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甫的政令如同带着冰霜的利刃,在清晨的微光中首刺集瑞监。
监正刘祥,昨日还沉浸在天降祥瑞,圣君在位的美梦中,今日便被一纸公文砸得头晕眼花。
“裁撤?凭什么!”刘祥捏着公文,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吏部的官员面无表情:“奉宰相钧令,集瑞监即刻裁撤,所有人员听候吏部分配。刘监正,哦,前任刘监正,因渎报不实、耗费钱粮,着降三级调用。”
刘祥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消息传开,朝堂之上,暗流汹涌。
不少官员心中惴惴,尤其是那些平日里靠着钻营人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更是如坐针毡。
李凡躺在寝宫的软榻上,听着福安低声禀报此事,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砍得好!这种粉饰太平的部门,留着过年吗?
清心凝神(初级)的效果也还可以,至少他现在想到堆积如山的奏折,烦躁感不像之前那么强烈了。
但这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没有奏折!
“福安,你说,朕要是把批奏折这活儿也外包出去,怎么样?”李凡懒洋洋地翻了个身。
福安额头渗出细汗,陛下又在说胡话了,不,是圣言!
“陛下圣明,此乃简政放权之极致,非大智慧者不能思及。”
李凡撇撇嘴,这老太监也学会迪化了。
宰相府内,王道甫并未停歇。
“周尚书,筛选奏折之事,今日必须拿出章程。”王道甫对着吏部尚书周敬晖。
周敬晖面露难色:“相爷,标准如何拿捏?万一错漏了重要军情,或是耽误了陛下圣裁……”
王道甫抬手打断他:“何为重要?何为琐碎?老夫昨日己在陛下面前陈述过。”
他从案几上拿起几本奏折,猛地掷在地上。
“广南西路按察使上奏,言其境内有农妇产下一头双身小牛,称之为祥瑞,请陛下嘉奖!荒唐!”
“河东路转运副使上奏,为其母庆贺七十大寿,请陛下御赐牌匾!无耻!”
“京畿县令,为城中两家泼皮争夺一只母鸡互殴之事,请刑部会审!可笑!”
王道甫胸膛起伏:“此类奏折,以后若再出现在老夫案头,休怪老夫不讲情面!”
“凡地方民生疾苦、重大灾情、边防军情、钱粮税收、官员贪腐渎职,以及各部需请陛下最终裁断之核心事务,方可上呈!”
“其余,一律由各部自行处置,或由内阁初审后存档,不得首达天听!”
“若有官员敢阳奉阴违,或挟私报复,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周敬晖等人噤若寒蝉,连声称是。
宰相这雷霆手段,是要彻底整顿朝纲了。
夜色中,几位衣着寻常的官员,在神都一处隐蔽的宅院内秘密会面。
为首的正是前集瑞监监正刘祥的叔父,光禄寺少卿刘铭。
“王道甫欺人太甚!此獠名为改革,实为揽权!今日裁撤集瑞监,明日便可能动到我等头上!”刘铭愤愤不平。
另一位官员忧心忡忡:“我等该如何是好?宰相如今圣眷正浓,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哼,圣眷?我看是蒙蔽圣听!”刘铭冷笑,“陛下深居简出,我等根本无从面圣。必须想办法,让陛下知道王道甫的狼子野心!”
几人密议良久,最终决定联络一些在宫中有门路的旧人,试图将“万言书”递到李凡面前。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李凡巴不得他们永远别来烦自己。
……
北蛮天狼汗国,王庭金帐。
孤狼听着手下密探的汇报,指尖在冰冷的金属杯壁上划过。
“裁撤集瑞监,合并司衙,精简奏报流程……王道甫,好大的手笔。”
他喃喃自语:“大雍新皇登基不过十数日,便能让这老狐狸俯首帖耳,推行如此激烈的改革。”
“王道甫就不怕引起内乱?”孤狼的眼神凝重起来。
除非,雍帝李凡,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底牌,足以压制一切反弹。
“传令下去,潜伏在神都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查清雍帝的真实意图。”孤狼的声音透着一丝寒意。
……
月氏古国使团所在的鸿胪寺别院。
图雅公主听着侍女汇报神都最近的变动,碧色的眼眸中闪过异彩。
“这位大雍宰相,果然名不虚传。”图雅赞叹,“如此大刀阔斧,却不见朝局混乱,想来是那位雍帝陛下在背后给予了绝对的信任与支持。”
她对那位看不透的年轻帝王,愈发好奇与敬佩。
“这才是真正的君臣相得,高效运转。”图雅心中暗忖,月氏若想长久立足,或许真该学学大雍的某些东西。
……
一连几日,李凡都觉得日子过得有些无趣。
虽然王道甫己经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但送到他面前的奏折,似乎还没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福安,陪朕去御花园走走。”
御花园的太液池边,李凡让人找来一根简陋的鱼竿,挂上饵食,有模有样地钓起鱼来。
他其实对钓鱼没什么兴趣,纯粹是闲得发慌,找点事做,顺便晒晒太阳。
福安在一旁小心伺候着,内心却在飞速旋转: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李凡打了个哈欠,眯着眼睛看着浮漂,心里盘算着一会儿午膳吃什么。
“红烧蹄髈不错,再来个小菜解解腻……”
李凡在太液池边钓鱼的消息,很快便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宫廷内外。
大臣们听闻此事,顿时议论纷纷。
“陛下于风口浪尖稳坐钓鱼台,这是何等的从容与自信!”
“定是在考验我等的臣子之心啊!看我等能否在宰相大人的带领下,将这革鼎之事贯彻到底!”
“陛下这是在告诉我们,一切尽在掌握,尔等安心做事即可!”
王道甫听闻此事,更是心头一热。
陛下果然圣明!这是在用无声的行动,表达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老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王道甫当即下令,加快改革步伐,对几个平日里怨声载道的清水衙门动了刀子。
【因宿主垂钓静思的行为被百官进行圣君姿态迪化解读,圣君声望小幅提升,获得国运点+300!】
李凡看着系统提示,嘴角微微抽搐。
钓个鱼也能加点?这帮大臣的脑补能力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又过了几日,王道甫的改革措施终于显现出更显著的效果。
福安抱进来的奏折,从原来厚厚的一摞,变成薄薄的几本。
李凡随意翻了翻,大多是些军国大事的简报,或是需要他最终拍板的决策,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果然都不见了。
“不错,不错。”李凡满意地点点头,“老王这效率,可以啊。”
总算可以多睡一会儿了。
正当李凡准备传膳,然后美美地补个回笼觉时,福安神色匆匆地从殿外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户部尚书张柬之大人在殿外求见,说、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