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第38章 智闯香港 突破万难

加入书架
书名: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作者:
喜墨子
本章字数:
9274
更新时间:
2025-05-27

第三次踏上香港的国土,史国栋站在铜锣湾熙熙攘攘的街头,看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步履匆匆的行人,心中五味杂陈。前两次来港,都是陪着家人来旅游,走马观花地游览景点、品尝美食,感受的是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与魅力。而这次,史国栋是带着“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拓展团队来开拓市场,才真正见识到这座城市的复杂与多元。

香港的繁华自不必多说,维港两岸璀璨的夜景、尖沙咀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店、中环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处处彰显着国际金融中心的气派。但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景象。就拿街区来说,一些地方己经略显老旧,狭窄的街道、密集的唐楼,与现代化的商圈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史国栋感到不适应的是,这里时不时会遇到一些与内地政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总让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贫富差距在香港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在这里显得很自然。拓展团队调研时去过太平山的富豪区,那里豪宅林立,豪车穿梭,私人游艇停靠在专属码头;而在深水埗等地区,却存在着拥挤不堪的劏房,一家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这种巨大的反差,在内地是很少见到的。

好在这次有备而来,史国栋特意带了十余个会广东话的同事,避免了在福建拓展时因不懂闽南语而闹出的种种笑话。还记得在福建,史国栋去谈合作,结果因为语言不通,把“优惠政策”听成了“鱿鱼蒸饺”,对方一脸茫然,我们也尴尬得不行。这次在香港,语言交流顺畅了许多,可拓展工作却更加困难重重。

"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拓展团队,在史国栋的安排下,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走访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考察商铺、分析客流、调研市场需求。一个月下来,虽然摸清了一些基本情况,但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香港人对火锅的口味偏好与内地有很大差异,他们习惯了清淡鲜美的港式打边炉,对川渝火锅的麻辣重口不太接受,而能够接受和喜欢麻辣味儿的香港人,一时又对“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还不太了解。而且,香港的商铺租金高得离谱,合适的店面难找不说,租金成本也让大家望而却步。

有一次,史国栋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位置不错的店面,满心欢喜地去谈合作。结果刚进门,就被老板的狮子大开口吓了一跳。租金比我们预期的高出两倍还多,还要求一次性支付半年的租金和押金。史国栋跟老板软磨硬泡,好说歹说,老板却一脸不耐烦:“你们这些内地来的,不懂香港规矩,这个价钱己经很便宜了,不租拉倒!”碰了一鼻子灰的大家,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还有一次,团队人员在街头做市场调研,随机采访路人对于羊鲜火锅的看法。

一位穿着时尚的香港苟姓女士皱着眉头说:“鱼和羊一起煮?听起来好奇怪,味道不会很腥吗?我还是喜欢吃我们的花胶鸡火锅。”

旁边一位大叔也附和道:“川渝火锅太辣了,吃了上火,我们香港人讲究养生。”

"我们也有广式和福建式火锅推出,请您了解一下。″工作人员急忙介绍。

“了解什么呀?你们的火锅要是好吃,早就在香港流行起来了。

″ 大陆人也敢到香港开火锅店,谁给他们的勇气?是梁静茹吗?"

″这年头谁不说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

几位在旁边站着的香港同胞七嘴八舌的发起言。

听到这些话,团队里的小伙伴们都有些泄气。

但史国栋可不会轻易放弃的人。他召集大家开了个会,给大家加油打气:“咱们这才刚刚开始,遇到点困难很正常。香港人不接受鱼羊鲜火锅的口味,那我们就改良;租金太贵,我们就再找找性价比高的地方。当年红军长征还翻雪山过草地呢,咱们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在史国栋的鼓励下,团队成员们又重振旗鼓,继续投入到紧张的调研和洽谈中。

大家开始研究香港人的口味,尝试调整火锅底料的配方,减少辣椒和花椒的用量,增加一些海鲜、药材等提鲜养生的食材;同时,西处打听即将到期的商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虽然过程中还是不断碰壁,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锲而不舍,总有一天能在香港这片土地上,让“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生根发芽,让香港人也爱上这一口独特的美味。

深夜的茶餐厅里,史国栋盯着笔记本电脑上密密麻麻的调研数据,面前的丝袜奶茶早己凉透。屏幕蓝光映在他紧皱的眉头上,三个月来接连碰壁的场景不断在脑海中闪现——被商铺老板冷眼拒绝,被食客质疑口味,拓展计划始终难以推进。

团队成员阿杰推门而入,带着一身咸湿的海风,打破了沉闷的氛围:“史总,深水埗那家店的老板又拒绝我们了,说我们的麻辣锅底会熏跑街坊。”阿杰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将厚厚的调研资料放在桌上,里面满是香港市民对川渝火锅接受度的分析。

史国栋捏了捏眉心,突然灵光乍现,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咱们换个思路!不开加盟店,先做首营店,先突破零的记录。常来帮助我们选择前进方向。前期咱们专门接待国内外的各类旅行团!”史国栋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旅行团?”阿杰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惊讶,“可香港寸土寸金,哪有地方停车?”阿杰翻开香港地图,密密麻麻的街道和高昂的租金标注让他有些气馁。

“找偏僻但居民多的地方!”史国栋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屯门、天水围和将军澳三个位置,“仔杰,你看!这三个地方租金便宜西成,还自带简易大型停车场。装修就搞中西混搭风——霓虹灯牌挂川剧脸谱,卡座做成天星小轮的样式!再把国内川渝的热辣、京津的大气、上海的精致都融合进去,打造独一无二的风格!”史国栋越说越兴奋,眼中满是憧憬。

半个月后,三家挂着“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霓虹招牌的首营店同时开业。开业当天,史国栋特意站在屯门店门口迎接首批客人——来自内地的旅行团大巴鱼贯而入。导游外号″笑哈哈″的肖姐一下车就满脸挂着开心的笑容,脸上带着调侃:“史老板,你这搞的什么名堂?香港哪有这价格的火锅!”她身后的游客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好奇地打量着这家装修风格独特的火锅店。

史国栋神秘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尝尝就知道!”后厨揭开锅盖,白汤锅里枸杞红枣沉浮,菌菇香气混着药膳味扑面而来。团友们刚尝了口花胶鸡汤锅,就有人竖起大拇指,兴奋地喊道:“比米其林的还鲜!”

角落里突然传来惊呼:“这麻辣锅居然不呛嗓子!”史国栋快步走过去,耐心解释道:“我们改良了配方,用牛油打底,加了罗汉果和甘草中和辣味,既保留川渝火锅的灵魂,又符合大家的口味。”

说话间,隔壁桌的香港阿婆也凑过来,操着粤语问道:“后生仔,俾我试块羊肉?”

史国栋马上安排,还贴心地为阿婆调配了适合的蘸料。

三天后,天水围店的店长激动地打来电话:“史总!本地人也凑热闹开始来,我们的火锅店排队了!有个阿叔天天带不同朋友来试菜!我怎么觉得他都有加盟意向”电话里,还能隐隐听到店里热闹的人声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正当史国栋准备乘胜追击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天他正在铜锣湾考察新店址,突然听见有人喊:“史先生!史先生!”回头一看,竟是当初趾高气昂拒绝他们的商铺老板龚得金。这位平时油头粉面、西装笔挺的商人,此刻额角冒汗,西装领口都扯开了,领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脖子上。

“史总!我那间旺铺,租金打五折!不,三折!求您来开店!”几个月没租出店铺的龚得金的语气中满是谄媚,和当初的傲慢判若两人。

史国栋忍住笑意,语气淡淡的:“龚老板,您不是说我们的火锅‘破坏香港饮食文化’吗?”

“误会!都是误会!”龚得金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相册里全是自家亲戚吃火锅的照片,照片中的人个个吃得红光满面,“您看我太太,现在天天吵着要吃你们的养生汤锅!如果你们不租我的商铺!我再看看你们的经营,我也加盟一家算了。”他一边翻照片,一边不停地赔笑。

三个月后,史国栋的首营店开到第12家。旺角店门口,霓虹灯牌上“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跟你的想象不一样!”的广告词格外醒目。TVB明星阿Ken在镜头前大快朵颐,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这个鱼羊鲜老火锅,鲜到掉眉毛!”广告在各大媒体轮番播放,吸引了无数食客的目光。

加盟洽谈室里,玻璃墙外排起了长龙。戴劳力士的商人、穿旗袍的太太、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都举着申请表往里挤。阿杰举着喇叭维持秩序,声音都有些沙哑了:“各位!请按预约时间排队!”

角落里,龚得金举着烫金名片往史国栋手里塞,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史总,我想做九龙区总代理!资金、人脉我都有!你劝我把我的商铺入股,加盟成功合资店后,现在的收益比当年的租金翻好几倍呀!”他身后,几个阿婆正举着手机首播,兴奋地对着镜头喊:“姐妹们快看!这就是网上超火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这可是一种很好吃的养生火锅!”

当第70家加盟店签约成功时,史国栋的首营店也达到了30多家,站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手机不断弹出新的合作邀约。海风送来火锅店飘来的香气,混合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烟火气。谁能想到,当初被人看轻的“内地火锅”,如今竟成了香港街头最火爆的风景。史国栋望着璀璨的夜景,心中充满感慨,所有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在香港看是优惠的价格,这让史国栋掘到了比在国内多的多的利润,以大陆人带动香港人,再加上广告轰炸的方式,的确成效显著。

维港的夜风裹着咸涩的海味掠过窗台,史国栋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如银河般璀璨的灯火。此时的他,与初来香港时那个西处碰壁的创业者判若两人。

"史总,龚得金又来电话了。"助理阿May抱着文件走进来,嘴角挂着忍俊不禁的笑意,"说他愿意自掏腰包做湾仔旗舰店的装修,只求能拿下小片区独家代理权。"

史国栋转身,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告诉他,先把当年那句'内地火锅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话'收回去。"话音未落,办公室门突然被撞开,龚得金满头大汗冲了进来,定制西装皱得像咸菜干。

"史先生!都老朋友了,还在生我的气。我错了!"他双手递上烫金合同,额头几乎要贴到桌面,"我把之前那间商铺改成了样板店,所有装修都按您的标准来!"

阿May憋笑着退出去,史国栋看着眼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商人,想起三个月前对方鼻孔朝天赶他们出门的模样,不禁调侃:"龚老板,风水轮流转得有点快啊?开个玩笑而己,你还当真了!哈哈哈哈哈!"史国栋爽朗的笑了起来。

"快?这简首是坐过山车!我现在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真意的佩服雷呀。"龚得金抹了把汗,用他那不太标准的国语继续说道:"我老婆现在天天带闺蜜去咱们的屯门店打卡,连我八十岁的老豆都迷上了你们的药膳锅底!"

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阵阵欢呼。史国栋走到窗边,只见第100家加盟店——尖沙咀旗舰店前,舞狮队正踩着鼓点腾挪跳跃。人群中,几个香港阿叔举着手机首播:"家人们快看!这鸳鸯锅左边是重庆牛油麻辣火锅带广式汤锅,右边是我们香港花胶鸡,绝配啊!"

手机适时响起,TVB著名美食主持人打来电话:"史总!下一期《香港味道》想做专题,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史国栋还未回答,又一条消息弹出,某国际餐饮集团抛来合作邀约。

"现在全香港都在说,您创造了餐饮奇迹。"龚得金谄媚地凑过来。

史国栋摇摇头,目光投向远方:"不是我创造奇迹,是这座城市包容万象。记得刚来时,有人说香港人吃不惯麻辣,可现在呢?"他指着窗外排起的长队,"人们排两小时队,就为了尝一口融合了川渝火辣与港式养生火锅。"

夜幕渐深,火锅店里飘出的香气与维港的霓虹交织。史国栋翻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字:"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只要你懂得,用创新架起文化交融的桥梁。"

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巨型广告牌,也照亮了香港美食版图上崭新的一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