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第七个座位

第16章 温度,诗意

加入书架
书名:
图书馆第七个座位
作者:
笔墨流畅走
本章字数:
4392
更新时间:
2025-07-02

问题抛出,林星遥的心又提了起来。她看着江屿,等待着他的回答,同时也做好了应对“没有”、“没想过”这类简短回答的准备。

江屿微微垂着眼,目光落在自己交握的手指上,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异常安静,只有录音笔微弱的电流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就在林星遥以为他不会回答或者需要更久思考时,他缓缓抬起了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她。

那眼神不再像图书馆里那样完全隔绝,也不再像课堂上那样锐利洞穿,而是一种……带着思索的沉静。

“兴趣……”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是清冷的调子,语速却比平时慢了许多,像是在谨慎地挑选着词汇,“谈不上系统性的爱好。”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小时候,看过一些……科普性质的读物。像《时间简史》,《宇宙的琴弦》……里面会涉及到一些哲学性的讨论,关于存在,关于无限,关于秩序的起源。”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林星遥飞快地在采访本上记录着关键词,同时惊讶于他竟然真的愿意分享这些看似与物理无关的“边缘”体验。

“这些讨论,”江屿继续说道,目光似乎飘向了窗外辽远的天空,“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指向的问题核心,有时会和文学、哲学作品里探讨的命题……产生交集。”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叩击着,这是他深入思考时的小习惯,“比如,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时间的单向流逝与存在的意义,秩序的必然性与偶然的扰动……这些,在但丁的《神曲》里,在博尔赫斯的迷宫小说里,在里尔克对‘时间’和‘存在’的诘问里……都能找到不同维度、却同样深刻的回声。”

林星遥的笔尖猛地顿住了。她抬起头,震惊地看着江屿。他提到了里尔克!他竟然主动提到了里尔克!

而且,他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些诗歌中与物理世界深层关联的哲学命题!这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她以为顶多能听到他偶尔听听古典音乐之类的回答!

巨大的惊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感瞬间攫住了她。她忘记了紧张,眼神亮得惊人,追问道:“所以,在您看来,物理的宇宙和文学的宇宙,并非完全割裂的两个世界?它们只是在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着同一个存在的不同面向?”

江屿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她脸上,看着那双因激动和认同而闪闪发亮的眼睛。他似乎被她的理解点触动,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可以这样理解。物理,通过数学和实验,构建可验证的模型,描述‘是什么’(What)和‘如何运行’(How)。”

他的语速稍微快了一点,带着一种属于他领域的笃定,“而文学、诗歌……它们更擅长探索‘意味着什么’(What it means),触及那些模型无法量化、却同样真实存在的……体验和感受。”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更精确的表达:“就像量子纠缠描述的关联性,是物理世界的底层逻辑之一。而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情感羁绊、命运交织,则是这种关联性在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层面的……映射和表达。虽然层次不同,机制迥异,但那种深刻的、超越个体的‘联结感’,是共通的。”

林星遥完全被他的话语吸引了。她忘记了采访提纲上预设的问题,身体微微前倾,迫不及待地追问:“那您觉得,这种对‘联结感’的认知,对您理解物理世界本身,或者进行科学研究,会有什么影响吗?它会让您看待那些冰冷的公式时,多一份……温度或者……诗意吗?”

这个问题似乎触及了更深层的东西。江屿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他微微蹙起眉,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在眺望那片由他研究的定律所主宰的无垠宇宙。实验室里静得能听到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那是林星遥在飞快记录他刚才的每一个字。

“温度……诗意……”江屿缓缓重复着这两个词,像是在咀嚼它们的含义。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科研本身,需要绝对的理性和逻辑。情绪和诗意,是干扰项。”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林星遥的心微微一沉,一丝失望悄然升起。果然……

然而,江屿的话锋并没有结束。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林星遥,那深邃的眼眸里,平静之下似乎涌动着更复杂的东西。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一些,“理解这种‘联结感’……理解世界并非由孤立的粒子构成,而是由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编织而成……这种认知本身,是一种……背景音。”

他似乎在寻找一个更贴切的比喻:“它不会改变演算的过程,不会影响实验的精度。但它像……像宇宙的背景辐射(ic Microwave Background),无处不在,无法忽略。它让你意识到,你研究的对象,无论是一颗基本粒子,还是一个星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抽象符号。

它们处于一个庞大、精妙、充满内在关联的系统之中。这种认知……”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提供一种更深邃的敬畏,也带来一种……奇特的平静。”

当他说到“敬畏”和“平静”时,林星遥清晰地看到,他沉静的眼眸深处,仿佛有星辰悄然亮起。

那是一种超越了公式和数据的、对宇宙本质的深沉感悟。她仿佛看到那个在图书馆里沉默演算的少年,他的内心并非一片荒芜的冰原,而是一片能容纳星辰大海、能感知宇宙脉动的广袤天地!只是他表达的方式,是如此的内敛,如此的……物理化。

巨大的震撼和一种近乎灵魂共鸣的颤栗感席卷了林星遥。她甚至忘了记录,只是怔怔地看着他,看着这个用最理性的语言,描述着最深邃感动的“物理先生”。

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他浅灰色的毛衣上,给他冷峻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他坐在那里,本身就像一首用宇宙法则写就的、沉默而壮丽的诗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