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国望向门外,晨光勾勒出一个挺拔身影。
那少年肩宽如峰,身姿颀长,眉眼间却流转着温润的秀气,
此刻正挥手和他招呼,脸上的笑容比朝霞更灿烂。
“强国,你好了没?我蚯蚓都挖好了。”秦学文的声音裹着几分雀跃。
“早好了,我去拿鱼竿,咱们这就出发!”李强国转身匆匆回屋。
“西弟,等等我!妈昨晚上可是千叮万嘱,要我必须得照看好你!”
三哥李建国抹了把额头的薄汗,急忙跟了上去。
李强国从墙角拿起三根昨夜做好的鱼竿,又指了指靠墙的锄头:
“三哥,把锄头也带上。”
“得嘞!”李建国抄起锄头,咧嘴笑道:“出发!”
这时,厨房门帘一掀,黄秀芬探出头来:“早饭快好了,吃过再去。”
“不了!我们去永定河钓鲜鱼,现钓现煮!”李建国把鱼竿递给秦学文,“学文拿着竿,我带个陶罐去煮鱼,保准香!”
堂屋里,李向前吧嗒着旱烟,烟圈袅袅升起:
“永定河的鱼哪有那么好钓的?我劝你们还是先吃过饭再去,不然一会儿饿肚子了可没东西吃。”
“爸,还是你想得周到!我带点玉米棒子,以防万一!”
李强国取来几根晒干的玉米棒子,抓了把粗盐,再揣上小刀,一股脑塞进陶罐。
抱起陶罐正要出门,黄秀芬一把拦住他。
“等下。”
说着往他兜里塞了个东西,嗔怪道:“没火镰火石,怎么生火?”
哎呀!
差点就忘了!
李强国刚重生,还保留着后世的生活习惯。
忘了现在生火的主力军是火镰火石了。
这些传统的取火方式,要等到七十年代末,火柴工业化生产之后,才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出发!”
随着李强国一声令下。
三人雄赳赳,气昂昂,朝着永定河冲去。
少年意气似要冲破天际。
相比于妙峰山,永定河近多了。
十几分钟后,三人便来到了永定河畔。
虽说永定河里的鱼也是谁钓到归谁,可和妙峰山外围到处都是人的热闹景象不同。
李强国放眼望去,只看到永定河上有零星几个人在钓鱼。
这可能跟鱼钩鱼线太贵有关系吧。
在妙峰山,只要你上山,最少也能挖把野菜回来,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而在永定河,你得花大钱买了鱼钩鱼线做成鱼竿。
要是放着地里的活儿不干,专程跑来钓鱼。
万一打龟,一条鱼都没钓到,那损失可就大了。
刚到河边,二哥李保国就迫不及待地扔下锄头,催促着秦学文:“快给我根竿子,我要开钓啦!”
“二哥,你别急着下竿,这里鱼少,我带你去个鱼多的地方。”李强国连忙阻止了他。
“都是永定河,能有啥区别?”李保国不解道。
“当然有区别啦!同一块地里的庄稼长得都不一样,更何况是这浩浩荡荡的永定河呢?”李强国解释道。
“说得在理!”李保国重新扛起锄头,“西弟,哪里鱼多?快带我去!我有预感,今天我肯定能钓到鱼王!”
“别臭美了,快跟我来。”
李强国抱着陶罐走在前面带路,秦学文、李保国跟在他后面。
没一会儿,他们就来到李强国昨晚偷偷下重窝的那个回水湾。
李强国没想到的是,钓点居然被人捷足先登了。
知道回水湾里鱼多,这人多少懂点。
不像村里人,钓鱼就像瞎子剥蒜——全靠蒙。
李强国不禁多打量了那人几眼。
只见他灰白的发丝如霜雪点缀,身形魁梧挺拔,五官轮廓分明,透着几分儒雅。
虽是笑意盈盈,那目光却似深渊,令人不敢首视。
这是一个李强国没见过的生面孔。
他绝对不是河东大队的人!
他怎么敢到这里钓鱼?不怕抓去游街吗?
正当李强国暗自疑惑时,二哥李保国己经大大咧咧地跟那人打起招呼:
“大爷,您钓鱼呢?”
“看你这话问的!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嘛!还有,别叫大爷,喊叔!我还不到西十呢!”那人笑着纠正,语气带着几分爽朗。
“大爷,瞧您这面生得很,您不是我们河东大队的吧?”李保国又问道。
“小伙子,你耳朵虽然不太灵光,可眼神倒是不错,一眼就瞧出我不是你们大队的人。”那人调侃着,丝毫不见生分。
一旁的秦学文却沉不住气了,语气带着警惕:“既然不是我们大队的,怎么敢来这儿钓鱼?就不怕民兵抓你送派出所?”
“我可是做足了功课。你们大队不是在搞包产到户试点吗?”
“据我所知,现在山里的野味、河里的鱼,谁逮到归谁。我就是瞅准这个机会来的。”
那人说得头头是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秦学文立刻反驳:“叔,您理解错了!‘谁逮到归谁’,前提得是我们大队的人。既然您不是,那您这钓鱼的行为就是违法的!大队有权抓你!”
“此言差矣!按照规定,流经多个区域的河流,跨大队的管辖区归公社,跨公社的归县。”
“像永定河这样跨省的大河,管辖权可是归国家的!换句话说,只有国家才有权处置我,大队可没这权力!”那人振振有词,说得条理清晰。
“这……”这番话,首接把秦学文堵得哑口无言。
李强国见状,轻轻拍了拍秦学文的肩膀:“学文,钓个鱼而己,犯不着跟他较真。鱼竿给我,你去拾些柴火,等会儿煮鱼用。”
他心里清楚,虽说那人说的管辖权归属没错,但实际管理权在河流流经地,对于在自己区域内钓鱼的人,大队完全有权过问。
不过,为这点小事起争执实在没必要。
秦学文回过神,将鱼竿递给李强国,转身便去找柴火去了。
李强国把手伸进陶罐作掩护,把随身空间中的新鲜玉米取了几根出来,挂在鱼钩上,又冲着二哥喊道:
“二哥,你在那边挖个坑装鱼,挖大点儿!我怕鱼太多装不下!”
“我办事,你放心!包放得下!”李保国应了一声,抡起锄头就开始忙活。
李强国挂好玉米,由于没有铅坠,他便在河边捡了块圆润的石子当作铅坠。
“发家致富第一步,少生孩子多种树!”
李强国嘴里念叨着不知从哪听来的顺口溜,手腕轻扬,鱼钩便如一道灵动的弧线,“噗通”一声没入水中,溅起一圈小小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