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蒋梦洁的生活被精准地切割成了两半。
一半是白昼,一半是黑夜。
白天的她,是理科(1)班的蒋梦洁。
是那个能面不改色地刷完一整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学霸。
也是那个能在物理课上,和陶景行因为一个公式的两种推导方式,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学术狂人"。
"我觉得用这个方法更具有普适性。
蒋梦洁指着草稿纸上的一系列推演,表情是少有的认真。
"虽然计算过程繁琐了一点,但它能覆盖更多种模型,不容易出错。
坐在她旁边的陶景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他修长的手指,在另一张草稿纸上轻轻一点。
"但你这个方法,在遇到极端条件时,计算量会呈指数级增长。
"你看这里。
他言简意赅。
"我的方法,虽然适用范围窄,但它抓住了这个模型的核心本质,计算可以简化百分之七十以上。
"效率更高。
蒋梦洁凑过去看。
不得不承认,陶景行的思路确实巧妙。
他总能用最精准、最简洁的逻辑,首击问题的要点。
就像一个顶级的外科医生,手术刀永远能找到最完美的下刀点。
但蒋梦洁也有自己的坚持。
"可竞赛的时候,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去思考哪种方法是最高效的。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任何时候拿出来都能用的,最稳妥的武器。
陶景行闻言,抬起头。
他看着蒋梦洁,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那种疏离和冰冷。
"有点道理。
他居然就这么干脆地承认了。
"那就把两种方法都整理出来。
"常规题用我的,难题用你的,作为双保险。
蒋梦洁愣了一下。
她没想到陶景行会这么轻易地接受她的观点。
"好。
她点点头。
这种纯粹的、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思维碰撞,让她感到无比的酣畅淋漓。
而到了夜晚,她就变成了另一个蒋梦洁。
当她关上房门,拉上窗帘,打开画架上的台灯时。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空气中不再是数学公式和物理定律的味道。
而是铅笔的木香,和画纸的纤维气息。
她脱下校服,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
然后,像一个虔诚的信徒,走进自己的圣殿。
她的画板前,贴满了各种各样她自己画的几何体。
正方体。
球体。
圆锥体。
这些是素描最基础的练习。
也是一切复杂形体的起点。
她没有因为系统赋予的强大能力,就跳过这些最枯燥的步骤。
她比任何人都更用心地,去画好每一个几何体。
她要感受每一根线条的走向。
体会每一处光影的过渡。
【叮!检测到宿主完成一次高质量素描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2。】
【叮!检测到宿主完成一次高质量素描练习,【绘画入门】技能经验值+3。】
【叮!……】
系统的提示音,时不时地在脑海中响起。
这让她原本有些枯燥的练习,变得像打怪升级一样,充满了即时反馈的乐趣。
她完全沉浸其中。
有时候,为了画好一个球体的光影过渡,她能对着台灯下的苹果,一看就是半个小时。
她的眼睛,就像一台最高精度的扫描仪。
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分析,不断地将脑海中的三维图像,转化为画纸上的二维线条。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等她终于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伸个懒腰,才发现,太阳公公己经悄然爬上了山头。
她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系统面板。
【绘画入门】的经验条,又往前涨了一小截。
这种感觉,很奇妙。
这种在理性的逻辑世界和感性的艺术世界之间来回切换的感觉,没有让她感到一丝一毫的疲惫。
反而让她的大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调剂和放松。
就像一个人,左手在解一道微积分难题,右手在弹一首肖邦的夜曲。
两个半球的大脑,被同时激活,达到了某种奇妙的和谐。
这让她白天在课堂上,精神更加专注,思维也更加活跃。
"蒋梦洁,你最近是不是又偷偷用功了?
课间,闺蜜朱幽竹凑了过来,一脸狐疑地看着她。
"我怎么感觉你上课回答问题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蒋梦洁笑了笑。
"有吗?
"当然有!
朱幽竹斩钉截铁地说。
"你现在跟陶景行讨论题目的那个样子,简首就像两个高手在华山论剑。
"我们这些凡人,连插嘴的资格都没有。
"哪有那么夸张。
蒋梦洁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点小得意。
这都是"双面人生"带给她的好处。
绘画,锻炼了她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而这种能力,又反过来,让她在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模型和几何图形时,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对了,你艺术节的画,准备得怎么样了?
朱幽竹突然想起了这茬。
"还有半个月就要交作品了哦。
"放心吧。
蒋梦洁的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
"我心里有数。
她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
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绝妙的构想。
一个,独属于她蒋梦洁的,理科生的终极浪漫。
但现在,还不是揭晓的时候。
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练习,去将它完美地呈现在画纸上。
这一个月,注定是紧张而充实的。
但也注定,是收获满满的。
她很期待。
期待着,当自己的作品,在艺术节上展出的那一刻。
所有人,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尤其是,陶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