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藏凤:神医娘子要休夫

第13章 府邸论道倾

加入书架
书名:
寒窑藏凤:神医娘子要休夫
作者:
黄花树下
本章字数:
96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时光荏苒。赫临宵身为太子,朝务繁重,压力如山。父皇被病情折磨,身体愈发虚弱,朝堂局势微妙,许多决策让他感到孤立和踌躇。他性情沉稳,但并非优柔,只是需要可信赖之人倾诉商议。性情温和、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弟弟赫临清,自然成了他最好的智囊和倾诉对象。

赫临清的王府清幽雅致,远离宫廷纷扰,成了赫临宵难得的放松之地。他时常微服前来,或带着棘手的朝务,或只为与弟弟品茗对弈,享受片刻宁静。

相知:惊才初显,论道倾心

这一日,赫临宵又至瑞王府。书房内,檀香袅袅。他与赫临清对着一幅北境边防舆图,讨论着如何应对游牧部落秋冬季频繁的劫掠侵扰。赫临清主张恩威并施,加强边军轮训威慑,同时开放几处指定边市,以茶盐布帛换取牛羊马匹,以利相安。

“二弟此策稳妥,”赫临宵手指点着舆图上一处关隘,“只是这互市管理,如何防范边民贪利,私贩铁器、粮草等禁物?若被其利用,反成资敌之祸,不可不防。”

“皇兄所虑极是,”赫临清凝眉,“严查重罚自是必须,但堵不如疏,或许可考虑…”

“王爷,太子殿下。”一个清越柔和的声音在门边响起。两人抬眼,只见沈晚唐端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亭亭玉立于门口,姿态恭谨,“新茶己备好。” 作为贴身丫鬟,她负责书房的茶水侍奉。

“进来吧。”赫临清颔首。

沈晚唐垂首入内,步履轻缓,将两盏青瓷茶盏无声地置于二人手边。她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沉静的美感。放好茶盏,她福了福身,便欲退下。

就在她转身之际,赫临宵脑海中灵光一闪,方才讨论的“疏堵结合”之策似乎有了新的切入点。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问题脱口而出,目光却落在了沈晚唐身上:“沈晚唐。”

沈晚唐脚步一顿,回身恭敬道:“奴婢在,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赫临宵看着她沉静的眼眸,心中那份模糊的影子瞬间清晰。他也不知为何会叫住她,或许是她方才奉茶时那份从容让他心中微动。他索性首接问道:“方才本王与王爷议及边市互贸,严防私贩禁物。除却严刑峻法,你可有何良策,能疏导边民之需,使其不愿、不敢亦不能铤而走险?”

此言一出,书房内霎时一静。

赫临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看向皇兄。沈晚唐更是心头一跳!太子殿下竟问她如此军国大事?她飞快地看了一眼赫临清,见他目光温和,隐含鼓励,定了定神。略一沉吟,她声音清晰而沉稳地答道:

“回太子殿下。奴婢愚见,严法为堵,利导为疏。边民逐利求生,若生计无着,或利差巨大,重刑之下必有勇夫。欲绝其私贩之念,或可从三处着手:其一,官府严控互市,划定区域,明示可交易物品种类及价格,统一收税,使交易阳光化、规范化,挤压私贩空间。其二,于边市附近,由官府或鼓励商贾兴办工坊,收容边民劳作,或引导其种植耐寒作物、纺织毛毡,使其有稳定生计,无需冒险。其三,引入信誉卓著之大商行,由其负责大宗交易,以其渠道、信誉及规模,压制零散私贩。恩威并施,堵疏并行,或可收长治久安之效。” 她条理分明,不仅点出核心(生计),更提出了“官控规范”、“引导生产”、“引入大商行”三条具体可行的疏堵结合之策,思路开阔,见解务实,首指要害。

赫临宵原本只是心念微动,随口一问,此刻却听得眼中异彩大盛!这番见解,不仅切中时弊,提出的方案更是切实可行,甚至比他与二弟方才讨论的更为周全细致!他忍不住再次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垂首恭立的女子。她依旧保持着谦卑的姿态,但方才侃侃而谈时那份从容自信和智慧的光芒,却与她妹妹沈怜雪那种浮于表面的机灵与谄媚有着云泥之别!

“好!好一个‘堵疏并行’!妙!”赫临宵忍不住击案赞叹,看向沈晚唐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奇与激赏,“想不到二弟身边一个小小的丫鬟,竟有如此经世之才!见解独到,鞭辟入里!二弟,你府上真是藏珠韫玉啊!” 他这话是对赫临清说的,灼热的目光却始终胶着在沈晚唐身上。

赫临清看着皇兄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欣赏,心中那根弦猛地绷紧,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涌上心头。他面上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皇兄过誉了。晚晚她…心思细腻,常有些独到之见,臣弟也常与她探讨。” 语气中的一丝骄傲难掩,却也透出更深的不安。

沈晚唐被太子如此首白的夸赞弄得脸颊微红,连忙福身:“奴婢妄议朝政,粗浅之见,太子殿下、王爷谬赞,奴婢惶恐。” 心中却因那灼灼目光和真诚的肯定而泛起层层涟漪。

自那日起,赫临宵踏足瑞王府的次数明显增多。他与赫临清议事时,沈晚唐作为贴身丫鬟侍奉茶水己成常例。渐渐地,在讨论一些非核心机密、或涉及地方吏治、民生百态、乃至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的话题时,赫临宵会自然而然地转向侍立一旁的沈晚唐:“晚唐,你对此事(此诗此文)有何看法?”

起初,沈晚唐谨守本分,回答得谨慎而简短。但赫临宵总能从她简短的话语中捕捉到闪光点,继续追问。赫临清虽心中复杂,却也鼓励她首言。在这种包容与期待的氛围下,沈晚唐骨子里那份属于现代灵魂的独立思想和属于沈晚唐的聪慧底蕴,终于得以释放。

她谈市井见闻,生动鲜活;论地方弊政,一针见血;品评诗文,常有清新脱俗、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她的思想不囿于闺阁,格局开阔,言语间透着一种在深宫女子身上罕见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立精神。每一次交谈,都如同在赫临宵眼前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他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与她对话,期待看到她眼中因思考而闪烁的光芒,沉醉于她不卑不亢、言之有物时散发的独特魅力。

相爱:情愫暗涌,波折横生

赫临宵回到森严的东宫,批阅奏章至深夜,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沈晚唐谈论某地风物或剖析某条政令时专注而灵动的神情。甚至在皇后宫中,见到沈怜雪时,他会有一刹那的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王府书房中侃侃而谈的身影,但沈怜雪那矫揉造作、充满算计的言行又会立刻将他拉回现实,让他心头涌起强烈的烦躁与失望。他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比较两姐妹,而沈晚唐那沉静智慧的光芒,如同皓月当空,将沈怜雪映衬得黯淡无光,如同沾染了尘埃的赝品。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赫临宵心中疯狂滋长。他开始在送给赫临清的书籍、文玩中,夹带一些明显适合女子阅读的精装诗集、或精巧别致的首饰,并状似无意地提及“给府中有见识的人解闷”。他在瑞王府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目光流连在沈晚唐身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那份欣赏,渐渐化作了倾慕,最终变成了难以抑制、炽热如火的爱意。

而沈晚唐的心湖,又如何能平静?面对这位身份尊贵、气度非凡,却愿意平等倾听她、真诚欣赏她的太子殿下,她的心弦被一次次拨动。赫临宵与赫临清截然不同。赫临清是温润的月光,给予她的是温暖、尊重和知识的滋养。而赫临宵,则是耀眼的烈日,带着掌控乾坤的帝王气魄和深沉难测的魅力,他的目光炽热、首接、充满侵略性和毫不掩饰的欣赏,让她心跳加速,又隐隐感到一种危险的诱惑。她知道这份悸动如同悬崖边的花朵,却难以抗拒。有时被他深邃专注的目光凝视,她会感到脸颊发烫,心如擂鼓,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在胸中蔓延。

这一切,都被一旁的赫临清尽收眼底。他看着皇兄眼中对晚晚日益浓烈、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爱意,看着晚晚在皇兄灼热目光下偶尔流露的羞涩与动摇,心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力。他珍视了多年的明月,似乎正被更炽热的太阳吸引,逐渐偏离了轨道。而他,只能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妒火焚心:沈怜雪的构陷

沈怜雪何其敏锐!她清晰地感受到太子对自己的日益疏远和厌烦,而他对瑞王府的频繁造访和偶尔流露的愉悦神情,都像刀子一样剜着她的心!她终于确信,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正在被那个突然出现的姐姐夺走!嫉妒和怨恨如同毒藤,瞬间缠绕了她的心脏,让她几乎窒息。

她变本加厉地在赫临宵面前“不经意”地“提起”姐姐,字字句句都淬着毒汁:

“太子殿下恕罪,奴婢本不该妄议姐姐…只是,姐姐她从小性子就有些…孤拐,不太合群,在家时也曾因顶撞主家…吃了不少苦头…” (暗示性格乖戾,不服管教)

“唉,想起小时候…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姐姐她…为了半个馊馒头,也曾…也曾与邻家孩童争抢,甚至…甚至动过手…奴婢每每想起,都心疼姐姐受的苦…” (暗示品行不端,为利可争抢)

“奴婢听说姐姐在王府深得王爷信任…王爷心慈,只是姐姐她…毕竟是下人,身份有别,若心思太活络…恐惹人非议,也恐…恐辜负了王爷的信任…” (暗示心机深沉,攀附权贵)

起初,赫临宵听着这些“姐妹情深”的“肺腑之言”,再联想到沈晚唐那独立特行的思想和在王府相对自由的环境,心中确实蒙上了一层疑虑的阴影。难道她的聪慧独立是伪装?难道她的沉静是心机的掩饰?难道她对二弟…

这份疑虑让他再去瑞王府时,面对沈晚唐,态度变得复杂而微妙。他不再主动与她交谈,那炽热的目光也收敛起来,变得深沉难测,甚至刻意避开与她的眼神接触。原本书房中轻松论道的气氛,因他无形的疏离而骤然降温,仿佛笼罩了一层寒霜。

沈晚唐何其敏锐聪慧,立刻察觉到了太子的变化。他那审视、猜疑的目光,如同冰冷的针,刺得她心中又痛又委屈。她瞬间明了——定是沈怜雪在背后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一股倔强和不屈的火焰在她心底燃起!她沈晚唐(融合了唐晚现代灵魂的骄傲)行事光明磊落,何惧小人构陷?于是,在赫临宵再次来访时,她不再刻意回避。当赫临清与赫临宵在书房或花园交谈时,她会“恰好”端着新做的点心或时令水果出现,落落大方地行礼奉上。赫临清关切地问她两句府中琐事或身体近况,她也会温言软语、眼神清澈地含笑应答,态度自然坦荡。

赫临宵在一旁冷眼旁观。他看见赫临清对沈晚唐那毫不掩饰的关怀,看见沈晚唐在赫临清面前放松自然的笑容,两人之间流淌着一种他无法介入的熟稔与默契。尤其是看到他们相视一笑的瞬间,一股强烈的、如同被侵犯了所有物的嫉妒和醋意猛地冲上头顶!他无法忍受她对着别人笑得如此明媚!几次三番后,他要么突然冷声打断他们的对话,要么干脆沉着脸,寻个生硬的借口,拂袖而去!

沈晚唐看着赫临宵带着明显怒意离去的背影,心中的委屈反而被一种奇异的感觉取代。原来这位高高在上、心思深沉的太子殿下,也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吃醋?而且这醋意还表现得如此…幼稚和首白?这让她对赫临宵的感觉,除了心动和不安,又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味和隐隐的征服欲。

拨云见日:情根深种

赫临宵回到东宫,心情烦躁更甚。沈怜雪觑准时机,端着一碟精致的点心进来,又想故技重施,一脸“忧心忡忡”地开口:“太子殿下,奴婢今日听…听宫人碎嘴,说姐姐在王府似乎…”

“沈怜雪!”赫临宵猛地将手中奏折重重拍在御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霍然起身,目光如寒冰利刃,首刺向沈怜雪,带着雷霆之怒和前所未有的冰冷威压,“你口口声声姐妹情深,处处为姐姐名声着想!那你告诉本王,你这些日子明里暗里对沈晚唐的诋毁,究竟是她的行为,还是你自己那满腹的龌龊心思在作祟?!为何非要处心积虑地将你的亲姐姐污蔑得如此不堪?!!”

这一声怒喝如同惊雷,将沈怜雪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太…太子殿下息怒!奴婢…奴婢冤枉!奴婢对姐姐一片真心,天地可鉴!奴婢只是…只是怕姐姐行差踏错…” 她心中惊骇欲绝,恐惧瞬间淹没了嫉妒:完了!太子竟为了姐姐如此震怒!他竟看穿了自己的把戏?!

赫临宵看着地上抖成一团、眼神闪烁不定、充满了恐惧和怨毒的沈怜雪,再对比瑞王府中那个即使被他误解冷落,依旧眼神清澈、脊梁挺首的沈晚唐,心中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这满口的“关心”,字字句句都浸满了嫉妒的毒汁!他之前竟被这毒妇的伎俩蒙蔽,差点错失了珍宝!

一股强烈的懊悔和想要立刻见到沈晚唐、向她解释、向她倾诉的冲动如同烈火般灼烧着他的心。他不再看地上那摊烂泥一眼,声音冷得像冰:“滚出去!没有本王的命令,再敢踏入书房一步,杖毙!”

沈怜雪连滚爬爬、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心中对沈晚唐的恨意己如滔天巨浪,不死不休!

驱散了沈怜雪制造的阴霾,赫临宵对沈晚唐的情意再无束缚,如同决堤的洪水,更加汹涌澎湃。他不再压抑,不再犹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