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仙医路

第34章 新生儿黄疸与退黄汤

加入书架
书名:
参仙医路
作者:
风云八百里
本章字数:
6248
更新时间:
2025-05-28

谷雨时节的参仙古医堂飘着茵陈的清苦,梁大宽百会穴处的随身空间己舒展至五十丈方圆——中央的温阳泉化作五丈见方的清池,池心生长着叶片如翡翠汤匙的「退黄莲」,每片莲叶中央都托着颗露珠状的金色莲籽,正是《山医胎产图》中记载的「解胎毒、利肝胆」的灵物。人参精抱着比拳头还大的栀子果窜出来,红籽上沾着片泛黄的《幼幼集成》残页:「山脚下李猎户家的虎娃不对劲!出生三天全身黄得像腌渍的黄梅,眼白都发金,吃奶首往外吐,小便黄得像浓茶,肚脐还渗着点血水!」

内堂传来婴儿微弱的啼哭,襁褓中的男婴皮肤黄染鲜明如橘皮,巩膜黄染至瞳孔边缘,前囟张力稍高,脐部轻微渗液,腹部胀满,拒乳嗜睡,舌质红,舌苔黄腻,指纹紫滞过风关。梁大宽用棉签轻触婴儿掌心,指腹移开后仍留黄色压痕:「此乃『胎黄』之证,属湿热熏蒸型。《诸病源候论》言『小儿在胎,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令小儿生皆黄』——其母孕期喜食辛辣烤物,湿热内蕴,传于胎儿,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肌肤。」

「师父,他脐部渗液,需防脐风(新生儿破伤风),当先消毒护脐。」秋雁取出随身空间的「敛疮草」,其叶形如小伞,分泌的黏液可速愈伤口,「《育婴家秘》说胎黄因『湿热相搏,郁蒸于内,不得宣泄』,当清热利湿退黄,兼护脾胃——退黄莲得温阳泉之气,能通利肝胆,正合此证。」她忽然瞥见空间内的退黄莲正在轻轻摇曳,莲籽上的金斑与婴儿黄疸部位完全对应。

梁大宽点头,指尖轻按婴儿肝俞穴,皮下可触及黄豆大的结节:「指纹紫滞为热,舌苔黄腻为湿,病在肝胆脾胃。胎黄分阴阳,此证黄色鲜明如橘,属阳黄,因湿热蕴结胞胎——犹如春汛时山洪裹挟泥沙,导致河道瘀堵,胆汁泛溢。」他感应空间内的退黄莲,莲籽突然裂开,释放出细小的金箔状绒毛,正是《本草纲目拾遗》中「主小儿胎黄,入肝经,通胆腑」的「金箔莲」。人参精蹦上婴儿黄疸最甚的胸胁处,须子轻敲期门穴:「仲景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身目俱黄』!茵陈清湿热、退黄疸,如给瘀堵的胆道开闸;栀子泻心火、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出,如给体内的湿毒挖排水沟!」它钻进空间,再出来时须子卷着片《幼幼新书》残页,「陈文中言『胎黄宜速下胎毒』,可加生大黄3g(后下),荡涤胃肠瘀热,如给肠道的积滞投清道夫!」

秋雁从药柜取出「退黄散」,以退黄莲粉、滑石、甘草研末,用温阳泉泉水调成糊状:「先敷在肚脐周围,这药膏能清热利湿、护脐敛疮,如给渗液的脐部盖上抗菌的荷叶。」她想起梁大宽说「新生儿脏腑娇嫩,用药宜轻清灵动」,指着药方中的茯苓、白术,「师父,他拒乳腹胀,是否加茯苓10g、白术6g健脾和胃?《医学心悟》说『脾健则湿无所生』,防湿热伤脾。」

梁大宽抚触婴儿腹部,指尖在中脘穴停留:「此证湿热并重,退黄莲可重用至15g(鲜品),其性凉而不寒,利而不峻,如给脆弱的肝胆送上温和的清洗剂;加金钱草10g、郁金6g,增强利胆退黄,如给瘀阻的胆管装上疏通器。」他忽然望向温阳泉,泉水正沿着空间内的肝胆模型流动,「取三匙泉水入药,其性清冽而能引药入肝,恰似给稚嫩的肝脏配上微型过滤器,推动胆汁排泄。」

煎药时,秋雁看着茵陈在沸汤中舒展如绿云,退黄莲的金箔绒毛渐渐融化,形成琥珀色的药液,混着栀子的苦香,清苦而不燥。人参精趴在婴儿膻中穴上,红籽贴着皮肤轻颤:「他湿热上蒙清窍,致嗜睡少动,得用金银花、薄荷煎水擦浴——《幼科铁镜》说『擦浴能疏表邪,透郁热』,加退黄莲露3滴,如给黄疸的肌肤做清凉的洗礼!」

申时三刻,婴儿敷着退黄散的脐部渗液停止,皮肤黄染稍淡,竟主动寻乳。梁大宽趁机施针,选用0.5寸毫针浅刺至阳、胆俞穴,行捻转补法,「《针灸大成》言『黄疸刺至阳』,胆俞为胆之背俞穴,二穴合用,如给肝胆打开散热的窗口。」考虑到新生儿耐受度,他改用温灸器悬灸神阙穴,「艾火温通,助药力化湿,如给脾胃的寒湿生起小火炉。」

暮色漫进诊室时,婴儿喝下五毫升掺了温阳泉的药汤,半小时后解出深绿色黏便,小便颜色转淡,巩膜黄染退了一成。秋雁观察他指纹,紫滞减而淡红,舌苔黄腻稍退,腹部柔软:「师父,他脐部己敛,是否减大黄至2g?恐过下伤正。」梁大宽点头,指着药方中的山药、莲子,「加山药10g、莲子6g健脾护胃,如给泄泻的肠道铺上保护的软垫;退黄莲改煎为煮,取其清轻之气,如用细流慢慢冲刷胆道的瘀滞。」

亥时,梁大宽在火塘边写病案,秋雁见他在「病机」栏画了幅「胎热熏蒸图」:胎儿(红色小人)被湿热(黄色雾气)包裹,肝胆(绿色器官)瘀堵,胆汁(金色液体)外溢肌肤,「虎娃之证,因母孕时湿热内蕴,传于胎儿,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如酿酒时酒曲过烈,酿成的酒浑浊不清。」她忽然注意到随身空间的退黄莲在发光,莲籽上的胆道纹路竟与婴儿肝胆的解剖位置完全重合。

三日后复诊,婴儿皮肤黄染退至肘膝以下,巩膜基本清亮,乳量增加,大便转黄,脐部愈合良好。梁大宽调整药方,去生大黄,加太子参8g、茯苓增至15g,「湿热渐退,当增健脾益气之力,如给修复的河道加固堤岸;减栀子至5g,加麦芽10g开胃消食,如给稚嫩的脾胃送上温和的动力。」他教秋雁「胎黄导引法」:「每日巳时(9-11点)脾经当令,以掌心劳宫穴对准婴儿神阙穴,顺时针摩腹36圈,意想温阳泉的清润之气注入脾胃,如给婴儿的脏腑做轻柔的疏导。」

随身空间的变化仍在继续,人参精发现退黄莲的莲籽能自动感应肝胆湿热的走向,「哪处胆管瘀堵,莲籽就朝哪个方向旋转,简首是活的『利胆导航仪』。」梁大宽将其晒干研末,制成「退黄丹」,称其「得天地清阳之气,通肝胆而不克伐,退胎黄而不伤正,如给新生的生命送上天然的黄疸克星」。

立夏前夜,李猎户抱着虎娃来访,说孩子皮肤己完全转白,能一口气喝完半盏奶。梁大宽收下猎户带来的野蜂蜜,转头让秋雁熬「退黄粥」,加小米、山药、退黄莲芯,「送回给虎娃,小米养胃,山药健脾,合他病后脾虚之体,如给新修的水渠铺上光滑的鹅卵石。」秋雁趁机给虎娃艾灸脾俞、胃俞,艾条里掺了退黄莲粉,艾烟呈淡金色,绕着穴位盘旋,如给稚嫩的脾胃之火添上持久的微光。

火塘边,梁大宽修订药方,在「加减」栏写:「黄疸鲜明如橘,加虎杖6g、田基黄8g,如给利胆药添加强力的清道夫;黄疸晦暗如烟熏(阴黄),加附子3g、干姜2g,如给寒湿的肝胆生起温暖的小火堆;脐部渗液,加煅龙骨5g(研末外敷)、紫草油涂擦,如给伤口盖上结痂的保护膜。」他转头对秋雁说:「胎黄治疗最忌过用苦寒,新生儿稚阴稚阳,需清热而不伤阳,利湿而不伤阴——虎娃初诊时湿热盛,故重用退黄莲、栀子;此刻邪退正虚,便需健脾和胃,正如治水,急则清淤泄洪,缓则培土固堤。」

小满清晨,秋雁在药园发现,温阳泉的泉水竟在地面映出肝胆经络的光影,每个泉眼对应着人体的退黄穴位,轻轻触碰,泉水便顺着少阳经流动。她忽然想起梁大宽说的「医者功德,如退新生儿之黄,看似只解肌肤之症,实则护先天之本」,此刻看着虎娃在母亲怀中舒展拳脚,皮肤如剥壳鸡蛋般,啼哭声响亮如雏鸟清鸣,心中涌起对生命精微的敬畏——当功德如退黄莲般化解胎毒,当疗效如黄疸渐退般显现,再娇嫩的新生,也会在这「清湿热以利胆腑,护脾胃以固根本」的调治中,让被胎黄笼罩的生命重新绽放出纯净的光华。

窗外,温阳泉的池水映着立夏的阳光,退黄莲的金箔莲籽在碧波中轻轻旋转,人参精用须子将泉水引到每株莲的根部,红籽在嫩叶间划出灵动的轨迹。秋雁望着梁大宽百会穴处微光流转的五十丈空间,忽然明白,这不断拓展的领域,实则是医者对生命初始的温柔守护——当功德如退黄汤般荡涤胎毒,当疗效如黄疸尽退般显现,再脆弱的新生,也会在这「清胎热以护肝胆,健脾胃以固根基」的调治中,让被湿热笼罩的生命重新踏上润泽而光明的旅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