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扶苏:从抗旨到登基

第21章 大秦新政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扶苏:从抗旨到登基
作者:
爱青蛙的癞蛤蟆
本章字数:
6290
更新时间:
2025-07-06

章台宫的烛火燃了整夜,烛泪在案几上凝成暗褐色的痂,如同扶苏心头关于大秦命运的结痂。

窗外第一缕光刺破黑暗时,他指尖划过新律竹简上“废苛政”三字。

耳畔忽然响起因苛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是他穿越前亲眼见过的史记,也是他今夜必须改写的结局。

困意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漫上来,思绪却突然开始横冲首撞。

“召李斯来见朕,问他律法是否修订完毕”

王三拿来扶苏袍服给扶苏穿上。

一炷香未过,李斯眼睛中犹如蜘蛛网般的红血丝仿佛在抗议着对扶苏的不满。

李斯捧着新修订的律法跪伏在地,皱纹里藏着斟酌后的谨慎:

“老臣斗胆,请陛下赦免部分罪臣,以显仁德。并且加强思想控制,防止部分儒生和学者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等等。”

扶苏打断了李斯的话,喉间泛起苦笑,这老狐狸到现在仍在试探他。

“丞相是想说,朕该效仿父皇当年焚书之举?”

扶苏故意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

“你可知那些被烧毁的典籍里,藏着多少治国良方?”

李斯的瞳孔骤缩,随即叩首:

“陛下圣明!老臣愿倾尽余生,辅佐陛下重兴百家之学!”

他的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让扶苏想起漳水河畔时他的犹豫。

这个在权力旋涡中沉浮半生的人,终于选择了真正的方向。

扶苏摆摆手,拿出案几上的新律雏形给李斯说到:

“朕有几点想法,李丞相帮朕分析下是否可行

一:苛政必废,大秦任何徭役,朝廷必须解决民夫一日三餐温饱,御寒防暑也必须解决。”

说到这,扶苏眼前忽然闪过刚到上郡看到的民夫,那一双双冻裂的手和孩童天真的笑容。

“二:即日起,大秦赋税减半,徭役十年一征。”

李斯惊愕抬头,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陛下!如此一来,国库...”

“民心才是真正的国库。”扶苏打断他。

因为扶苏知道,正是大秦的苛政才有了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所以想要大秦长治久安,苛政必废。

扶苏继续说道:

“三:官员俸禄提高一倍,但如有贪污者,十金则剥皮充草。

看见李斯还要开口,扶苏抢话道:

“国库的银子朕自有办法,丞相先听朕讲完”

“再说商法,就简单了,

一:允许自由交易,商人可自由买卖货物,自由将大秦货物卖到别国,也可别国商品回大秦售卖,但必须缴纳税银。

二:劳动制度完善,简单一句话,干活就的给钱,不能把人当奴隶使唤。

………….

两人不断交谈了数小时,李斯时而反对,时而赞赏,时而惊呼出声。

扶苏一口气将能想到的全说了出来,接着看向李斯问道:

“丞相可有要补充的”

李斯看着扶苏写的新律法稿件,皱着眉头问道,声音中带着困惑:

“陛下,您为何要把《秦律》分为刑法,商法?自打商鞅以来,律法向来一体,哪有拆开的道理?”

扶苏放下毛笔,指着纸上的分类说:

“丞相,你看,老百姓打架斗殴归刑法管,集市上做买卖归商法管,争田产闹纠纷归民法管。要是全混在一起,判案子容易偏心。就像现在有人借钱不还,按老规矩能在脸上刺字,但按民法,让他还钱再给点利息就行。“

李斯眼睛一下子瞪大:“那律法的威严何在?“

“威严不是靠狠刑,是靠公平。”

扶苏翻出《秦律》,掷在李斯面前:

“丞相且看:‘盗采人桑叶,耐为隶臣。’不过一片叶子,就要让人终身为奴?若按此理,如今有人借百金不还,是否要株连九族?朕问你,若丞相家中丢了一钱,是愿官府判那人做奴隶,还是愿他还你一钱加利息?”

李斯张口结舌,额头渗出细汗。

扶苏冷笑:

“律法的威严,不是靠酷刑堆砌的恐惧,而是让百姓知道‘罪与罚相当’。偷桑叶者还桑,欠债者还钱,杀人者偿命——

这才是让人心服口服的‘公平’,比十万刑徒跪在咸阳街头喊‘陛下圣明’更有用!”

李斯喉头滚动,目光落在扶苏案头那卷磨边的《商君书》上。

那是他年轻时倒背如流的法典,此刻却被旁边一卷字迹陌生的‘民法’‘商法’压在底下。

他忽然想起自己曾偷偷羡慕过齐国民商兴旺的景象,如今这念头竟被眼前的帝王化为现实……

“陛下,这个授田制又是什么?”李斯指着新律后面的分田方案问道。

扶苏赶紧递给他一张算筹画的图:

“这是我想的分田方案。废了井田制,改成'授田制':各地按照郡县大小和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土地,一户最高分一百亩地,其中二十亩能传给子孙,八十亩后要还给朝廷”

“不可!“李斯猛地站起,玉扳指磕得桌子当啷响:

“陛下!井田制乃秦国根基,废田分地等于割了贵族的心头肉!当年商君变法,太子犯法尚需杀其师傅,如今您若动土地,怕是连咸阳宫的门槛都要被贵族的血染红!”

扶苏霍然抬眼,眸光如剑:

“血?当年父皇筑长城,冻死的民夫之血可曾染红过长城砖?如今朕要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就算真有贵族拿血来溅门槛——”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按在算筹图上,

“朕就用他们的血,给大秦的新律法祭旗!”

李斯一屁股坐回席子上,盯着算筹图上的“每亩地每年交十分之一的税”首犯愣:

“十分之一的税?比商鞅那时候轻了快一半!国库如何支撑修长城?“

“所以得改赚钱的方法。”

扶苏立马铺开一张牛皮地图,上面拿红笔圈着咸阳、邯郸这些大城市,黑线连得跟蜘蛛网似的:

“朕准备修建一条商道,路扩宽,更适合商人马车行驶,但是商人使用商道,必须缴纳税银。

在商道每隔一段距离,建设驿站,驿站设保卫司,保卫司由各郡县驻扎士兵负责,商队可自由选择是否选用,选用就额外交钱,

保卫司责任就是沿途护送商队的安全,而且驿站内设'商馆',给商人歇脚用,每到一个驿站就按货物多少交税。”

“但需注明税率,不得随意加征。”

李斯突然接话,眼里突然亮了。

扶苏心里一乐,知道这老头开始琢磨咋改了:

“没错。税率先定三十分之一,三年后看买卖好不好再调。”

李斯的手指无意识在桌上着:

“陛下是想靠做买卖补税?可老话说士农工商,商人排最后啊...“

扶苏一拍案几站了起来:

“商人不跑腿,东西就卖不动,老百姓就富不起来。”

李斯突然攥紧竹简,指节都发白了:

“陛下可知?当年商鞅变法用了十年才让百姓信法!现在同时国法、刑法、商法、改田制、商道、...我怕贵族和六国旧部趁机搞事。”

李斯想到昨夜在他家促膝长谈的大臣们,心里不免有些担忧。

扶苏又何尝不知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难度,但现在的扶苏满脑子就是想把现代法治那套搬到秦朝,既着急又怕搞砸,一边想打破老规矩,一边又得防着贵族们闹事。

梆……..梆………

外头更夫敲了梆子,己经是正午了。

扶苏走到走廊上,看着未央宫前的铜人举着盘子——这是秦始皇当年为了长生弄的,现在盘子里盛满雨水,映着阳光首晃眼。

扶苏继续说道“丞相你可知,不怕贵族闹事,就怕百姓起义,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也翻不了天。”

李斯跟出来,白头发在阳光下闪闪的:

“陛下想靠'柔性律法'收买人心,靠做买卖赚国库的钱,靠收地削弱贵族...但我得问一句,要是贵族一起反对分田令,陛下当如何?“

扶苏转身盯着他,看见自己在李斯眼睛里的影子——再也不是那个被赵高逼死的怂太子,而是手里握着兵权、心里装着算盘的皇上。

“集体反对?”

扶苏忽然拔剑出鞘,他抬手一剑劈向身旁的青铜灯柱,“咔嚓”一声,碗口粗的铜柱断为两截,断口处火星迸溅,滚烫的铜液滴在青砖上滋滋作响。

“就像这灯柱——”

他用剑尖挑起一截断铜,眸光冷冽,“挡路者,断!”

李斯猛的后退两步,撞倒了身后的竹简,丁玲咣啷的竹简掉落地上,撒了一地。

扶苏上前将其扶起,摸到他掌心的老茧,重重的按在李斯肩膀上——这是几十年批公文磨出来的。

李斯不知道的是,现在这双手要书写一个比秦始皇更牛的时代。

与此同时,殿外突然响起群臣的哭嚎声:

“陛下,我等死谏,新政万万不可推行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