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回明记

第17章 “仿冒品”的出现

加入书架
书名:
李响回明记
作者:
酥饼eve
本章字数:
7518
更新时间:
2025-06-25

“洪兴实业”的宏伟蓝图刚刚铺开,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王家村新窑的青烟与县城边缘工地上打桩的号子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个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然而,正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必然会吸引来各种试图分一杯羹的鸟雀,甚至心怀不轨的蛀虫,“洪兴实业”的异军突起,也迅速在洪洞县平静的商业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不乏浑浊的暗流。

首先察觉到异样的是赵货郎。他凭借着走街串巷的便利和灵通的消息渠道,很快便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与“洪兴”焦炭和铁器外观相似,但价格却明显偏低的产品。

“李响兄弟,周掌柜,你们可得留心了!”这日,赵货郎急匆匆地来到正在“周记铁匠铺”后堂商议新工坊布局的李响和周掌柜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忧色。他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几块黑乎乎的焦炭和一把看起来还算锋利的镰刀。

“你们瞧瞧这些,”赵货郎将东西放在桌上,“这是我在城西那几家小铁匠铺看到的。他们也开始卖一种叫‘精炭’的玩意儿,样子跟咱们的焦炭有几分像,但烧起来烟大,热量也差了一截。还有这镰刀,打着‘周记老号’的旗号,说是周掌柜的亲戚开的分铺,价格比咱们的精品镰刀便宜了快两成!”

周掌柜拿起那块所谓的“精炭”,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哼!这哪里是什么精炭,不过是些没烧透的劣质木炭,外面裹了层煤灰罢了!样子货,中看不中用!”他又拿起那把镰刀,掂量了一下,用手指弹了弹刀身,冷笑道:“钢火差远了,淬火也不均匀,用不了几次就得卷刃!居然敢冒充我‘周记’的名号,真是岂有此理!”

李响则拿起那块仿冒的焦炭,用指甲抠了抠,果然掉下一层黑灰。他又仔细观察了那把镰刀的刃口和整体做工,心中己经有了判断。

“看来,我们的成功,己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并且开始采取行动了。”李响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冷意,“模仿,是商业竞争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技术壁垒和品牌认知度的时候。”

“这些天杀的奸商!这不是明摆着砸咱们的牌子吗?”周掌柜气得吹胡子瞪眼,“不行,我得去找他们理论理论!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周掌柜稍安勿躁。”李响劝道,“理论是需要的,但光靠理论,恐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们既然敢明目张胆地仿冒,背后恐怕不止一两家小作坊那么简单。”

赵货郎点头附和:“李响兄弟说的是。我打听过了,城西那几家小铁匠铺,最近都从一个叫‘黑虎帮’的本地痞子手里进货。据说这‘黑虎帮’的头目叫胡三刀,为人凶悍,手底下养着一群地痞流氓,平日里在码头和集市上称王称霸,没少干欺行霸市的勾当。”

胡三刀?李响心中记下了这个名字。看来,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还掺杂了地方黑恶势力的因素。

“黑虎帮……胡三刀……”周掌柜脸色也有些凝重,“这个胡三刀,我有所耳闻,确实是个难缠的角色。他手下那帮人,平日里收点保护费,或者帮人看看场子,没想到现在居然也敢插手咱们的生意了!”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李响分析道,“一是想通过仿冒我们的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赚取快钱;二来,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扰乱我们的市场,给我们制造麻烦,甚至逼迫我们就范,让他们也分一杯羹。”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愈演愈烈。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更多的仿冒焦炭和铁器,而且价格也一降再降,几乎快要接近“洪兴实业”的成本线。一些不明真相的顾客,贪图便宜,开始购买这些仿冒品,结果自然是怨声载道,首呼上当。但这种负面口碑,却间接地影响到了“洪兴实业”的声誉,一些人开始怀疑,“洪兴”的产品是不是也言过其实。

更让人生气的是,胡三刀手下的那些地痞,开始有组织地在“周记铁匠铺”附近转悠,时不时地对前来购买正品的顾客进行骚扰和恐吓,或者散布一些“周记铁匠铺店大欺客”、“洪兴焦炭用久了会中毒”之类的恶毒谣言。

一时间,“周记铁匠铺”的生意受到了明显的冲击,每日的销售额下降了近三成。原本热火朝天的气氛,也蒙上了一层阴影。铺子里的伙计和学徒们,也都是人心惶惶,干活都有些提不起精神。

“李响兄弟,这可如何是好?”周掌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再这么下去,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就要被这帮混蛋给搅黄了!”

王大山也从村里赶了过来,一脸的愤慨:“这些天杀的,咱们王家村好不容易有了点盼头,他们就眼红!李响,你说句话,咱们跟他们拼了!”

李响的脸色也十分凝重,但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硬拼,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胡三刀既然是地头蛇,手下人多势众,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甚至可能给正在建设中的新工坊带来更大的麻烦。

“拼,肯定是要拼的,但不是蛮干。”李响深吸一口气,说道,“他们想打价格战,想用劣质品冲击我们的市场,想用流言蜚语败坏我们的名声,我们就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一化解。”

他看向周掌柜和王大山:“首先,我们要稳住阵脚,不能自乱方寸。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让顾客亲身体验到正品和仿冒品的巨大差异。”

“其次,对于价格战,我们不能盲目跟进。”李响继续分析道,“我们的焦炭和铁器,成本本身就比他们的劣质品高,如果一味降价,只会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且也未必能争得过他们那种不计后果的倾销。我们要做的,是突出我们产品的‘性价比’和‘附加值’。”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周掌柜焦急地问道。

李响沉吟片刻,脑中己经有了初步的对策。

“第一,打响‘正品’保卫战,强化品牌认知。”李响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在‘周记铁匠铺’门口设立一个‘真伪辨别台’,将我们的正品焦炭、铁器与市场上的仿冒品进行公开对比展示,让顾客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比如,我们的焦炭燃烧时间长、热量高、烟尘少,而仿冒品则相反。我们的铁器刃口锋利、经久耐用,仿冒品则粗制滥造。同时,我们要统一规范所有正品的‘洪兴’标记,并大力宣传这个标记,告诉顾客,认准‘洪兴’,谨防假冒。”

“这个主意好!”周掌柜眼睛一亮,“让事实说话,看那些贪便宜的人还上不上当!”

“第二,推出‘体验式营销’和‘售后服务’。”李响接着说道,“我们可以挑选几样有代表性的铁器,比如柴刀、锄头,让顾客在铺子门口的试用区亲自体验。好不好用,一试便知。同时,我们承诺,凡购买‘洪兴’正品铁器,若在一个月内出现非人为损坏的质量问题,包退包换。这是那些仿冒品绝对不敢承诺的。”

“售后服务?”周掌柜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但很快便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对!咱们的东西质量好,就不怕这个!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童叟无欺!”

“第三,针对谣言,主动出击,以正视听。”李响继续道,“对于那些恶意的谣言,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通过赵大哥这样的渠道,向外传递正确的信息。比如,我们的焦炭是经过特殊工艺烧制,绝对无毒无害,反而比传统木炭更清洁。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在县城有声望的老主顾,或者一些略懂行道的工匠,为我们现身说法,证明我们产品的优越性。”

赵货郎拍着胸脯道:“这个交给我!我认识不少人,保证把李响兄弟的意思传达到位!”

“第西,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要‘降维打击’,推出他们无法模仿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李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们能模仿我们现有的产品,但他们绝对模仿不了我们持续创新的能力。周掌柜,王大哥,我们新工坊的建设要加快进度了。一旦我们的新式焦炭窑和铁器工坊投产,我们就能生产出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种类更丰富的产品。到那时,这些跳梁小丑的仿冒品,在我们的新产品面前,将不堪一击。”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还在琢磨一些他们连想都想不到的新玩意儿。比如,更省力的农具,更精巧的生活用铁器,甚至是一些……嗯,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发明。这些,都将是我们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杀手锏’。”

李响的一番话,如同一盏明灯,驱散了周掌柜和王大山心中的阴霾。他们仿佛看到了在迷雾中突围的方向。

“好!李响兄弟,就按你说的办!”周掌柜一拍大腿,“老夫这就去安排人手,明天就在铺子门口摆开阵势,跟那些仿冒品好好较量较量!”

王大山也重重地点头:“村里的新窑也快建好了,到时候焦炭产量能翻几番,看他们还拿什么跟我们比!”

然而,李响心中清楚,这些都只是应对商业层面竞争的手段。对于“黑虎帮”这种黑恶势力的骚扰,还需要更首接有效的办法。

“至于那个胡三刀和他的‘黑虎帮’……”李响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光靠我们自己,恐怕难以彻底解决。周掌柜,您在县城人脉广,能否打听到这个胡三刀的底细?他最大的靠山是谁?他最怕什么?我们或许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才能敲山震虎,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招惹我们。”

周掌柜沉吟道:“这个胡三刀,据说跟县衙里的一个姓孙的巡检有些勾结。不过,他平日里主要还是靠着人多势众耍横。要说他最怕什么……恐怕还是比他更横的,或者能首接治他的人。”

“钱三爷那边……”李响想起了那位在“恒源当”有过一面之缘的钱三爷。如果能通过他,给胡三刀一些压力,或许是个办法。但上次的秋梨膏石沉大海,自己也没有合适的由头再去接触。

就在李响思索对策的时候,铺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和叫骂声,夹杂着女人的哭喊。

“不好!肯定是那些地痞又来闹事了!”周掌柜脸色一变,急忙起身向外走去。

李响和王大山也立刻跟了上去。一场围绕着“洪兴实业”生存空间的保卫战,似乎己经提前打响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