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暖途

第182章 山海相逢处(下)

加入书架
书名:
清风暖途
作者:
易七夏oh
本章字数:
658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在这斑驳的墙面上,新近贴上去的春联显得格外鲜艳夺目,那“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墨色字体还带着的痕迹,在这寒冷的风中,它们微微地卷起了边角,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展示着新年的喜悦和希望。

张大爷站在梯子上,指挥孙子倒贴 “福” 字,“福到了福到了!小囡,胶水再涂匀些!”

“张爷爷,我们帮您吧!” 时芋拉着山远上前。

“哎哟,小芋回来啦!” 张大爷笑着,“这位是……”

“这是山远,我跟您提过的。” 时芋介绍道。

“好好!” 张大爷上下打量着山远,“一看就是踏实孩子!来,帮我扶着梯子,咱们把这福字贴正咯!”

墨汁未干的春联在风中轻轻摇晃,红色的纸张与灰白的墙面形成鲜明对比,宛如跳动的火焰。这些春联上书写的吉祥话语,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各家窗棂间,红灯笼高低错落,在风中摇晃,洒下点点暖光。这些灯笼不仅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为寒冷的冬夜带来温暖。

空气中飘散着炸春卷的香气、桂花糖藕的甜香,混合着煤炉燃烧的烟火味,与弄堂里此起彼伏的谈笑声交织。这些味道和声音构成了节日特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社区的温馨。

远处传来卖汤圆的吆喝声,“卖汤圆嘞 —— 黑芝麻、花生馅 ——” 悠长的尾音在弄堂里回荡,勾起人们对团圆的渴望。汤圆圆润,寓意着家庭的圆满和幸福,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门开瞬间,消毒水气味混着红烧肉的浓郁、八宝饭的甜糯、酱鸭的醇厚扑面而来。这些食物的香气不仅令人垂涎,也代表着家的温馨和节日的丰盛,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

时芋母亲系着褪色围裙,白发藏在卷发里,眼睛瞬间亮起,快步上前拉住山远的手:“快进来,手都冻红了。快来尝尝我刚蒸好的八宝饭,糯米裹着豆沙和坚果,香甜得很!咱们上海过年,这八宝饭可是餐桌上的常客,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阿姨,给您添麻烦了。” 山远有些局促。

“说什么呢!” 时芋母亲笑着,“就当是自己家!小远,这扎染围巾真漂亮,是你做的?”

“是,阿姨。” 山远挠挠头,“做得不好,您别嫌弃。”

“瞧你这孩子,多谦虚!” 时芋母亲接过扎染围巾,手指颤抖着花纹,“这颜色,倒让我想起年轻时去云南写生的日子。小远,你这手艺真巧,这花纹是怎么染出来的?”

时芋父亲戴着金丝眼镜,从报纸后抬眼打量山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锐利。

他放下报纸,动作不紧不慢,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坐吧。尝尝这熏鱼,是我特意去老字号买的。老上海过年,熏鱼是必备的冷盘,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谢谢叔叔。” 山远小心翼翼地坐下,夹了一小块熏鱼。

“味道怎么样?” 时芋父亲看着他。

“很好吃,和大理的腊味不一样,别有一番风味。” 山远如实说道。

“哼,那当然。” 时芋父亲微微颔首,“这些老字号的手艺,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和你们做木匠、搞扎染一样,都得用心。”

饭桌上,瓷碗碰撞声与窗外烟花声交织。

时芋母亲往山远碗里夹红烧肉、虎皮蛋,动作轻柔,不时用围裙擦手:“在大理做木匠,累不累?那么重的木头,那么精细的雕刻,你这孩子,吃得消吗?别累坏了身子。咱们这儿过年吃蛋,寓意着生活圆满,多吃点。”

“不累,阿姨。我习惯了,而且做木工我心里踏实。” 山远说道,“在大理,大家一起干活,累了就围着火塘聊天,也挺有意思。”

山远咽下米饭,夹起酱鸭:“现在做活时,总觉得时间过得比上海的秒针慢些。在大理,每一刀都能听见木头的呼吸。那边过年,我们会把腊味挂在火塘上方熏制,那香味能飘满整个村子。”

“听起来倒是有趣。” 时芋父亲放下筷子,推了推眼镜,“不过,光有趣可不行。听说你要建传承教室?资金从哪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没有足够的资金,一切都是空谈。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但也要脚踏实地。”

山远摊开图纸,手指用力按压西角,眼神坚定:“政府补贴一部分,村民们出工出力。上个月有游客捐了笔钱,说在云岫居闻到了童年外婆家的木头香。传统手艺就像这糖画,看似简单,却需要用心传承。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成。”

“就怕你想得太简单。” 时芋父亲皱了皱眉,“这中间的困难,可不是你能想象的。”

“爸!” 时芋有些着急,“山远都计划好了,您就别泼冷水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 时芋父亲哼了一声,“不过,如果你真有这份决心,我倒也想看看你能做出什么名堂。”

饭后,时芋被母亲拉进厨房洗碗。

水声哗哗中,山远听见时芋母亲压低声音:“这孩子,手比你爸的钢笔还会说话。看他说起木雕时的眼神,那里面有光,有对这门手艺的执着和热爱。我啊,算是放心了。”

山远在客厅内来回走动,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了那个角落里陈旧的藤椅上。

当他蹲下时,可以听到自己的膝盖发出“咔咔”的响声,手指轻轻地滑过那把藤椅冰凉的木质表面,感受着那些由时间雕琢出的细微纹理。

“别碰!” 时芋父亲突然站起,椅子划出刺耳声响,又缓缓坐下整理衣领,“这是豆豆生前最喜欢的椅子,啊芋可看重了!”

“叔叔,能让我试试吗?” 山远起身,声音带着一丝恳求,“我想让它重新站起来。就像我们不能让传统手艺倒下一样,这把椅子也值得被修复,被铭记。豆豆在天有灵,看到它焕然一新,一定会很高兴的。”

时芋父亲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你真有把握?这椅子…… 对我们家啊芋意义重大。”

“我有把握,叔叔。” 山远坚定地说,“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它恢复往日的光彩。”

“好。” 时芋父亲点点头,“那就试试吧。不过,要是修坏了……”

“我会负责的,叔叔。”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山远决定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那个狭小的储物间内。

他关闭了所有的窗户和门,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气窗,透过这个气窗洒入的阳光,虽然微弱,却也足够照亮这个封闭的空间。

在这个昏暗的储物间里,山远独自一人,与外界隔绝,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阳光透过气窗的缝隙,洒在储物间的地板上,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

在这光影交错之中,可以看到无数的尘埃在昏黄的光线中起舞,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山远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着这些尘埃,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储物间外,时芋母亲送来桂圆红枣汤和桂花糕:“趁热吃,补补身子。初一早上吃糕点,新的一年步步高升。小远,别太辛苦了,累了就出来歇歇。”

“谢谢阿姨,我不累。” 山远接过,“等我修好椅子,也给您做个小物件,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孩子,真客气!” 时芋母亲笑着,“我啊,就盼着你赶紧修好,让老时也开心开心。”

除夕前夜,山远推着修复好的藤椅走出储物间。

褪色藤条被新藤编织,鸢尾花瓣上树脂凝成的露珠在灯光下闪烁。

时芋父亲颤抖着抚摸雕花,伸手前先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这手艺,比我修复古籍的针线还精巧。小远,谢谢你,真的……”

“叔叔,不用客气。” 山远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我应该做的。”

当零点钟声在古老的弄堂里回响,烟花如同冲破夜空的使者,绚烂的光芒瞬间绽放,将每一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映照得格外灿烂。

整个天空仿佛被五彩的颜料所渲染,红色的烟花如同热情的火焰,绿色的则如同春天的嫩叶,而紫色的烟花则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

时芋的母亲细心地在餐桌上铺上了一块扎染的桌布,那块桌布的底色是深邃的靛蓝色,上面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它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要振翅高飞,带着一种古老的传说和美好的愿望。

山远轻轻斟满了梅子酒,那晶莹剔透的酒液在精致的杯垫上折射出如同彩虹般的七彩光晕,为这个特别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浪漫和温馨。

“来,敬山海相逢。” 时芋父亲举起酒杯,声音难得轻快,“也敬你们的坚持和勇气。尝尝这松鼠鳜鱼,外脆里嫩,酸甜可口。这道菜在年夜饭上出现,寓意着生活美满、富足。”

“爸,我提议,” 时芋举起酒杯,“也敬传统手艺,希望它们都能代代相传,越来越好!”

“好!” 山远也举起酒杯,“敬传统手艺,敬团圆!”

大家举杯,玻璃杯碰撞声清脆悦耳。

“新年快乐” 的祝福声中,谁也没注意到山远手机在裤袋震动,而这即将打破此刻的祥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