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公子哥年少成名历练汉东

第193章 光阴如白驹过隙

加入书架
书名:
京圈公子哥年少成名历练汉东
作者:
写故事的小铁匠
本章字数:
4574
更新时间:
2025-06-04

现实,向来就是这么残酷且不留情面。

它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在每个人的仕途轨迹上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当省长名单正式公布的那一刻,李达康的省长梦,如同一个五彩斑斓却又无比脆弱的肥皂泡,“啪”的一声,彻底破灭了。

他从幻想中猛然惊醒,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平心而论,若单从李达康在地方的主政经历、GDP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效果以及地方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效来分析,他无疑是省长这一重要职位的绝佳人选。

在吕州,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让这座原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GDP 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节节攀升。

在林城,他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民生工程,让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而如今主政的京州,在他的治理下,更是成为了全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力。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就像一座座坚实的丰碑,彰显着他的能力。

然而,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有那“墙头草”的作风。

在G场这个大染缸里,忠诚和原则就像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触碰,就很难再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李达康却偏偏在这方面栽了跟头,他总是根据局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这种摇摆不定、见风使舵的行为,让他在同事和上级眼中,成了一个没有主见、不可靠的人。

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谁又愿意真心实意地支持一个随时可能背叛自己的人呢?

可以说,李达康是自己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他原本就缺乏深厚的政治资源,出身秘书帮的他,虽曾是赵立春的秘书,靠着这层关系在官场崭露头角。

但如今,赵立春自身都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在政治舞台上逐渐失势,自顾不暇,又怎么可能有余力给李达康提供实质性的助力呢?

失去了这唯一可能依靠的“大树”,再加上投奔的沙瑞金倒台。

李达康自然是不可能升任的,现在还能在副部级的市委书记位置上,那还是高育良心慈手软。

没有开团打你而己。

所以,李达康的落选,其实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在那之后,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李达康的状态压抑,陷入了无尽的低谷。

刘洵时常能在各种场合见到李达康,每一次的相遇,李达康都是闷闷不乐的。

每次开会,李达康是深深的疲惫和无尽的落寞。

走进会议室时,他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众人,便默默地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全程沉默不语,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工作时,李达康更是完全没了以前的干劲。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地在各个办公室之间穿梭,协调各项工作。

如今,他总是独自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文件发呆,一坐就是一整天。

刘洵有时会因为工作的事情去李达康的办公室找他。

“李书记,最近工作上有些事情想跟您汇报一下。”刘洵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达康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汇报结束后,刘洵看着李达康那副模样,便忍不住说道:

“李书记,您也别太灰心了,G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呢。”

李达康听了,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自嘲道:

“机会?现在还有谁愿意给我机会?我自己都清楚,这一步没上去,就再也没机会了。以前是我太天真,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政绩就能更上一层楼,却没想到……”

说到这里,李达康的声音有些哽咽。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刘洵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便起身说道:

“李书记,您也别想太多了,好好休息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我会尽力去处理的。”

李达康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那就麻烦你了,刘市长。”

刘洵走出办公室,唏嘘不己。

毕竟,在G场这个残酷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只是棋子,被命运和现实无情地摆弄着。

李达康就如同一个缩影。

他的天算是彻底暗了。

……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寒冬腊月。

凛冽的寒风在汉东的大街小巷肆意穿梭。

虽说汉东的冬季相较于北方不算特别寒冷,没有那刺骨的冰碴和漫天飞舞的大雪,可李达康的心,却如同坠入了冰窖,哇凉哇凉的。

李达康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老婆孩子远在异国他乡,己经很久没有回来了。

曾经,他以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能够兼顾,可如今,为了仕途的奔波,他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

如今,妻子和孩子在那遥远的国度,身边有他当年的好兄弟王大路陪着。

王大路为人仗义,重情重义,把他的家人照顾得很好,李达康不知道自己此刻是该为家人有人照料而感到开心,还是感到难过。

如今,还在他身边的就是当年金山县班子的书记——易学习了。

想当年,在金山县,他们一同为了地方的发展努力奋斗,易学习踏实肯干、正首无私,是李达康十分敬佩的伙伴。

如今,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易学习成了他班子里的成员,担任纪委书记一职。

这一天,下班了,同事们纷纷收拾东西,脸上洋溢着即将过年的喜悦。

李达康却依旧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易学习收拾好办公桌,走到李达康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老李,下班了,别在这干坐着了。走,到我家去坐坐,咱们喝杯酒,好好唠唠。”

李达康缓缓抬起头,看着易学习那真诚的眼神,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道:

“行,那就去你家坐坐。”

易学习见状,连忙说道:

“老李,你穿得太单薄了,这大冷天的,可得注意保暖啊。”

李达康苦笑了一下,说道:

“心里冷,穿再多也没用。”

易学习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安慰。

讽刺的是,李达康到最后,身边的人,只剩易学习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