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太子对比,二凤嚎啕大哭

第31章 昊天镜再揭伤疤,圣宗八岁欲退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双太子对比,二凤嚎啕大哭
作者:
不会开枪不是好厨子
本章字数:
4682
更新时间:
2025-06-26

“神农大典”的盛况,以及“监国理政亲王”的册封,如同一股东风,吹散了笼罩在长安上空数月之久的,关于储位争夺的阴霾。

朝堂的风气,焕然一新。

李承乾,这位新晋的监国亲王,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政务之中。

他不再沉湎于东宫的靡靡之音,而是日日与工部、司农寺的官员和匠人们,在城南的【皇家农桑格物院】内,探讨着新式农具的量产细节。

看着那一片片新开垦的试验田,被曲辕犁翻出肥沃的深土,看着那龙骨水车将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地送入田间,他便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名为“希望”的踏实感。

整个大唐,仿佛都沉浸在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之中。

所有人都相信,一个远比“贞观之治”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在他们眼前缓缓拉开序幕。

然而,昊天神镜,却似乎总喜欢在人们最志得意满的时候,降下它那足以颠覆一切的启迪,或是警示。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当李世民正含笑看着李承乾呈上来,关于格物院初步成果的奏疏,刚刚龙心大悦。

长安城上空,那两面静静悬浮的昊天镜,毫无征兆再一次绽放出了刺目的金光!

来了!

整个长安城,无论士农工商,无论王公贵胄,都在这一刻,停下了手中的一切,下意识地抬头望天。

他们知道,那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天子之课”又要开始了。

甘露殿前,李世民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奏疏,脸上充满了期待。

他想看看,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那位无所不能的“圣宗”儿子,又将为他,为大唐带来何等惊天动地的手笔!

然而,当镜面之上,那几个鎏金大字,如同天神的刻印缓缓浮现时,李世民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了。

帝王的从容与骄傲,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几乎要让他当场窒息的屈辱与痛苦!

只见那右侧的【圣宗】之镜上,清晰地映出了一行大字:

【武德九年·渭水之盟】

轰!!!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狠狠地劈在了李世民的记忆深处!

也同时劈在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李勣等所有开国元老的心上!

大殿前那股昂扬喜悦的气氛,瞬间烟消云散。

所有人的脸上都褪尽了血色,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那是大唐的国耻!

是李世民一生中,唯一也是最大的污点!

昊天镜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右镜的画面,开始以一种无比真实的“高清重播”的方式,无情地将那段大唐开国史上最屈辱、最惊险的一幕,再次展现在了天下人面前!

画面之中,此时【圣宗】承乾,在镜中世界只是一个年仅八岁的孩童。

而大唐的江山正风雨飘摇。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味尚未散尽,年轻的李世民刚刚登基,皇位未稳,人心未附。

就在此时,北方的颉利可汗,嗅到了这股血腥与虚弱的气味,他倾巢而出,率领着他那号称二十万的突厥铁骑,如同一股黑色的死亡浪潮席卷而来!

兵锋首指长安!

最终,二十万大军,陈兵于渭水之畔,距离京师仅剩下了区区西十里!

镜中的长安城,陷入了巨大、末日般的恐慌。

城门紧闭,街市萧条,无数百姓拖家带口,想要逃离这座随时可能被攻破的都城,却被紧闭的城门挡住了去路。

哭喊声、祈祷声、绝望的嘶吼声,混杂在一起,让整座城市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

镜中的太极殿,气氛更是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战!与突厥蛮夷,死战到底!”这是尉迟恭在咆哮。

“拿什么战?!”宰相裴寂哭丧着脸,“长安城中,能战之兵,不足万人!国库之中,连犒赏三军的钱粮都拿不出来!如何战?!”

“那就……和!倾尽所有,也要将这尊凶神先送走再说!”

主战派与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

而龙椅之上,那个年轻,还不是日后“天可汗”的李世民,脸色铁青,双拳紧握。

他强作镇定,可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透着几乎无法掩饰的巨大压力、无助与滔天的愤怒。

这份刻骨铭心的屈辱,透过镜面,再一次狠狠地灼烧着现实中早己君临天下李世民的心!

现实世界,甘露殿前。

当李世民亲眼看着镜中那个年轻的“自己”,在殿内焦躁地来回踱步,甚至因为无能为力而一拳狠狠砸在地图上时。

他仿佛被那股巨大的无力感,再次拽回了那个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刻。

李世民的呼吸猛地变得急促起来。

脸色在一瞬间惨白如纸。

那双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不受控制地死死攥紧,青筋暴起,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甚至发出“咯咯”的声响。

一种巨大、被当着天下人的面,揭开最深处伤疤的痛苦与耻辱,让他这位横扫六合的千古一帝,浑身都在微微颤抖!

他身边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等人,也全都脸色凝重,他们仿佛也再次感受到当年那份悬于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亡国之危。

所有人都知道,历史上的李世民,最终是靠着过人的胆气,和几乎掏空国库的财帛,才换来了那纸城下之盟。

那么……

面对如此绝境,那个无所不能的“圣宗”会如何呢?

在当时,那个年仅八岁的他又能做些什么?

他真的能比肩,甚至超越那个己经竭尽全力,赌上了所有胆魄与尊严的青年皇帝吗?

就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这个巨大的疑问之时。

右镜之中,年轻的李世民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终于下定决心,准备亲自披甲奔赴那九死一生的渭水便桥,去进行那场决定帝国命运的豪赌。

可就在此时,一名内侍,突然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因激动与不敢置信而变得尖利无比!

“陛下!陛下!太子殿下……年仅八岁的太子正在殿外求见!”

内侍狠狠地咽了口唾沫,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将要说出的话。

“他说……他说他有……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退敌之策!!!”

此言一出。

镜中那原本嘈杂无比的太极殿,瞬间死寂!

镜外的现实世界,也同样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极致的荒谬与不敢置信。

一个八岁的孩子?

要教一个开国的马上皇帝如何退敌?

而且,还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怎么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