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夜,西合院的老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树影在青砖墙上摇曳。
林远坐在自家门槛上,看着月光洒在青石板上,听着远处传来的蝉鸣声。
白天在钢厂食堂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傻柱颠着炒锅,动作行云流水,转眼间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狮子头就出锅了,引得工友们纷纷围上来,就连平时挑剔的车间主任都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系统界面突然亮起:【检测到特殊人才:何雨柱,具备顶级烹饪天赋,触发任务:挖掘人才潜力,助力创业,奖励国运值10000点】。
林远心中一动,他早就觉得傻柱的厨艺不一般,只是一首没机会让其真正施展。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个改变现状的好机会。
"系统,兑换现代餐饮管理知识体系。"
随着1500国运值的消耗,大量关于餐厅定位、菜品研发、经营管理、营销策略的知识涌入林远的脑海。
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借着月光,开始认真地记录和规划。
第二天一早,林远就来到傻柱家。
傻柱正蹲在院子里生煤炉,准备给大伙做早饭。
"傻柱,跟你说个事儿。"
林远在他身边蹲下,"你觉得你这厨艺,要是开个饭馆怎么样?"
傻柱手里的火钳差点掉地上,他抬头看着林远,满脸不可思议:"兄弟,你没开玩笑吧?开饭馆?那得多少钱啊?再说了,这能行吗?"
"当然行!"
林远眼神坚定,"你想想,就凭你这手艺,做出来的菜还愁没人吃?现在市面上的饭馆,要么太贵,要么味道一般,咱们要是开一家,主打物美价廉、味道正宗,肯定能火!"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昨晚记录的笔记本,上面详细分析了周边的餐饮市场情况,还有他初步的经营设想。
傻柱凑过去,看着密密麻麻的字,挠了挠头:"话是这么说,可开饭馆哪有那么容易?执照、店面、食材采购......一堆事儿,我啥也不懂啊。"
"你不懂的我来!"
林远拍了拍傻柱的肩膀,"你就负责把菜做好,其他的事儿,我来想办法。你只管发挥你的厨艺天赋,把最拿手的菜端上桌。"
聋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柱儿,我吃了你这么多年的饭,这手艺不开饭馆可惜了。林小子说得对,你就试试,万一成了呢?"
傻柱还是有些犹豫,他坐在煤炉旁,望着跳动的火苗发呆。
林远知道,傻柱虽然看着大大咧咧,但其实心思细腻,他是怕万一失败,连累大家。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开始带着傻柱在西合院里做市场调研。
他们挨家挨户询问街坊们对饭馆的期待,喜欢吃什么菜,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棒梗、小当这些孩子们也跟着帮忙,举着自制的小牌子,上面写着"你最想吃的菜是什么?"在胡同里跑来跑去收集意见。
三大爷戴着老花镜,凑过来拨弄着算盘:"开饭馆可不是小事儿,成本、利润都得算清楚。"
林远早有准备,拿出一份详细的预算表,从店面租金、食材采购成本,到员工工资、水电杂费,都列得清清楚楚。
三大爷看着看着,眼神里露出一丝惊讶:"小林,你这账算得比我还精!"
林远笑着说:"三大爷,您要是觉得可行,也可以入股,咱们一起把这饭馆办好。"
三大爷推了推眼镜,没说话,只是又低头拨弄起算盘。
在筹备的过程中,林远发现傻柱虽然厨艺精湛,但对菜品的创新有些缺乏思路。
于是,他再次利用国运值,兑换了一些现代的烹饪技法和流行菜品的制作方法。
他把这些知识整理成笔记,拿给傻柱看。
"傻柱,你看这个宫保鸡丁,咱们可以在传统做法上加点创意,比如用腰果代替花生米,再调整一下酱汁的配比。
"林远一边说,一边比划。
傻柱眼睛越听越亮,立刻跑进厨房,按照林远说的尝试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的香气,新改良的宫保鸡丁色泽红亮,味道层次丰富,让尝鲜的街坊们赞不绝口。
看着傻柱逐渐燃起的热情,林远知道,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但他也清楚,前方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资金的筹集、店面的选址、执照的办理......每一项都需要精心筹划。
不过,有了系统的帮助,再加上傻柱的厨艺和街坊们的支持,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西合院的人们或许还不知道,一个改变他们生活的创业计划,正在悄然孕育,而属于傻柱和林远的精彩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