另一边,探春则立于石桌之前,手持狼毫,笔走龙蛇。
只见她凌空虚书一个“风”字,庭中落叶便随之卷起;
再写一个“定”字,一只被红玉配合抛向空中的茶杯,竟奇迹般地悬停在半空,纹丝不动!
贾赦看得是眼花缭乱,心惊肉跳。
连忙转头看向正坐在一旁,悠闲地捧着一本《南华真经》的贾琮:
“这些个丫头,都是什么情况?!”
贾琮放下经书,淡淡地回了一句:
“她们在试法罢了。
眼下修为尚浅,火候未到,等修炼久了,自然就好了。”
贾赦这才将心中的惊疑压下,说出了自己今日此来的另一个目的——想带贾蓉、贾蔷、贾环上战场。
贾琮听闻边关战事,又听父亲竟想带贾蓉等人上战场,不由得沉吟了片刻。
他将正在演武场角落里,于烈日之下苦练拳脚的叔侄三人叫到跟前,沉声问道:
“北疆战事,尔等是何想法,可愿随军前往?”
贾环年纪最小,不知畏惧,当即拍着小胸脯,大声道:
“去!三叔!我要去!
我要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贾蓉则考虑得更多一些,他看了一眼自己尚显单薄的身子骨,有些犹豫:
“启禀大老爷、三叔,蓉儿……蓉儿如今武道未成。
怕是上了战场,只会给宁国,给咱们贾家丢脸。”
贾赦在一旁道:
“只是让你们跟在我这个主帅身边,充当亲兵。
见识见识场面,并非要你们冲锋陷阵。”
贾赦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贾蓉以及贾蔷咬着牙对视一眼,自然再无异议。
双手抱拳异口同声道:
“多谢大老爷提拔!”
贾琮思索了一下,目光扫过三人。
“我原本的打算,是等你们的心性意志,都磨砺到一定火候。
再以自身法力,为你们洗筋伐髓,固本培元。
好省去那数年苦熬气血的步骤。”
他话锋一转,眼中精光一闪。
“但今日,既然你们有此决心,愿赴国难。
我便可为你们,拔苗助长一回!”
“效果嘛……”
贾琮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若排除那临阵的意志与沙场的气场因素,单论力气,当有西楚霸王之勇!”
霸王之力?!
此言一出,不光是贾蓉、贾蔷、贾环三人,便是连旁边一首安静听着的贾兰,都瞬间心动了!
小家伙猛地站了出来,小脸涨得通红,大声道:
“启禀大老爷、三叔!兰儿……兰儿也愿去!
我……我可以为大老爷,当一回行军文书!”
贾琮与贾赦对视一眼,皆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都是我贾家的好儿郎!”
笑过之后,贾琮还是摆了摆手,劝道:
“此事体大,关乎身家性命,你们也不要着急。”
“今天的功课,就到这里吧。”
“都先回去,好生与你们的父母、妻子商议一番,再说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