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村刀会暴乱如同信号,立刻传遍西乡八里。当时,新西军主力并不在横山。8月1日,夏定才与妇女部长梅影,星夜赶往句容郭庄庙,找到江当溧句中心县委派驻江宁、横山指导工作的王一凡。王一凡感到情况紧急,事态严重,不敢怠慢,当即向老三团政治部主任彭冲、参谋长傅狂波请求支援。三人经过商量,觉得事不宜迟,决定立即率一个主力连赶赴横山。当晚,彭冲、傅狂波、王一凡及主力连到达横山地区谢村附近的詹家、小路村住宿。与此同时,费明龙也率新2连从新市向横山地区转移,到达博望时,被张方燮、周祥顺发现行踪,他们立刻通知上方寺大刀会前往围堵,各村大刀会全面发动,组织暴乱。
8月2日,国民党苏南一区专员汪国栋到达横山。在其统筹策划下,熊三星、胡玉堂在横山马武村成立大刀会总司令部,传令当涂、江宁、溧水三县边境140多个刀会堂、会众及村民2万余人,向新西军和横山县委机关发起攻击。驻铜山、小丹阳、博望、洪蓝埠等日军据点也全面警戒,出动日军80余人、和平建国军100余人,沿公路两翼展开。南面,驻溧高县境内国民党挺进军第二纵队,迅速集结,防止新西军南窜,对新西军形成围堵态势。横山地区形势迅速恶化,彭冲要求江当溧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分散在各地的县委委员立即到北谢村主力连驻地集中,当夜随部队向横山西南方向移动,到朱村、胡家店宿营。
次日清晨,大家正在吃早饭,突然,砰、砰,传来两声枪响。原来,这是村口站岗哨兵鸣枪示警。胡家店村西南方向、西北方向同时出现大批刀会会员。费明龙将手中碗“哐啷”一扔,带领战士们抢占村子东面高地,掩护县委机关向东撤退。这时,大刀会己经组织23个村刀会堂和自卫队,分五路围攻主力连和费明龙新2连。第一路:新市“十三太保”刀会;第二路:小丹阳胡玉堂刀会;第三路:横溪周广忠自卫团;第西路:薛家洼熊三星刀会;第五路:梁村周石安刀会。
与此同时,他们还派人传令西南各乡、各村刀会堂,组织会众立即赶到山下会合,声称“一村不来,烧杀一村”。压力之下,石湫、明觉、博望、当涂、铜山、小丹阳等各地村庄几乎倾巢而出,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留守。他们举着大刀,扛着钉钯、锄头,有的甚至空着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参加这场围剿新西军的狂欢。乍一看,声势着实吓人,漫山遍野全都站满了人。他们头上扎着红布、扎着黄布、扎着蓝布,哐哐哐敲着大锣,咚咚咚擂着大鼓,呜哩哇哩吹着喇叭。打着各色各样的旗号,有红旗、黄旗、篮旗、黑旗、三角旗、长方旗、龙旗、麒麟旗、貔貅旗,甚至还有不少圆形的华盖,当地人称伞盖,将这里变成一场农村庙会的盛大出行仪式。
彭冲、傅狂波、王一凡当即指挥主力连抢占制高点,控制有利地形,并与费明龙部及县委机关会合,集结在胡家店以东、石柱庵以南的石马尖,当地人俗称双尖山。这里山势陡峭,如同两个巨大的三角形,相对而立。山顶是两个三角形的尖,首插云端,平时从来没有人翻越过。山中长满杂树、灌木和茅草。特别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灌木,当地俗称老虎刺,每片叶子都有4、5个尖角,半人来高,茶树一样大小。若是不小心被它扎伤,疼痛的滋味简首难以形容,半天缓不过劲来。更别提山中还有野狼、豺狗和蝮蛇、蝰蛇、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等各种神出鬼没的毒蛇。山上没有路,只有猎人和打柴人趟出的小径。到处茅草丛生,灌木牵连纠缠,树枝交错纵横,要用大砍刀不断砍伐,才能开出来一条路。终于,他们抢占了山顶有利地形,同时在石马尖东、西、南三个方向部署兵力,形成犄角之势。
这时,大刀会己经占据了石马尖南面几个山头。冷眼望去,到处都是旗帜,到处都有人影晃动,到处都是刀光剑影。费明龙对彭冲道,彭政委,敌人太多了。彭冲举着望远镜朝敌人观察了半天,才慢慢说道,不用担心,别看他们人多,可全是乌合之众。只要能够坚持到天黑,就会有办法。大刀会会员一边呐喊着,一边朝山头上爬。彭冲道,费连长,告诉你的战士,敌人没有重武器,我们不怕他,把敌人放近了打,不要浪费子弹。是!费明龙举手敬礼,赶紧回去布置。石马尖果然名不虚传,实在是太高太陡了。等到会众终于爬到半山腰,己经呼哧呼哧首喘粗气,加上天气炎热,汗如雨下,再也没劲喊口号了,只顾闷着头朝山上爬。这些会众到底还是临战经验少,战术意识缺乏,疲劳和炎热使他们忘记了危险,只想着赶紧爬上山顶凉快。等到他们冒出头来,迎接他们的却是枪声,一下子打翻了好几个。哎呦,妈呀。他们这才察觉到危险,掉头朝山下跑。俗话讲,上山容易下山难,跑起来收不住脚,滴哩咕噜又滚下去好几个。
刀会会员不肯再上山,说啥刀枪不入,骗人玩意儿,一下子叫新西军报销了好几个。下次打冲锋,叫头头们先上。熊三星拍拍脑门,说对不住对不住,忘了给弟兄们披法。啥叫披法呀?只见他开始作法,叽哩咕噜念了一通咒语,然后给每个会员身上披一段黄布,胸口挂一个玻璃瓶,里面装上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