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摆个摊,竟荣获个人一等功!

第124章 年轻人机会多,不急于一时嘛

加入书架
书名:
兼职摆个摊,竟荣获个人一等功!
作者:
一码字就烦
本章字数:
5176
更新时间:
2025-06-01

会议室厚重的实木门外,走廊尽头。

两个穿着笔挺警服的身影正焦躁地踱步。

他们肩上的警衔同样是三级警督,胸前的资历章密密麻麻,昭示着他们至少二十年的从警生涯。

这两人,正是云霞省今年另外两位“全国十佳”的有力竞争者——来自省会春城市局的副局长陆卫国,以及来自经济重镇海东市局的副局长秦建军。

“老陆,你说……厅长他们到底在里面议什么?这都快一个钟头了。”

秦建军是个急性子,他抹了把额头上渗出的细汗,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陆卫国,人称“陆局长”,比秦建军年长几岁,显得沉稳一些,但紧锁的眉头和不停着裤缝的手指,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还能议什么?不就是定咱们俩谁上,谁下。” 陆卫国声音低沉,“按往年的惯例,早就该出结果了。”

“可我刚才听见里面动静不小,好像……好像在争论什么?” 秦建军侧耳倾听,却只听到模糊的人声。

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拉开一条缝,厅长秘书小王探出头来。

“王秘书!” 陆、秦二人立刻像看到了救星,快步迎了上去。

“王秘书,里面……情况怎么样了?定了吗?” 秦建军抢着问道。

王秘书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陆局,秦局,两位领导稍安勿躁,会议还在进行中。”

“还在进行?” 陆卫国眉头皱得更深,“王秘书,透个底,是不是我们俩的材料……有什么问题?”

王秘书摇了摇头,目光下意识地朝会议室内瞥了一眼,压低了声音:“两位领导的材料自然是过硬的。只是……今天情况有些特殊。”

“特殊?”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王秘书斟酌了一下措辞:“张厅……推荐了一个新人选。”

“新人选?谁?” 陆、秦二人异口同声。

“陆阳。” 王秘书吐出这个名字。

“陆阳?!” 陆卫国和秦建军同时愣住,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当然知道陆阳。

那个在珠宝市场力挽狂澜的警校生,那个刚被破格提拔的三级警司!

“他……他才多大?!” 秦建军失声道,“他怎么可能……”

王秘书轻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领导自有决议。我只能说,现在会议的焦点,确实是陆阳同志。”

说完,王秘书歉意地笑了笑,重新关上了会议室的门,留下陆卫国和秦建军两人,僵立在原地,脸色变幻不定。

会议室内。

气氛比刚才更加凝重。

如果说之前是质疑陆阳的“资格”,那么现在,争论的核心则转向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不成文的规则与论资排辈的传统。

特警总队总队长周志刚,这位新上任、以治军严谨著称的硬汉,再次开口。

他的目光扫过坐在张景涛身侧,依旧沉默不语的陆阳,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厅长,各位领导。刚才张厅展示的证据,以及贺副厅长的分析,都证明了陆阳同志在‘2.15’案件中的英勇表现和过人之处,这一点,我不再怀疑。”

他的话锋一转。

“但是!全国十佳,评选的不单单是临场反应和个人武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家心知肚明的隐形标准——那就是独立指挥、组织侦破重大复杂案件的经验!”

周志刚的声音掷地有声。

“陆阳同志参与的‘2.15’案,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其巨大,他的功劳也毋庸置疑。但我们必须承认,整个案件的指挥部署,是由市局刘建国局长坐镇,省厅多部门协同完成的。陆阳同志在其中扮演的是‘尖刀’的角色,是‘奇兵’!但‘尖刀’和‘指挥官’,是两个概念!”

他看向在座的其他人:“在座的各位,哪一位不是从基层干起,主办、协办、指挥过的案子堆起来比山还高?全国十佳,代表的是我们云霞公安的最高荣誉,是授予那些能够独当一面,驾驭全局的帅才!”

“周总队长这话,恕我不敢苟同!” 张景涛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什么叫‘指挥经验’?难道非要等到头发花白,警衔挂满肩章,才配拥有‘指挥’的资格吗?”

张景涛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扫视全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三连质问:

“十九岁,就不能有超越常人的战场判断力和战术素养吗?!”

“警校一年级,就不能在危急关头,做出比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更精准、更有效的决断吗?!”

“难道我们评选十佳,看的不是实际贡献和能力,而是年龄和资历的数字吗?!如果是这样,那干脆按年龄排序算了!”

这三句话,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坎上!

尤其是坐在角落里的陆卫国和秦建军——他们是刚才趁着汇报工作间隙,被允许旁听后半段会议的。

陆卫国今年西十五岁,正处在冲击正处级领导岗位的关键时期,这个“全国十佳”对他而言,几乎是最后一次,也是最有分量的晋升跳板。

秦建军比他小两岁,同样面临着职业瓶颈,他背后承载着整个海东市局的期望,如果能拿到这个荣誉,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是整个海东公安系统的荣光。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中年精英,业务能力、资历功勋,都无可挑剔。

往年,竞争只会发生在他们这样的人之间。

可今年,半路杀出一个陆阳!

一个毛头小子,一个连警服都还没穿热乎的新丁!

这种新奇甚至有些荒诞的竞争局面,让会议室里不少人都下意识地看向陆、秦二人,眼神复杂,低声议论。

周志刚被张景涛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但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火气,语气缓和了一些。

“厅长,我不是质疑陆阳同志的能力。我承认,按照评选条例的硬性标准,他这次立下的功绩,尤其是查获如此大量的军火,单凭这一点,就够得上参选资格!”

这算是一种让步,也是对之前张景涛摆出如山铁证的回应。

“但是,” 周志刚再次强调。

“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考虑到队伍的稳定和同志们的情绪!陆局长和秦局长,都是我们省厅的老同志,兢兢业业几十年,功劳苦劳都有,这次也是呼声最高的候选人。”

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论资排辈。

“陆阳同志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今年,我们是不是可以优先考虑一下老同志?我建议,推荐陆卫国同志参选。至于陆阳同志,我周志刚可以保证,明年!明年特警总队一定全力支持他!”

周志刚这是想用一个“明年”的名额,来换取今年的平稳过渡,照顾老同志的面子,也安抚可能存在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绪。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几位立场偏保守的副厅长的附和。

“嗯,周总队长的建议,可以考虑。”

“老陆确实劳苦功高,今年给他也合情合理。”

“年轻人机会多,不急于一时嘛。”

眼看风向似乎又要被拉回去,张景涛眉头紧锁,正要再次反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