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贪官女,基建在手权谋我有

第8章 同类的思想碰撞,种下希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贪官女,基建在手权谋我有
作者:
无关风月题序
本章字数:
523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有了陆怀舟的鼎力相助,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疫病平息后,穗禾县暂时恢复了平静。

村民们忙着修缮房屋,清理环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劫后余生的气息。

林穗利用系统积分兑换了一些基础物资,比如糙米、盐、以及少量常用草药,分发给受灾严重和患病的村民,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村民心中的声望和信任。

大家开始真正称她为“林姑娘”,语气中带着尊敬和亲近。

村里的妇女们也会主动过来跟满宝说话,逗她玩,夸她乖巧懂事,甚至会送她一些自家做的粗陋点心。

满宝虽然还是有点怕生,但对这些善意开始慢慢接受,偶尔会露出一个怯生生的笑容,小小的虎牙藏在唇后,可爱极了,总能引得大娘们笑得合不拢嘴。

陆怀舟留在了村里,一边继续给村民看病,一边和林穗交流。

两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在这个落后的古代世界相遇,有着太多共同的话题和理念。

他们互相验证对方在不同领域的“现代知识”,比如基础的物理原理(杠杆、滑轮)、简单的化学反应概念(燃烧、皂化)、生物学的基本分类等等。

陆怀舟惊叹于林穗在医学之外广博的知识面,她似乎对农业、建筑、甚至一些管理理念都有了解,而且更擅长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

而林穗则敬佩陆怀舟在古代艰苦条件下,对医学钻研的毅力和对生命的悲悯之心,他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他们在这个时空找到了彼此,那种不再孤单的感觉,让他们都感到慰藉和力量。

“林姑娘,你懂的知识真多,包罗万象,不像我,只通医术。”陆怀舟由衷地赞叹,眼中带着敬佩,“而且你更能将这些知识落地,改变现实,这可比纯粹的理论难多了。”

“术业有专攻嘛,陆先生的医术可是救了整个村子!”林穗笑笑,语气诚恳,“不过,陆先生,您有没有想过,用咱们的现代知识,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这里的生产力,让大家不再仅仅是挣扎求生,而是能真正地生活?能吃饱,穿暖,有尊严地活着?”

她指的是农业。古代的农耕方式完全依赖经验和人力,效率低下,产量靠天吃饭。

如果能引入一些现代农业科学原理,比如土壤学(简单的辨别土质)、植物营养学(简单的施肥理念)、甚至简单的几何和微积分计算(最优解),就能大大提高产量,让“产量翻倍”不再是空话,而是可以实现的未来。

她也想将自己玉佩感应到的铁矿资源信息与他分享,两人一起探索利用。

陆怀舟眼前一亮:“此话怎讲?农业还能用咱们的知识来改善?”他虽然懂医学,但对农业并不了解,但这想法听起来就让人激动。

林穗拿出之前在山丘下挖到的那个锈迹斑斑的铁块,递给陆怀舟,并讲述了玉佩感知到“暖意”的事情。

“陆先生你看,这块铁虽然锈了,但质地不错。我怀疑村子附近可能蕴藏着铁矿。如果真有铁矿,咱们就能打造出比现在好得多的农具,比如更坚固的犁、更锋利的锄头、更耐用的镰刀,这能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减少体力消耗!”

她又指了指田地,“还有耕作方法。比如插秧,古代人都是凭经验,插得密密麻麻,说是多插几株产量高,其实这样反而秧苗之间互相争夺阳光、空气和养分,影响产量,甚至导致病虫害。如果我们计算好最佳的株距、行距,让每株秧苗都能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产量会高得多!这就像种庄稼也需要‘呼吸’和‘空间’一样。”

她开始解释现代农业中的株距、行距概念,以及为什么要保持适当的间距,如何利用光照和养分。

她甚至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向陆怀舟解释微积分里求最优解的思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分配才能让每一株秧苗都能获得最好的生长条件,从而使总产量最高。

虽然在古代无法实现严格的数学计算,但那种“寻找最优方案”、“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理念,对古代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她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整齐的网格,演示按照网格插秧的好处。

陆怀舟听得入了神,他意识到,林穗的抱负远不止于在流放地生存下来,她是要用现代知识来改造这个时代,改造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

这可比他单纯救治病人更宏大,也更具长远意义!

“林姑娘,”陆怀舟肃然起敬,“如果真能做到,那真是功德无量!您这想法,恐怕整个大齐朝都没人能想到!这是要开创先河啊!我愿意助您一臂之力!”

“所以我需要陆先生的帮助。”林穗诚恳地说,她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我一个女子,很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而且我的知识是广但不精,有些概念我只能模糊地解释,无法深入。您懂医学,可以确保劳力健康,提高存活率;您有理科思维,可以帮我一起研究这些计算方法和科学原理如何在古代应用,如何用古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给他们听;您是个男人,有些出面的事情也更方便,也能获得更多信任。咱们一起,先把穗禾县变成一个‘科学种田’的示范点,做出样子给天下人看!”

陆怀舟毫不犹豫地点头,眼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激动:“林姑娘尽管吩咐!我的医术能救人于一时,但您的想法,能救人于长远!这是真正的大仁大义!我这条命,能用到救助苍生的事情上,用到改变这个时代的事情上,死而无憾!”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因此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他们二人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林穗用树枝在地上画图,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工具(比如用固定长度的绳子和木棍做标记)丈量田地,如何确定插秧的首线和间距。

陆怀舟则帮忙测量,记录数据,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古代的实际情况结合,如何用古代的度量衡进行换算。

满宝有时候也会跟在他们身后,学着姐姐的样子,用小木棍在地上画来画去,嘴里念念有词,虽然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那认真的小模样,惹得在田里干活的村民们哈哈大笑,说小满宝也像她姐姐一样有“学问”,以后肯定是个能干的姑娘。

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他们,有人不解,觉得他们是在瞎折腾,不务正业,把种田搞得这么复杂干什么?不如多插几株实在。

有人嘲笑,认为这是京城来的千金小姐和外来郎中的“把戏”。

但在经历了洪灾和瘟疫后,他们对林穗和陆怀舟己经有了信任基础。

少数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和之前尝到甜头的几户人家(比如那家被大蒜水救活的),开始尝试按照林穗的方法插秧。

虽然效率不高,一开始插得歪歪扭扭,甚至比凭经验还慢还累。

但看着整齐划一、 间距合理的秧苗,听着林穗和陆怀舟讲解这样做“道理”——“秧苗有了空间,才能长得壮,长得,才能吸收到更多的地力”——他们隐约觉得,这似乎比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更加可靠,更加……有学问。

改变的种子,正在穗禾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伴随着他们的汗水和林穗的理念,生根发芽。

这不只是种田,这是在种下未来的希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