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388章 预备役扩张

加入书架
书名:
帝国崛起:西班牙
作者:
疯艺炯龙
本章字数:
10994
更新时间:
2025-07-02

虽然已经得出了新一届内阁政府的首相人选,但新一届内阁政府的组建工作才刚刚开始。

新任首相安杰洛·奥尔卡霍男爵需要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向卡洛提交一份内阁成员名单,只有获得卡洛的批准并且向卡洛宣誓效忠之后,新一届内阁政府的组建工作才算完成。

和上一届处于过渡期的内阁政府不同,新一届内阁政府注定要有许多新的面孔,来摆脱保守党对西班牙政府的影响力。

卡洛也已经特意嘱咐过奥尔卡霍首相,要求他在任命内阁部门的大臣人选的时候,适当性的挑选那些比较年轻的,更具备精力和开拓性精神的官员。

果不其然,在奥尔卡霍男爵向卡洛提交内阁成员名单的时候,除了极少数成员的名字还算眼熟之外,大部分内阁成员都是第一次加入内阁。

霍维利亚尔·索莱尔成功连任副首相,埃瓦尔德·巴特尔则连任了自己众议院议长的职位。

乔蒂继续担任国防大臣的职位,埃利·维里克继续担任民生大臣,艾伦·卡尔顿继续担任教育大臣,梅诺蒂伯爵继续担任殖民地事务大臣的职位。

除了以上几位比较熟悉的名字之外,剩下的所有内阁职位的人选几乎都有变动。

新任司法大臣是克劳斯·布朗,一位出生于西班牙本土大学,担任过好几年律师和市议员职位的政治新星。

司法大臣是由上议院选举得出的,这其实也代表着身为司法大臣的克劳斯·布朗,一定程度上也能算做卡洛的心腹。

王室事务大臣由格兰特·杰里弗斯担任。王室事务大臣是真正意义上的国王近臣,卡洛自然要挑选一位自己信得过的心腹人选。

格兰特·杰里弗斯出生于卡洛所建立的孤儿培养体系,从小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和精英培养,对卡洛的忠诚度可谓极高。

再加上格兰特·杰里弗斯是真正意义上的西班牙人的原因,由他担任王室事务大臣,实际上比之前的梅诺蒂伯爵还要合适。

财政大臣则由奥尔·阿科斯塔担任。奥尔·阿科斯塔是进步党新崛起的政治新星,之前还担任过加泰罗尼亚州州长的职位。

虽然失去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已经不再是西班牙最发达的州,但加泰罗尼亚的人口仍然能够排名西班牙前列。

在担任加泰罗尼亚州州长职位的时候,奥尔·阿科斯塔在财政方面展现出了不错的能力,这也是他被提拔为财政大臣的原因。

他进步党的身份也能帮助内阁政府更好地平衡各政党,总的来说是比较不错的人选。

工业大臣罗杰·维尔斯,这是一位出生自工人党的新面孔。工人党如今已经发展成西班牙的第三大政党,他们的一些主张对于西班牙的工业环境的改善还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工业大臣职位的原因。

农业大臣伊桑·史蒂文斯,这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保守党成员了。虽然要在内阁政府中进行权力平衡,但这不代表保守党议员就无法成为内阁成员。

农业大臣只需要兼顾本土农业的发展,这个职位让给保守党也无妨。农业方面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过错。

当然,按部就班的发展农业,农业大臣想要获得太大的政绩也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在天灾人祸中表现良好,让西班牙的农业免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否则也基本不可能在农业大臣的位置上更进一步。

交通运输大臣由瓦伦·弗朗西斯担任,这又是一位进步党成员。随着汽车的兴起,再加上水泥路面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欧洲各国的选择,西班牙的道路体系也是要迎来一定的变动的。

别的不说,未来西班牙的几条国家级别的主干道,肯定是要用水泥重新铺设,并且建设成好几条车道的宽阔马路的。

奥尔卡霍男爵担任过工业区区长的职位,他当然也明白方便且发达的交通体系对工业区有多大的加成。

西班牙想要让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完善国内的交通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治安大臣由安东尼·斯莱克担任。安东尼·斯莱克出生自保守党,治安方面也不需要有太大的改善,照本宣科的维护各城市的秩序即可。

医疗大臣则由奥斯丁·斯特劳斯担任,这也是西班牙内阁政府当中,仅剩的一位自由党成员。

西班牙的内阁满打满算一共拥有17名成员,其中自由党和工人党只拥有1位内阁成员,他们获得内阁职位更多的也是为了权力的平衡。

保守党和进步党分别拥有5名和4名内阁席位,拥有党派身份的内阁成员一共11人,这也代表着剩下的6名内阁成员均是无党派身份。

内阁中之所以拥有这么多无党派身份的成员,实际原因其实很简单。像大主教,王室事务大臣,殖民地事务大臣,司法大臣以及国防大臣这样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无党派人士担任的。

再加上现任首相奥尔卡霍男爵也是无党派身份,这也是西班牙内阁政府中无党派人士的数量达到6人的原因。

1897年3月15日,随着新一届内阁政府的诸位成员向卡洛宣誓效忠,卡洛统治下的西班牙也正式开始了第六届内阁政府的任期。

在第2天,卡洛就召见了内阁首相奥尔卡霍男爵,讨论了西班牙政府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鉴于欧洲愈加明显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西班牙有必要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确保西班牙本土不会受到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影响。

因为西班牙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原因,除了自己的邻国葡萄牙之外,西班牙需要防备的实际上也就只有北方的法国。

考虑到西班牙不是没有加入德奥同盟的可能,要是真的与法国作战的话,必须要防止法国军队快速入侵到西班牙的内陆地区,从而对西班牙的工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西班牙和法国的边境长达四百多公里,但因为中部有比利牛斯山脉阻隔的原因,实际上需要防范的只有东西两个山口的平原地区。

这其实也代表着,就算未来西班牙会和法国爆发战争,只需要在比利牛斯山脉的两个山口修建坚固的防御堡垒,就能用少量的军队轻松阻挡法国军队。

只需要在两座堡垒装备大量的火炮和机枪,凭借后方就是西班牙本土的后勤补给优势,哪怕有几十万法国军队进攻这两座堡垒,也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攻破。

要是再有空中优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班牙只需要30万军队,就能阻挡上百万法国军队的进攻。

这就是地理优势带来的加成,也是卡洛丝毫不惧怕法国这个列强国家的原因。

经过和奥尔卡霍首相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在比利牛斯山脉西部的伊伦以及东部的良萨修建军事堡垒的提案。

说是军事堡垒,实际上是两道依托比利牛斯山脉建造的坚固防线。按照建造计划,这两处军事堡垒将由大大小小的地堡和地上堡垒组成,总容纳兵力超过20万人。

在没有确定与法国为敌之前,这里的防御攻势并不会满员,驻扎的军队人数最多也不超过10万人。

一旦确定要和法国为敌,这里的防御攻势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满员,政府也会组建更多的人手,修建更多的防御阵地和战壕,将这两处边境线营造成钢铁防线,确保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敌军不会踏入西班牙国土一步。

虽然都是战争,但进攻战和防守战的消耗以及伤亡是完全不同的。

凭借着火炮和机枪,防守一方的伤亡必定是更少的。哪怕西班牙要参加世界大战,也注定不会是进攻方。

如果不和法国作战的话,那无疑是更好的结局。因为这代表着西班牙的敌人并不和自己相邻,在大部分时候,西班牙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本土安全。

除了修建防御阵地之外,卡洛还批准了国防部门关于扩建预备役的请求。

随着时间来到1897年,西班牙政府所统计的总人口也已经达到了3207万人左右。

虽然这样的人口放眼整个欧洲也算不上多,但也基本弥补了和欧洲列强之间的差距。

3200万的人口可以让西班牙政府放心地进行扩军,适当的提高预备役,也是为了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战争。

要知道,欧洲各国的现役军队和预备役数量,自两大军事集团对抗正式形成之后已经在不断的提升。

根据西班牙皇家安全情报局的相关资料显示,在1890年左右,欧洲各国的陆军和预备役人数还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当时现役陆军最多的是俄国,人数也只有不到70万人。德国和法国的陆军人数都在50万人出头,考虑到德法当时激烈的竞争关系,这样的陆军人数也是比较合理的。

剩下的欧洲列强国家的现役军队人数都不足50万人,奥匈帝国现役陆军人数只有30万出头,意大利的现役陆军人数更是只有20多万人。

除了德法俄三个国家的预备役人数超过百万之外,其他国家的预备役人数均只有数十万人不等。

因为英国政府实行职业兵制的原因,他们的预备役体系是比较薄弱的,预备役人数甚至是欧洲列强当中最少的。

可到了现在,各国的现役陆军人数和预备役人数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俄国的现役军队人数猛地提到了百万级别,对其他国家达成了断崖式的领先。

俄国的盟友法国,同样也拥有接近70万人的现役军队。法国和俄国的现役军队加起来就已经接近200万,更别提这两个国家的预备役人数同样高达200万以上。

也正是因为法国和俄国的不断扩军,让德国不得不将自己的预备役人数同样提升到70万人左右。

再加上自己的预备役,德国也能在短时间内将军队扩张到200万以上,勉强能够应对来自法国或者俄国一方的压力。

作为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在军队数量方面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奥匈帝国的现役军队数量只有40万人,预备役数量更是只有不到50万人。

现役加预备役的数量合起来也不足百万人,想要靠奥匈帝国来拖住俄国军队,这完全是办不到的。

作为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另一个盟友,意大利的陆军人数在这几年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意大利的现役陆军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预备役同样高达30万人。

虽然这样的陆军人数相较于原本的意大利来说已经有了不小的增长,但却明显无法和法国以及俄国相比。

这也是明面上法俄同盟的优势比德奥同盟更大的原因,除了德国能和法俄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匹配之外,剩下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加起来,也无法对抗另一个超级列强。

因为两大军事集团不断扩军的原因,英国也只能不断扩张自己的陆军人数。

因为布尔战争刚刚结束的原因,英国并没有裁撤自己的军队。英国在南非战场仍然部署着超过20万的驻军,就这还不能彻底平息布尔人的反叛。

也正是因为这20万人的驻军,让英国的军队数量一跃达到了70万人的高水平。

但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在预备役方面的表现仍然相当糟糕,他们的预备役人数和意大利是同一个级别的。

更重要的是,英国的这70万现役陆军,其中也是有不少的水分的。

真正属于精锐的本土军队只有20万人,剩下的接近50万人全部都是各殖民地的仆从军,实际战斗力是无法保证的。

英国军队之所以在布尔战场有着较高的伤亡,除了布尔人的游击战术让英国人十分头疼之外,还有就是英国军队动员的大量的来自各殖民地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过糟糕。

光是来自印度的军队,就在布尔战场上送了上万个人头。也正是这些来自各殖民地的军队表现太过糟糕,才极大程度地拉低了英国军队的表现,让英国和意大利军队一道成为欧洲国家的笑谈。

好在英国还有强大的海军,海军足以维持大英帝国的荣耀。陆军的表现糟糕也就糟糕,反正获得最终胜利的是英国。

相较于欧洲四大列强,西班牙的现役陆军数量是最少的。算上殖民地军队和近卫师之后,西班牙的现役陆军人数也只有32.9万人。

这样的陆军人数只是和意大利一个等级,比奥匈帝国的现役陆军人数都少,更不用说欧洲四大列强了。

如果西班牙想要在未来的战争中参战并且获得足够的利益,适当的扩张现役陆军人数,亦或者提升预备役人数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确保能在战争爆发时就能迅速武装起上百万的军队,才能让西班牙可以从容应对世界大战中的敌人。

考虑到扩张现役军队带来的军费压力,卡洛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也就是通过增加预备役人数来加强西班牙的军事实力。

目前西班牙的军队一共有32.9万人,其中皇家陆军有17.5万人,近卫军有1.5万人,殖民地军队有13.8万人。

从军队的比例也能够看出,属于精锐的皇家陆军和近卫军的人数实在太少,接近一半都是殖民地军队这种滥竽充数的军队,总体战斗力相较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役陆军来说,明显还是有些差别的。

哪怕西班牙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要比英国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更强,也注定无法媲美欧洲列强的本土军队。

所以西班牙不仅要提升殖民地军队的预备役人数,也要提升本土军队的预备役人数。

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战役当中,该投入本土西班牙军队的,还是需要不惜代价去投入的。

虽然动用大量的本土军队会承担巨大的伤亡,从而影响西班牙国内的生产和秩序。但为了赢得世界大战,这种牺牲是必须要去做的。

西班牙可以通过大量的殖民地军队去减少伤亡,但想要赢得战争,光靠这些殖民地军队是肯定不行的。

说白了,这些殖民地军队最大的作用也只是充当炮灰,替正面战场的精锐军队承担一定的压力而已。

经过和奥尔卡霍首相以及国防大臣乔蒂的长时间讨论,最终确定将西班牙的预备役人数增长到150万人。

别看150万人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是要对这150万人进行区分的。

属于西班牙本土军队的预备役数量只有70万人,再加上西班牙现有的本土军队数量,能够确保在战争爆发时西班牙就拥有百万级别的本土军队,这也是西班牙赢得战争的真正底气所在。

剩下的80万人的预备役由各殖民地提供,作为战争爆发后本土军队的炮灰和探路者。

在执行比较艰巨的攻坚任务的时候,就可以优先使用这些殖民地的预备役军队,减少精锐的本土军队的伤亡,让本土军队投入到更加重要的战斗当中。

将预备役人数提高到150万人左右,西班牙现役加预备役的总兵力将达到183万人,勉强也能够到200万人的门槛。

虽然这样的200万军队有很多的水分,但也差不多有接近100万的本土军队,可以确保西班牙安然无恙的度过战争前期。

至于战争中后期,肯定还需要从本土以及各殖民地抽调大量的兵员训练新的军队,光靠现役和预备役军队想要撑过整场世界大战,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